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编者按:雷抒雁是从陕西走出的当代著名诗人.1979年,他因长诗<小草在歌唱>蜚声诗坛;2008年他又创作<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并再次唱响祖国大地.2008年,他编辑了自己1979年至2008年30年的年编诗选,以<激情编年>名之.2009年3月,"雷抒雁诗歌朗诵会"在西安举行.与此同时,诗人的母校西北大学举行了"雷抒雁诗歌创作研讨会".这是诗人诗性写作30年的阶段性总结,也是诗人对生他养他、并使他无论走到哪里都魂牵梦绕的故土的一次汇报.直此之际,中国人民大学牛宏宝教授于2009年3月20日上午,在诗人的家中就诗人自己的创作和当代诗歌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一次访谈.  相似文献   

2.
雷抒雁是一个在诗的艺术上一直非常自觉的杰出诗人.这种自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创作上自觉追求一种诗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其二,写诗非常注重选象造境,注重诗的可朗诵性和普遍的可理解性.其三,自1979年大胆地发表讨论诗歌也应该“引进”的通信起,雷抒雁一生写出了许多讨论诗歌艺术的文章和创作谈,其中的核心是现代汉语诗歌所面临的问题和应有的诗学追求.这种对汉语现代诗歌的理论思考,也体现在他晚年对《诗经》的研究和翻译上.其四,古代汉语诗人有以诗论诗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到了现代汉语诗中似乎中断了.但雷抒雁创作出了不少以诗论诗的作品,体现了很深刻的诗歌艺术思想.其五,雷抒雁的对诗的思考的丰富性也体现在他晚年的访谈中.  相似文献   

3.
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幻灭——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1896—1931)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剧本,主要致力于写诗。他留下了四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年出版),《翡冷翠的一夜》(1927年出版),《猛虎集》(1931年出版),《云游》(死后由陈梦家编,1932年出版)。徐志摩是二十年代中国诗坛上比较活跃的、有影响的诗人之一,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解放后出版的一些文学史著作把他判为封建买办资产阶级的文人,列入文学逆流;卞之琳同志在1979年所写的《徐志摩诗重读志感》里认为他的诗贯串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这三条主线。究竟怎样评价才符合实际呢?本文拟对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做一点探讨,向  相似文献   

4.
德国哲学家尼采一生创作了许多诗歌,从中学时代的抒情诗到1888年的《狄奥尼索斯颂歌》,他的诗歌创作历经了 30年.但尼采诗歌似乎并不好读,也难于讨论.尼采诗歌可分为抒情诗(歌曲)与格言诗两类,其抒情诗的顶峰是酒神颂歌,而格言诗则更多的是传达尼采的哲思.区别于音乐性的抒情之歌,尼采把自己的格言写作命名为"无歌的思索",而...  相似文献   

5.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江苏诗歌,作为以天安门诗歌为序曲的新时期诗歌的组成部分,取得了实绩。江苏诗人努力贴近时代,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呼唤,来呐喊,来鞭挞,来颂扬,为改革的大潮推波助澜,出现了一批力作。截止1989年底,诗的发表量不下于五万首。公开出版的诗集有近百种,其中有近十种是专题性的或综合性的选集,如1979年出版的《1949——1979江苏诗选》,展示了江苏建国三十年来的诗歌创作实绩。1983年出版了《江苏抒情诗选》,1987年出版了《江苏散文诗选》,还出版了陆阿妹等口述、张舫澜等搜集整理的长篇  相似文献   

6.
1979年夏,张志新烈士的事迹报道后,人民处在激动中,一个清算“四人帮”黑暗势力、与现代迷信决裂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这时,诗人们的热情也一下子集中在这个焦点上。而成千上万首献给张志新烈士的诗中,雷抒雁同志的《小草在歌唱》却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惹人注目,震惊诗坛,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小草在歌唱》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副标题“悼女共产党员张志新烈士”点明了主  相似文献   

