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尹少鹏  陈萍 《社区》2014,(3):20-21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预备一一唱”在陈新的带领下,活动室里响起了整齐的歌声。这是在江苏省溧阳市清溪路社区里一支残障人合唱队活动的情形。陈新是居住在社区里的一位残障人,也是合唱队队员。目前每天都坚持到社区活动室活动的残障人有二十几位,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残障人之家”。  相似文献   

2.
吴敏 《社区》2012,(19):43-43
残障人员是社区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社区,需要社区的关心和爱护。对待助残工作,仅仅是俯视的关爱还远远不够。我在上大学期间,是一名助残志愿者,参加了北京市志愿者协会鸿雁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学习手语,我掌握了一些扶残助残的技能,但是只能简单地为他们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3.
手语是听障人士和健听人士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桥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将手语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一些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关于手语翻译的培训、测试和鉴定体系,有的国家还成立了国家级手语翻译机构。手语翻译用途非常广泛。医生了解聋哑人的病情、商店银行等窗口部门服务工作、聋哑人工厂管理、公安机关的案件调查取证等经常需要手语翻译的协助。目前手语翻译人员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如聋哑人学校的老师。手语翻译人员职业的确立,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对帮助听障人士更顺畅地、更好地融入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听障人士已超过2000万,而手语行业发展缓慢,除少数师范类高等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中开设手语课外,手语教育(包括社会培训)力量薄弱,高水平的手语翻译人员严重不足。由于手语翻译对创造无障碍交流的社会人文环境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际国内各种会议、体育赛事及各类社会活动的增加,手语翻译人员这一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上海会手语的(除听障人士外)人不多,其普及率不到0.1%。为听障人士服务,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王佳妮 《社区》2012,(13):43
残障人员是社区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社区,需要社区的关心和爱护。对待助残工作,仅仅是俯视的关爱还远远不够。我在上大学期间,是一名助残志愿者,参加了北京市志愿者协会鸿雁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学习手语,我掌握了一些扶残助残的技能,但是只能简单地为他们进行服务。现在,我成为一名社区助残工作者,可以通过落实党和国家及各级残联的各项福利政策从根本上帮助他们,为他们解决实际困  相似文献   

5.
手语是聋哑人之间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手语已经超越了聋哑人之间交流的范围,被广大健全人学习和接受。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顺利召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手语的热潮。而全纳教育思想的兴起,也使我国具备手语知识和特殊教育技能的人才得到重视。由于社会上希望学习手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合格的手语教学人才却相对较少,传统的手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性的手语学习需求,手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原来是……     
实习快半年了,作为一名小助理,办公室里的电话我可没少接。记得有一次接到一位客户的咨询电话,对方的声音嗲声嗲气的,我一听就觉得是位年纪不大的姑娘。听完“她”的叙述,我便说:“小姐,请稍等,我帮您转接相关业务专员。”说完我按了转接按钮并放下电话。第二次,我又接到了这位“小姐”的电话,“她”似乎也认得我的声音,口气生硬地询问我某某同事在不在,我依然很客气地说:“小姐,某某不在,您方便留下联系方式吗?”“她”犹豫了下,便告诉了我名字和手机,然后匆匆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7.
钟书 《社区》2005,(23):44-46
文中的主人公王国征让我们转告社区的干部们:假如在你们管辖的社区里有“红姑娘班”这样的老人,请你们替我好好地善待她(他)们。她(他)们的过去实在不易,我欠她(他)们的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8.
蒋书 《社区》2003,(17):34-36
大赛爆冷门:“环球小姐”大赛中,一个夺得三项大奖的耀眼姑娘,竟是一个聋哑人!整个竞赛过程,大家都被蒙在鼓里。当主持人最后公布这一秘密时,全场掌声雷动。赛场小插曲:帷幕一拉开,全国各地记者倏地云集台下。这时台下一位女士拼命扒开人群往里面挤,当她站到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时,便迅速举起自己的手指打起手势……。全场观众都被这一举动给弄懵了。在2003年“环球小姐”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的才艺展示单元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22号选手姜馨田在表演舞蹈时,眼睛不时瞟向台下一位女士。那位女士在打着各种各样的手势。观众们也许想不到,这个有板有眼地踩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的漂亮女孩,竟然是个聋哑人!她的每一个舞步,都是在那位女士的手势指引下完成的。而那位女士就是她的妈妈。  相似文献   

9.
我的邻居中有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是我钢琴老师的婆婆,50来岁,黑头发里夹杂着几根银丝,脸上布满了刀刻似的皱纹,微驼着背……她见了人,总是笑眯眯的,可一张口就不寻常了,“ba,ba,ba”……让人听不懂。原来,她小时候发高烧因治疗不及时,不幸成了聋哑人。  相似文献   

