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李晓岑  郑渤秋  王博 《西域研究》2012,(1):62-68,143
为研究新疆古代的纸和造纸工艺,本文采用外观观察和纤维分析等方法,鉴定了一批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古纸,其年代处于东晋到唐代之间。分析表明,这些纸张的原料主要是苎麻、大麻和构皮,纸张的生产方法有浇纸法造纸和抄纸法造纸两种,加工方法有单面施胶、双面施胶、浆内施胶加填、染色技艺等多种方法,说明当时加工纸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新疆的各种纸张。本文对研究纸和造纸法在新疆地区的流传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 ,与其商品经济发展、社会观念转变相联系 ,实现了丧葬明器从玉、石、金属、竹、木等材质向纸质的转变。虽则有宋一代丧葬明器尚且不能完全取代其它材质的明器 ,但纸钱、纸质明器极为盛行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本文将探讨宋代丧葬明器变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亚洲传统造纸的发源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对云南6个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的调研基础上,对亚洲传统造纸的起源进行了研究.认为亚洲传统造纸有不同的发源地,抄纸法源于中国内地,浇纸法可能源于印巴次大陆,由于中国传统抄纸法造纸曾产生世界性的影响,故中国是造纸技术的发明国度.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参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发掘报告》整理编写工作过程中 ,发现出土于阿斯塔那 2 2 5号墓的深蓝色绢本伏羲女娲图 (田野发掘编号 72TAM 2 2 5 :15 ) ,与日本龙谷大学大宫图书馆收藏的伏羲女娲图 (图一 ,又见日本龙谷大学编辑出版、龙谷大学创立 3 5 0周年纪念刊《大谷探险队带来品西域文化资料选》第 15页 )可以完全缀合。编号 72TAM 2 2 5 :15的伏羲女娲图为深蓝绢本 ,1972年末至 1973年初在阿斯塔那墓群第十次发掘的张氏家族茔地内出土。发掘时该墓已被盗扰。墓内杂乱 ,未见墓志、告身、衣物疏等纪年文物。墓室内有女尸一具 …  相似文献   

5.
在简帛时代,诏书用简牍书写,自蔡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以纸代简的革新过程,降至三国,始用纸诏;至西晋,纸诏通行,仅在小范围内仍用简牍。纸诏的通行,说明中国自西晋开始真正走出简帛时代,进入纸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制约河南省林纸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制定纸浆林区域发展规划、完善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林业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放活经营、加快平原区国有林场改革等相关对策,是解决限制"林纸结合"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与IT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应用,传统纸质内容的数字化已成趋势。尤其是电子纸技术与移动存储的逐渐成熟,对传统图书馆带来挑战。而图书馆作为文化公共事业单位,应在这场电子纸技术驱动下的移动数字阅读革命中准确寻找自身的角色定位,并积极拟出对策应对这场革命,谋求图书馆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出吐鲁番文书的意义及其历史价值陈国灿《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出版了,这是吐鲁番地区文物工作者劳动成果的体现,也是我国敦煌吐鲁番学界的又一件幸事。所谓"新出",是指1975年以后,吐鲁番地区配合地方基本建设工程,在阿斯塔那等地...  相似文献   

9.
考试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指挥棒".如何抓好考试,发挥考试这个"指挥棒,,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本文就深化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形式,实行"一纸开卷"考试,进行了四年的实验与研究.对考试流程做了较清晰介绍,对考试"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阐明了改革考试形式,实行"一纸开卷"考试的可行性,对今后教学改革实践,改革考试形式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阿斯塔那古代墓地E··鲁伯-列斯尼契科1.古墓概述;2.中央亚细亚的墓葬面具和复面;3.关于蚕桑业在中央亚细亚推广的新资料。一、古墓概述(略)二、中央亚细亚的墓葬面具与复面复面和眼罩系吐鲁番绿洲古墓遗址(阿斯塔那、哈拉和卓、雅尔湖)葬俗特征之一。首先...  相似文献   

11.
1970年代以来,甘肃武威西郊附近先后发现七座西夏墓葬,其中有六座墓中出土的葬具和木板上有题记。题记文字有汉文、西夏文、梵文三种文字。内容有的是专门书写亡者姓名及死亡时间的灵位牌,有的是书写在木板上的佛教经咒,有些是书写在木板上的购买墓地的买地券等。这些墓葬题记文献为研究西夏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摘要的写作和翻译对于学术论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钱绍昌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科技论文写作的ABC原则,即Accuracy(准确),Brevity(简短)和Clarity(清晰)。本文拟以ABC三原则为出发点,从摘要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浅议摘要写作和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2O年咏物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咏物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门类。然而从研究实际来看,历代对此关注程度不够,近20年以来,随着研究领域的深化与细化,咏物诗开始走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且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咏物诗评注、鉴赏作品集相继出版;个人研究论著断续问世;咏物诗研究的单篇成绩显著。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鉴于此,对近20年咏物诗研究综述是有学术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BLLac天体的研究现状,目前天体物理界热衷的问题:尘埃问题,宁静问题、发射线问题、BLLac天体与OVV/HPQ关系问题,及处理BLLac天体的流行方案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15.
明代由于葬俗葬制的演变和社会风气的改变,使得考古发现中的壁画墓相较于宋元时期大大减少。通过结合历史文献。对重庆永川区凌阁堂墓地发现的明代壁画墓所反映的独特丧葬礼俗与宗教信仰以及明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民间化进行分析,论证了墓葬主人为明代湖广移民或其后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在其功能和特点方面的比较分析,阐述了二者之间互为补充、彼此并存的关系,提出了实现两种资源协调发展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7.
城市高空抛物行为的本质与权利救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即将实施,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有了统一的法律依据。要有效遏制该类行为,救济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不应忽视高空抛物行为的本质属性。应探究刑事法律规范的应有途径,督促法定机关履行职责,从而明晰法律责任,反思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立法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社区矫正作为防止犯罪人再次犯罪的一种模式, 早已或正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从立法的角度研究, 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较为发达, 在对其做简要考察的基础上, 对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并具体提出一些立法上的建议: 1) 对目前社区矫正的定性应拓宽, 社区矫正立法应成为一个在纵向和横向上立体化、多元化的法律体系; 2)建立相应的矫正对象分类机制, 确立新的社区矫正适用标准; 3) 应该明确矫正对象的权利和矫正工作者的权力界限; 4) 合理化惩罚体系, 将惩罚方式和矫正相衔接, 矫正型惩罚方式优先。  相似文献   

19.
略论社会真实事件的修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修辞研究、鉴赏性修辞研究、修辞方式研究和社会真实事件修辞研究是修辞学最主要的研究形态。社会真实事件修辞研究最能直接服务社会,却少人问津。该研究形态具有研究对象的社会性、言语事件的真实性、研究题材的现实性等必有属性。社情民意,受众,语言传播策略,语言传播效果,常态舆论和流言、谣言、谣谚等特殊舆论现象是其具体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