7.
董宏量始终是一位诗人。对于董宏量来说,诗,始终是第一位的,尽管目前他在散文、小说方面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1973年,董宏量开始发表诗歌,1979年,董宏量与诗友高伐林合出了一本诗集《钢城黎明》。1984年,董宏量出版了第2本诗集《蓝色的眼睛》。两本诗均是以钢铁工业为主要题材,这在全国诗坛还鲜见,于是董宏量被人们视为“钢铁诗人”。截至目前为止,董宏量共发表诗歌约800首。除两本诗集之外,还有诗作收入《中国新诗年鉴》(81年、83年、86年)、《青年诗选》等10多种诗歌选集。组诗《生活,在车轮上转动》和《钢厂新印象》先后获武汉作协优秀创作奖。近几年来,面对忽而喧闹忽而沉寂的诗潮,董宏量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冷静严肃的思考。他既不背弃传统,又不盲目排外,  相似文献   

8.
华南的新诗歌运动,在抗日战争初期特别活跃,发展异常迅猛,诗歌刊物不断涌现。其中,《诗场》是一份应予重视和肯定的刊物,因为它在这个运动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同著名的《中国诗坛》有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1936年秋,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简称“艺协”)的诗歌组同人首先办起《今日诗歌》。该组组长温流任主编,黄宁婴、叶春、陈芦荻、陈残云、苏翰彦、陈华、黄道辉等人参与活动,前后只出了两期。翌年5月15日,《诗场》第1期出版,由黄宁婴、陈芦荻、陈残云、黄鲁,加上鸥外鸥5人合办,每月一期,共出4期。第3期出版前半个月,即1937年7月1日,《广州诗坛》创刊号问世,其组织核心和基本队伍,大致上与上述两个诗刊相同。《广州诗坛》从第4期起改名为《中国诗坛》,这是从《今日诗歌》到《诗场》,到《中国诗坛》的承传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诗坛的地方性诗歌写作中,"新湘语"诗歌具有特殊性,其在总体上显示出一种挖掘日常诗意、充分彰显地方色彩的创作追求。"新湘语"诗群的写作接近"民间写作"的立场,厌倦诗歌的"宏大叙事",追求把诗歌的在场感、地方性和个性化统一在日常生活的诗性视野中,具有一定的网络号召力,对湖南倾向于口语诗写作的诗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新湘语"诗群的写作既有利于形成湖南诗坛良性互动的诗歌格局,也有利于新世纪湖南诗歌在全国诗坛影响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0.
海子抒情诗风格论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子以抒情诗创作为起点,最终转向史诗写作,成为当代诗坛上最有成就的年青的史诗诗人。本文把论述重点放在海子的抒情诗方面,对海子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发扬本民族诗歌传统,在神性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探索,并阐明海子神性抒情语体的建立和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对当代诗文化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诗刊》、《诗歌月刊》、《星星》、《诗潮》等刊物为中心的2008年诗坛的突出趋向,是聚焦于悲喜交织的时代现实书写,注意培养和发掘具有潜力的诗人,在经验丰富的诗人身上打造经典品质,隐藏着对力量感的呼唤;但也有大量诗作让人感觉平淡,在艺术上缺乏明显的创新气象与撼人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2.
岛崎藤村诗歌创作的经历并不长,从发表第一部诗文集《嫩叶集》的一八九七年到最后一部诗文集《落梅集》出版的一九0一年,不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其短诗共有九十四首.这不足百篇的诗却是日本近代诗坛上的划时代的作品,它奠定了日本近代诗歌基础,促进了日本浪漫主义诗歌的繁荣.明治之后的诗坛,异常落后,拟古典的诗歌和仿西方的浅薄作品充斥了诗歌界,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近代诗还在“遥远的彼岸”(《藤村诗集修订版·序》).岛崎藤村的诗作打  相似文献   

