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对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工作由于没有形成西方社会的制度信任,社会工作者与当事人建立专业关系并非易事。参照黄光国“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式,提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的理论模式,分别对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以及混合性关系中社会工作者如何建立专业关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尤其是在人情关系型的传统农村社区,人情是村民之间进行交往、建立关系的主要依据和准则.礼物则是交换的载体.婚礼中礼物交换不仅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还能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裨益人们,使公众感知和承认生命周期中的重大决定--婚姻关系的社会维系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尤其是在人情关系型的传统农村社区,人情是村民之间进行交往、建立关系的主要依据和准则,礼物则是交换的载体。婚礼中礼物交换不仅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还能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裨益人们,使公众感知和承认生命周期中的重大决定——婚姻关系的社会维系功能。  相似文献   

4.
人情原是中华文化圈中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与对方进行情感交换的有形或无形资源,是人与人交往相处应遵循的规范或准则,亦即一种看重熟人关系、讲究个人感情、热衷人际往来、隐含期权回报的人际交往理念。人情或人情传统在中国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农业文明生活方式、儒家伦理文化、封建人治模式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中国人情传统有着其特定的历史作用,比如构筑稳固的亲情伦理关系、培育温情脉脉式社会关系、维护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等,然而,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比如私利侵吞公义、人治取代法治、“外交”削弱内功等。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情与法律、人情与制度、人情与规矩的关系,充分发挥人情或人情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正向作用,又有效抑制它的消极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个农村的互助体系的田野调查,阐明了互助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互助是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以人情和关系为文化基础的社会交换.它既是一种利益交换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感情和履行道德义务的方式.互助不仅保障了经济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且加深了人们的感情,创造、维持和强化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6.
消费价值、品牌关系型态与品牌忠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满意和信任并不能全面解释品牌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的形成,在消费价值和品牌忠诚之间有必要加入品牌关系型态这一新的变量.根据文献回顾可以得出:消费价值由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财务价值三个维度构成:品牌关系型态以交换论为基础可以分为交换关系与共享关系,或者说工具型关系和情感型关系:品牌忠诚则是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两个维度的统一.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功能价值负向影响工具型关系,正向影响情感型关系;情感价值正向影响情感型关系;财务价值对工具型关系有正向影响;工具型关系正向影响行为忠诚;而情感型关系正向影响态度忠诚,但并不直接时行为忠诚产生正向影响;态度忠诚正向影响行为忠诚.  相似文献   

7.
用黄光国的"人情-面子"理论来看"萨达会".①[1]事件,可认为中法友谊是一种朋友问的"混合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相互间应按"人情法则"办事,讲"人情"和"面子",照顾对方面的核心利益.而法方反反复复在中国最关注的西藏问题上撒盐插刀,使中方大失"面子".因此,中方做出了强烈反应是合情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本土社会关系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探讨微信拉票人如何利用微信上不同的社会关系来实现自己的拉票目的。研究发现,线上社会资本运作仍符合传统线下的关系主导逻辑。首先,拉票人的线上线下社会关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都有以自己为中心,按照关系亲疏远近,向外扩散的三个社交圈:情感性、混合性和工具性的社交圈。其次,拉票人主要基于关系判断来制定拉票策略。其中,情感性关系是拉票人最先求助的,也是最能激发拉票动力的关系。再次,虽然拉票人将微信拉票归为人情交往,但是随之而来的人情压力和公平性等问题也困扰了他们。因此,他们希望与活动主办方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使微信投票更加公平。  相似文献   

9.
农业规模化经营离不开农村社会资本的支持。在现代农业型的农村社会中,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穿插着情感、利益、权力等多重因素,对传统农村社会关系网络有了新的影响。其中,人情关系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很多领域超越了利益关系等其他影响因素。通过对X村种粮大户的深度访谈,了解到农村社会的人情关系在土地流转、日常农业生产与管理、农业技术等领域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作用。因此,国家除了出台适当的政策与制定制度之外,更需要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来构建更好的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以期引导与规范农业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有关交换方面的研究自莫斯对礼物馈赠的探讨之后,一直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界所关注.虽然礼物交换在很多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但劳力、资金、物品等方面的互惠交换现象却很少被涉及.论文通过对一个农村的互助体系的田野调查,阐明了互助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互助是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以人情和关系为文化基础的社会交换.它既是一种利益交换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感情和履行道德义务的方式.互助不仅保障了经济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且加深了人们的感情,创造、维持和强化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