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坚持的力量     
提笔之前,我刚挂断与组内一名一线社工的电话。电话通了足足半个小时,大意是社工遇到了招募不.到活动参加者的困难,进而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社工。半个小时的通话,我的关键词是“坚持”。我问社工:“你是否在遇到困难时仍然坚持去设点招募?”“你是否坚持克服各种困难,尽最大努力开展活动而不是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2.
社工C问:我是一名学校社工,学校的老师刚转介了一名怀疑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学生给我,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很多人都认为精神分裂症的个案并不属于我们的服务范畴,需要转介,但是现在又无法确诊这名学生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我应当如何介入这类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3.
“你们都没结婚,如何帮助我解决婚姻家庭问题?…‘你都没生过小孩,怎么知道如何教育?”类似的质疑,无不在每个社工身上上演过,这让部分社工也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价值,部分新人职社工更是闻风丧胆,把个案服务列入黑名单,不敢开案……那么,这些所谓的质疑是否如此可怕?社工该如何运用专业技巧灵活面对?  相似文献   

4.
选择社工,是一种缘分 2001年,我考上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从偏远的西北山村来到了首都北京。大学四年,我很高兴能同习成长。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更加深了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理念的理解,感受到了社工人的人格魅力。慢慢地,我发现我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5.
你是个理想的约会伴侣吗?文欣安想知道你是个理想的约会伴侣吗?诚实地回答以下问题,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可爱。一、你倾慕的男士打电话约你外出,当他问你想做些什么时,你会说:a.“我们先看场电影,再去吃点东西。”b“我必须去参加一个聚会,也很希望去那家新开...  相似文献   

6.
一位同工出席一个检视社会工作发展的研讨会回来,跟我分享会议内容时表现出很委屈的样子,还有点生气地说:会上一些“老师”提出,见到我们的社工只会带游戏,好像说我们的社工就只会陪人玩,未能做到更深层的社工介入,一点都不专业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成为“青年地带”社工的第一天,就听同事说:“下午D仔会来社工站……”我们很喜欢把服务对象统称为“仔女”,除了这样更加亲切外,其实有时还真像“凑仔”(照顾子女),只不过我们是用专业的方法有目的地“凑仔”而已。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知道社工是通过香港的电视连续剧,那时觉得社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对它充满了崇敬和向往,期待自己在上海也能有机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我大学四年学的是环境工程,毕业后的4年工作经历也都是与行政管理和秘书有关,似乎与社工并无交集。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特别是在4年前,很难说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会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记得2005年我即将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时,也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知道自己想做社工。  相似文献   

10.
那年,我去美国工作访问,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大圈。我请我们的同事安排我去看几所美国的大学,他们几近诧异地看看我:说来来往往那么多人,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好在最终我还是抽出时间有机会去造访了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后来,我又去过了英国的牛津、剑桥、帝国等),散步在没有围墙的大学的校园里,我的心里会特别地升腾起对于先人的敬仰,梦想着自己如果有机会在这样的学府里读书该是何等的幸福啊。当树叶轻轻滑落,清风吹过脸庞,我知道这好像是没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金色年华》2010,(2):36-37
你好!自从上了大学,一直在困惑以后该怎么办。我的专业是公共关系,在上大学之前一直不清楚什么是公共关系,当一个公关人应需要什么品质,不知道该怎么去努力?我好像不适合,我不擅长说话,时很多事也不太关心,不知道该怎么去努力。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第一批社工共有26名,我就是其中的一名。岗前培训结束后,我仍然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大学的教育更多注重理论,社工价值观也好,工作手法也罢,自己的理解只停留在书本层面,并未在实践中真正运用过。  相似文献   

13.
可怜的马     
早些年,我在大学里听讲座,有位先生来讲电影,开头第一句话是:电影本是种很粗俗的东西,不过,幸好现在有了电视……对这句话,我印象深刻,原因是我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电视。我相信,比起音乐或戏剧,电影、电视的确算不上多雅致,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电影电视。至于说电视比电影还低级,这我也很理解。电视里常讲一些电  相似文献   

14.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22):58-59
学校社工如何增进校方对社工专业的认知 社工A问:学校社工如何在与老师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增进校方对社工专业的认知,并逐渐提升社工专业在学校的认受性? 答:在上一期《督导答疑》中,我一开始就强调学校是既有的组织,在教育系统中拥有主体性的权威。也就是说,社工专业在进入学校这个服务提供的载体时,本身只是作为这个主体所界定的第二专业去辅助教育专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社工是有目标的职业人,我并不认为自己很伟大,即使我心底有个伟大的理想.实践我理想的过程,可能会失败很多次,我没有能力去控制和改变他人,但是我会撒种、会等待、会酝酿,直到有一天火候够了,我可以与案主一同欢喜收割.”我想正是网友的这段话,带给了我追逐梦想和实现目标的希望,循着萤火微光,慢慢探寻一条属于我的社工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一、谁的青春不迷茫 星讯:你凭借《谁的青春不迷茫》这部电影中的陆田甜一角而被观众熟知,你曾经对青春感到过迷茫吗? 王鹤润:刚入大学时还挺迷茫的,我当时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专业的,但进来以后我发现可能自己跟这个专业不是很适合,那段时间总是在徘徊,我到底应该做什么?到底适合什么、擅长什么?挺纠结的.后来虽然也没有换专业,但大三开始拍戏,同学们说我"转表演系"了,可以说学习的重点变了,像我们很多同学都是幕后工作者,我就去台前了.  相似文献   

17.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1,(28):54-55
社工需要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及实务能力 社工A问:看了胡良喜老师在该刊6月(上)回答了关于专业知识的储备及实务经验如何平衡的问题。那么,要做好社工的基本工作,达到基本水平,我们需要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及实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进入深圳市南山区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之后,我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寻找到潜在的案主。毕竟社工在深圳开展的时间还短,很多市民还不了解社工,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寻求社工帮助。要开展工作,社工必须主动出击,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19.
《南京!南京!》对现行的讲述和颠覆不是无意的,是刻意为之。我是一个电影研究者,接受了系统的电影知识和理论学习,我知道哪种语言是安全的,现在出现的这种结果是刻意的,也许我们会走得极致,却是我们刻意的颠覆。我的团队做好了万箭穿心的准备,就当是草船借箭,当然也可能是被射死。我是一个坚决的民族主义者,我是带着剧烈的仇恨来做这部电影的,但我走到今天是史实教育了我,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实习社工。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我觉得社工很伟大,做社工应该会很有成就感。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现在我做的一些事情很琐碎,有些事情自己也感觉无能为力。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观察力不够。现在我不断地怀疑:自己到底造不适合做社工呢?匿名读者 答:你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多年在内地从事社会工作期间曾见到的。我觉得很多充满热忱的年轻社工都会面对这样的挣扎,值得好好谈谈。你说到“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觉得社工很伟大”。社工“伟大”这个印象是怎么来的呢?2008年汶川地震后,志愿者及社工不畏路途险阻,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各尽其力帮助灾区人民。我在广州的同事也马上到了灾区开展评估工作,后来我们机构决定调派3名社工进驻灾区某村开展为期3年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定是有意义的。进驻灾区的同事亦斗志高昂,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毫无怨言。这工作算“伟大”吧?但我当时就要让同事知道,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要承认自己的限制和需要,不要仅仅抱着一种牺牲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工作蒙上太浓的道德色彩,使自己背上沉重的道义包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