13.
我在1981年,当雷抒雁以《小草在歌唱》一诗轰动全国之际,曾写过一篇《真挚·纯朴·隽永:谈雷抒雁近年来的诗》的文章,对这颗在诗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及其美学风格在第一时间作过评论和预测.而今,抒雁走了,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我又提笔在手,想为其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以及文学史的历史定位再写点什么.  相似文献   

14.
抒情诗既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也是西方诗歌的传统.就世界范围来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的颠覆与解构.表现在诗歌领域,是对传统抒情诗的冲击,至少是对抒情功能的某种抑制.中国诗歌在八十年代,追赶上这股潮流.传统的抒情诗被打入冷宫.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起的新诗潮,使一度受到现代派诗歌(包括后现代诗歌)歧视的抒情诗,又回到大众视野,而且以不容忽略的社会影响力令诗坛为之一振,重新占据了主流的位置,再领风骚.新世纪的"新抒情诗",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继承了传统,但并不保守;它兼容并蓄,还汲取了现代派诗歌诸多有益的技法.是抒情诗在新世纪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因.笔者呼唤那个诗人以抒情为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诗,中国诗歌的产生,是礼乐制度的产物,是周公时代祭祀祖先的产物,其中周颂中的《清庙之什》当主要为周公之作,亦当为中国最早的诗歌作品,或说是中国诗歌的开山之作。从写作方式来说,显示了从散文向诗歌过渡的早期痕迹,包括从无韵向有韵的过渡、杂言向整齐四言的过渡等。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是著名诗人、散文家。他创作新诗六十多首,在诗坛赢得了盛誉;他写作散文百篇,被公认为现代散文名手。后期的朱自清除了潜心进行文史专题研究外,还写下了百余篇文学批评。这些文学批评曾编入《你我》、《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朱自清序跋书评集》等陆续出版,也有部分文章散佚于报刊杂志。他论人论文不存宿见,思想开放,刻意求新,常能发他人所不能言。他善于把新文学的信息随手拈来带到课堂,受到大家的热情欢迎。他的大量文学批评和他从事的教学、研  相似文献   

17.
雁翼的诗论     
<正> 雁翼在文学创作方面是个多面手。他除了写诗、小说、散文、戏剧、电影外,还从事诗歌批评的工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诗的信仰》(1982年)一书,就是他在诗论园地辛勤耕耘所结下的硕果。雁翼写作诗论,滥觞于一九五八年。在那“大跃进”的年代里,他对《星星》诗刊提出的所谓“诗歌下放”问题发表了颇显卓识的见解。由于他和当时只强调学习民歌的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40年代是冯至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在其诗歌创作中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三体兼备.冯至的抒情诗、叙事诗与哲理诗在现代中国诗歌发展史中均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抒情诗与哲理诗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其叙事诗兼具文化、思想与审美的多重意义.冯至的诗歌创作既开拓了现代中国诗歌王国之疆域,又丰富了现代中国文苑诗歌之花的品类.  相似文献   

19.
晚唐诗人李洞以瓣香贾岛,每念贾岛佛驰名诗坛,其诗亦颇有贾诗气格.然其生争史籍所载甚略,其诗亦未有编年者.今据其诗及诸书所载,爱考其生平大略,并将其诗略作系年,以为治文学史者研究之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诗歌流派,常常围绕着一种刊物而形成,也因此以刊物而得名,诸如“新月”派就因《新月》杂志而得名,“现代”派就因《现代》杂志而得名,“七月”派就因《七月》杂志而得名.沿此命名法,我将1937,8—1941,1几年间相继存在的《高射炮》、《五月》、《时调》、《中国诗坛》、《战歌》等五个诗刊的诗人们形成的一个诗派,称为“中国诗坛”派,这是一个坚韧性极强、倾向性始终如一的诗派.“中国诗坛”派,源远流长.1928年,郭沫若的诗集《恢复》的问世,显示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实绩;30年代初,殷夫的“红色鼓动诗”,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的兴起;1932年,中国诗歌会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成为强大的自觉的诗歌运动.“中国诗坛”派便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形势下的继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