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革武  杨爱霞 《学术界》2008,23(3):197-201
本文根据不同学者对德育生态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观点,深入分析了从生态到生态德育、德育环境到德育生态、德育模式到德育生态链的学术迁徙过程,还阐释了现代德育生态理论框架的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2.
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规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不仅阐释了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的基本含义,而且从国际主义、国家主义、集体主义角度分析论述了德育理论问题,从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德育内容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德育实践问题,并阐释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本文对于实现德育理论系统化和德育实践规范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彩花 《学术论坛》2012,35(10):223-225
文章阐述了生态德育的内涵,将新形势下德育外延扩大到自然界,跳出了以往以处理人际关系为中心的"人际德育",描述了生态德育的世界观特征、价值观特征和方法论特征,分析了生态德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最后指出了推进高校生态德育的若干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杨平 《兰州学刊》2004,2(6):324-325
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德育内在规律出发,充分肯定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德育的目标,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更新了德育方法,为加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搞好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国外德育发展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网络化的发展,各国对青少年德育问题日益重视,形成了一些相互认同又各有所长的德育观点和德育模式,甚至出现了许多相同的发展趋势;即德育的地位、功能日益受到重视;注重构建德育网络,全方位、多渠道实施德育;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和德育的时代性、适应性,德育发展呈现重视素质教育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道德完善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德育享用性的前提是德育要具美感,德育主体感觉其优美愉悦德育才可亲可爱.德育美学增强德育可享用性,德育可享用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效度.笔者从事大学德育教学近20年,以德育美学实践印证了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事实与价值所在,而且认为如果从德育个体享用功能出发来设计德育教学更符合德育的原貌,符合人性的追求,其效度很理想,非常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7.
李雪莲  孙舒平 《理论界》2008,5(3):215-216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名目繁多但不得要领,致使德育效果不佳,因此,我们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探寻德育形式的创新途径。本文探讨了高校德育中三种创新形式:互动式德育形式、关心型德育形式、体验型德育形式,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德育形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制度德育是继活动德育、对话德育、情感德育、欣赏型德育、主体德育、生活德育等德育理论之后的又一德育理论创新。它倡导站在道德之外,即从制度的角度来实现社会风气的扭转及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个人。文章通过对制度德育的相关文献和专著进行梳理,在对制度德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找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中的德育理论建设,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谐德育的建构是当代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新取向.为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由时时和谐德育、人人和谐德育、处处和谐德育组成的高校全面和谐德育模式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王钢  莫晓斌 《云梦学刊》2011,32(1):121-122
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对现代德育有着极为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了高校德育根本目标的转变、揭示了德育的时代任务、推动德育内容创新、为德育提供了原则借鉴及方法论指导,这客观上为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进步,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而且也给传统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德育环境。网络在对主导性的传统德育理念和单向性的传统德育方法的反叛中,也呼唤着传统德育的革命性变革。正视网络对传统德育的反叛与诉求,有利于高校更新德育理念,整体性发挥学校和社会的育人功能,把握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促进人的德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典德育追求善好的德性知识,道德叙事成为获取这种知识的主要方法。现代功利主义德育观、义务论德育观和集体主义德育观都追求道德知识的整体性和确定性,德育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和"说教",而不是道德叙事。后现代德育主张道德知识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个体的道德叙事再次成为德育的基本方法,但后现代德育的道德叙事与古典德育的道德叙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它抛弃了判断道德故事好坏的标准,由此导致了这种德育方法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开放德育:开放社会条件下的德育理论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推动着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特征传统封闭型德育提出了构建开放型德育的要求.开放德育对封闭型德育的取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在德育领域的反映,也是德育适应当今社会和世界文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本质特征要求的表现,是我国传统德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之重视不够,我国德育与智育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该现象在高职院校体现的更为明显。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方法的改进,导致高职院校出现德育方法过于单一、使用盲目、程式化等问题,大大降低了高职教育的德育实效,降低了高职教育的质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德育方法层面阐述了提高高职德育效果的几点做法,即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多种德育方法要突出重点,避免随意性;德育方法应富于变化,灵活机动。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德育体系重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主体及德育环境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试图分析和把握今后德育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进行德育创新,树立全新的德育工作理念。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高校德育要树立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整体衔接、"合力育人"、德育生活化、德育主体等六种理念,全面推进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东西方德育内容也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和动向。通过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三大德育内容板块的横向比较,以及对东西方德育、社会主义德育和资本主义德育这两类异质性德育的纵向比较,分析当代东西方德育内容的特点,把握今后德育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德育内容的调整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强德育能力的建设,提高大学德育实效性必须构建大学德育能力评价体系。利用AHP法,结合大学德育能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及德育能力形成规律,对大学生德育能力形成要素进行系统整合,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德育能力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27项二级指标和50个具体评价因子的三级指标构成,并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标准值以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期对大学德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曹润花 《理论界》2014,(8):167-170
大学生情商教育与德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情商教育提出中充满了德育元素,也是德育新发展的强力召唤。对大学生情商教育与德育关系的认识,历经了从相互包含到相互重叠,从相互取代到相互补充的认识历程。大学生情商教育促进了德育的内在形式,大学生德育提升了情商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蒋业华 《学术论坛》2007,30(8):177-180
德育是指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在现代社会里,网络德育作为新生事物,在德育生态视野下它保证了德育生态链的连续性,增强了德育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性,而且网络德育更是德育系统内在生态与外在生态之间交换协调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