10.
为盲人…带鑫②小布莱尔渐渐长大了。在家里.听见街上小孩上学的声音,暗暗落泪。l;)鹜鬓摹羹】②小布莱尔渐渐长大了。在家里,听见街上小孩上学的声音,暗暗落泪。⑤毕业后,布莱尔留校当教师。一次他听说,军队夜战时使用一种“夜文”,只要手摸,不需眼看。翼】{薰黔闭瓢含三卖薯⑨记者采访她时,她说:“是我的老师布莱尔创造的盲文,给我带来光明,带来了人生的辉煌!”⑩第二天,巴黎所有的报纸都登载了姑娘的谈话。当她兴冲冲地拿着报纸去拜访老师时,布莱尔己奄奄一息了。⑩布莱尔逝世后35年,国际盲人教师大会公推他发明的盲文为国际通用盲文。从…  相似文献   

11.
陈杰  柴慧 《社区》2013,(15):46-46
“闺女,你快看看我给你发的邮件,我现在学会发邮件了。”老人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毫无顾忌地和姑娘诉说着她在社区学习电脑知识的心得。这是笔者近日在山东潍坊高新区鸢都社区电子阅览室看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12.
漂亮的女狼     
一位姑娘向一个小伙子求爱。她写了一封求爱信。信上说:“人们都说我是一位漂亮的女狼.假如我们两个人……”小伙子见信,忍俊不禁,很有礼貌地写了回信,说:“狼姑娘.谢谢你的美意。非常遗憾,我不敢答应你。我幸亏是在信上遇见你.要是在路上碰见,我可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13.
我在德国留学期间,遇到了不少外国朋友。因为在德国大学求学的外国留学生比例在6%以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学生满眼皆是,成了大学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美国姑娘丽萨有人敲门,我打开门,见一位陌生的姑娘站在门口,她有一副年轻的、生动的面孔,一笑起来很甜,短发、T恤、牛仔、旅游鞋,随意又入时的打扮。她热情地伸出手自我介绍说:“你好。我刚搬来,美国人,丽萨,住在最头那间屋子。”我高兴地握住她的手:“你好,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她问:“这楼道里怎么没人?我刚才把所有的门都敲过了,只有你住这?”我说:“不,都有人住,不过现在是假期,别人…  相似文献   

14.
熊永恩 《社区》2005,(16):32-33
2005年6月21~26日,我作为一名社区分管残疾人工作人员,参加了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第十三期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社区、家庭康复人员培训班”。为我们讲课的是香港福康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协作中心项目总监贝维斯女士。为期一周的培训以“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主题,通过听专家授课、实地考察示范社区,我感到受益非浅。贝女士告诉我们,她在中国从事残疾人康复事业已经有十几年了,她所在的香港福康会向湖北省残联捐赠了一台“复明九号车”,专门帮助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只是目前很多人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还不太了解,所以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5,(9):8-8
“I You She”翻译成中文是“你、我、她(他)”的意思,这本是三个最普通的人称代词,平淡无奇,但如果你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社区里打听一下,人们会告诉你,这是个很有名气的社会组织——“爱有戏”。“你、我、她(他)”包含了社区中的每一个人,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和连接。  相似文献   

16.
我家小女儿今年刚刚5岁,却时常冒出一些古怪的想法。一次她对我说:“妈妈,我不想长大。”我听后感到很吃惊,因为我小时候天天盼着长大,长大后就可以不受大人的约束,就有更多的自由。看着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我疑惑地问:“为什么?”稚嫩的声音答道:“因为人长大了会死的。”她的回答更让我吃惊:没想到她小小的脑袋瓜里会思考“生、死”的问题。而且还挺惧怕死亡。  相似文献   

17.
吴敏 《社区》2013,(19):31-31
辽宁省大连市有个“特殊社区”,这就是残疾人聚集最多的社区——中山区昆明街道武昌社区,整个社区7000多名居民中,有392个残疾人,其中聋哑人、盲人占大多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区里,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居民用深深的爱,让聋哑人、盲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感受到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18.
人们普遍认为手语是听障人(或称“聋人”)的主要交际工具,但是如果只有听障者懂得手语,充其量只能解决听障者之间的交流问题,他(她)们还是不能与无听力障碍的人进行交流。随着人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推进,手语的使用不能仅限于听障者之间,为解决听障者与全社会成员的交流问题,全员手语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依 《社区》2013,(24):27-27
沁苑社区“实话实说”活动搭建了一个汇集民声的平台,这一举措的意义显而易见。 首先,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主人?当然要“有处说话”——表达观点,传达诉求。沁苑社区“实话实说”活动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次,每一个社区人的声音都十分重要,都应该被倾听,更重要的是,这些声音一定要得到回应,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居民的参与积极陛。也许有些问题的解决起来并非一日之功,但回应了才能得到居民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杨璐 《社区》2006,(24)
“等会儿去社区上学吗?”“走,去看看社区学校最近有什么学习班?”最近,社区学校成了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椒金山街道辖区居民茶余饭后谈论的主要话题。居民徐大妈今年60多岁了,她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上午学插花,下午去学怎么教育小孙子,一天安排得满满的。年轻时候没上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