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兰石雕砚     
贺兰砚因用料产于宁夏贺兰山而得名.贺兰石产在大山中「笔架山」.《宁夏府志》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直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称架兰端.」贺兰石是距今三十亿年前,由于地壳变迁,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属水成岩.贺兰石石质均匀,清雅莹细,呈深紫色和豆绿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若石中出现玉带、方纹等,则是难得的制砚佳料.用它所琢的石砚,图案清新,透视感强,有古雅之美.而沉在其中的墨水,只要加盖严密,可保持数日不干、不臭.富于「叩有声,呵见水」的特点.堪与驰名全国的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等媲美.  相似文献   

2.
宁夏,“保卫”枸杞子枸杞是宁夏的“五宝”之一●宁夏市场上的枸杞三分之一是假冒●枸杞产业,宁夏退居老四●“重振河山”的希望在哪里“红(枸杞)、黄(甘草)、蓝(贺兰石)、白(滩羊皮)、黑(发菜)”号称“宁夏五宝”,其中的红宝枸杞被列为宁夏五宝之首,一直是...  相似文献   

3.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位于富饶的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特色鲜明、自然风光秀丽的塞上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充分蕴含着“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4.
2007年,宁夏第一部歌舞剧《月上贺兰》演出后,以其独特的美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喝彩,名声大振。 《月上贺兰》中女主角“海真”的扮演者有两位,一位是来自北京的舞蹈家山狲,一位是宁夏本土演员丁亚楠。 山翀,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文华奖、荷花杯、全国CCTV电视舞蹈大赛金奖……山种几乎拿遍了中国所有舞蹈、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是国内唯一一位出演过15部大型舞剧的舞蹈家。  相似文献   

5.
张葳 《中国民族》2007,(12):38-39
2007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报送的《贺兰山岩画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支持。这是设立国家社科基金以来,银川第一次得到,整个社科界为之欣然!承担这个课题的人是“银川市拔尖人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先进个人”、银川市唯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获得研究员职称的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主任贺吉德,一个长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但又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工作的宁夏历史文化专家。  相似文献   

6.
宁夏灵武:从农业大县到乡镇企业大户李小林“有了黄河有宁夏,天下黄河富宁夏”。地处宁夏平原腹地的灵武县,早在唐代就被称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然而,正如秦渠只能浇灌出自然经济的农业文明一样,灵武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区四大粮食主产县之一...  相似文献   

7.
早听说贺兰山下有一座华夏西部影视城,我从遥远的东北专程慕名造访。初夏时节,银川平原到处莺歌燕舞,春意盎然。车出市区不久,便跃上茫茫荒漠。从车窗望去,巍峨的贺兰山自东北向西南横亘在前,车在贺兰山怀抱里透迤穿行。华夏西部影视城位于银川古城西北50多公里处的镇北堡。这里早先为西北兵防要塞。《弘治宁夏新志》载,“镇北堡北至平虏城,南抵大漠,沿山空旷三百里”;又载“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筑之,有兵驻防始有家居依附”。登镇北堡高地望远,西部是灰褐色,野茫茫,人迹罕至的贺兰山脉,南部极目远眺,偶而瞅见银川城三…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2023,(5):F0002-F0002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将于今年6月在宁夏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自然、创新、文化、生态。本次大会包括开幕式,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峰会,“贺兰山葡萄酒之夜”音乐会,自然风土、科技创新、贸易投资、文化品牌融合发展四个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平行论坛,第四届中法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第四届中法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投资贸易大会,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态廊道考察体验,“云展览”.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社记者周健伟、黄会清报道,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贺兰山岩画面积有多大、数量有多少、画种有几类,宁夏岩画工作人员经过近半年的全面普查,终于摸清了。 宁夏银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的集中普查表明: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方圆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岩画相对集中在贺兰山口1000多米长的南北沟谷两边的岩石壁上,保护区内有单体岩画图3128幅,古代遗址34处。这次普查为贺兰山岩画保护区界线的划分提供了可靠依据。 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单体岩画图案中,有人面画像776幅、动物图像1122幅、符号图…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葡萄酒只能来自最好的葡萄,最好的葡萄只能生长于最佳的生态地区。1977年,全国第四次葡萄酒会议上,国外内专家认定: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的波尔多”!波尔多——法国最著名葡萄酒产区。应该说目前称宁夏为中国的波尔多只是资源意义上的,离产品意义上的波尔多尚有很大差距。宁夏将如何走上这一条道路:从最好的葡萄到最好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11.
一位出色回族企业家的写照──记长宁夏水泥厂厂长孙景扬刘世界,金玉琴在贺兰山下的荒漠中,矗立着一座花园般的工厂—宁夏水泥厂。“赛马”作为这个厂的标志,犹如腾飞的骏马在驰骋,凝聚了全厂1500名职工的力量,塑造了企业的整体形象!说起厂长孙景扬,人们无不赞...  相似文献   

12.
宁夏今昔宁夏——“塞上江南”,这片66,400平方公里的土地,象一块翡翠镶嵌在九曲黄河中腰;似一枚碧玉在祖国宽厚的胸脯上闪耀。这是一个古老而有魅力的地方。连绵数百里的贺兰山,象巨大的自然屏障,屹立在西部边界上,南部重峦叠嶂的六盘山,激起人们绵绵的遐想;黄河斜穿而过,带来丰收和希望。这里,秦代的蒙恬曾经带兵屯垦戍边;这里,唐、宋的张说,郭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2012,(6):158-159
"贺兰守护米粮川,六盘牵出丝绸路;黄河浇出银川城,清水不弃西海固。"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宁夏专辑"的封面文字,在这段话上方,还有一个大标题"山水演绎的富饶与贫困、光荣与梦想"。——题记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开始,回族上层人士马福祥、马鸿逵等在宁夏兴办新式回民学校,先后创办了“蒙回师范学校”、“宁夏中阿学校”、“宁夏河东中阿师范”、“云亭国民中心学校”等几十所回民新式学校,成立了“云亭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伊斯兰人才。  相似文献   

15.
九月宁夏川,塞上金凤鸣九洲,贺兰翘首望天涯。4年前,民族团结的圣火从雪域高原,长城脚下传递到塞上江南,宁夏570万各族儿女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期盼,终于在9月迎来了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从华北平原到林海雪原,渤海之滨到西部天山,宝岛台湾到苍山耳海,华夏儿女蹁跹而来,铸就了这辉煌的时刻……  相似文献   

16.
宁夏,是我国回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聚居区。自元代开始,宁夏就开始迁入回回人,明代设宁夏卫,大批回回以“屯戍”人的身份被安插在灵州、固原一带。清代始建宁夏府,乾隆四十六年,已发展到“宁夏至平凉千里,尽系回庄”,逐步形成了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回族聚居区。民国成立,一九二九年建宁夏省,辖区还包括现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7.
马伟 《中国民族》2008,(9):51-52
他来到宁夏时不满18岁,如今已成为花甲老人。他把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宁夏的小麦育种事业,他培育出的“宁春4号”小麦,不仅成为宁夏灌区小麦的一号品种,而且在全国都是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良种之一。 他就是被誉为“宁春4号之父”的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原所长、育种专家——裘志新。  相似文献   

18.
春去夏来是贺兰山最为妖艳的时节,草青得滴得出翠来,树绿得冒得出油来.受宁夏回族自治区专门负责重建西夏文化的相关部门的邀请,四川丹巴县的卢阿姆等三名美女出访宁夏,认祖归宗.她们身着西夏皇宫服饰,樱唇含笑,俊目流盼,略带点西方风味的俏丽容颜与无可挑剔的风姿,在美丽的贺兰山立即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9.
宁夏曾是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多民族大融合的主要地区之一,各族人民在这片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以引黄灌区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明,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和“塞上江南”的誉称。解放后,特别是自治区成立4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宁夏回汉各族人民与来自五湖...  相似文献   

20.
宁夏南部山区回族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南部山区回族教育现状分析陈晓虎“陇中苦甲天下”,宁夏南部山区是陇中的一部分,也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聚居着全宁夏68.3%的回族人口。由于这里山大沟深、天旱少雨、低产多灾、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再加上人们观念陈旧,同汉族聚居区比较,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