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加强全媒体建设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全媒体的即时传播和指数传播,能够满足大众接受信息的周期性需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辐射范围,但其独白式、片段化、多元化叙事也侵蚀着话语的安全性、整体性与权威性。全媒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有其自身特质和内在逻辑,话语内容的准备与扩散生成解释传播力,话语意义的编码与解码生成权威公信力,话语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表达生成批判引领力。实践中应不断凝聚话语主体作用力,扩大话语内容传播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效果评估力。  相似文献   

3.
媒介形态的融合对传媒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传媒产业的发展。高校新闻学专业培养模式要实现四个层面的变革:一是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型;二是单一型课程体系向融合型课程体系的转型;三是整合人力资源,打造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四是搭建全媒体实验、实训平台。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红色文化需要革新传统的传播方式,在实践中进行适应化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讨了全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广泛.因此给个人隐私权所造成的损害也是无法估量的.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面对新时代需要不断扩张其内涵,立法者应该将信息隐私纳入其中.在我国,由于隐私权的研究及立法保护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有必要在未来的《民法典》“人格权法编”将隐私权保护进行明确而又细致的规定.针对信息隐私的特性,在必要时立法者应当在参酌他国或地区先进立法经验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隐私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6.
李洁晨  连灵 《南方论刊》2023,(9):110-112
政治认同不仅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兴衰,更是保证政治系统有序运转的关键。全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传播主体、网络舆论生态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深化与弱化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的机遇与挑战。全媒体时代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需从内外因深入剖析,通过大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社会大我、主流媒体从业者巩固主体地位、思政工作者进行教学改革、家长变革教育理念等方式奠定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基础、增强政治认同情感、培养政治认同能力、铸牢政治认同信念,合力打造“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新格局,全方位、全过程探索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多维优化路径,培育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传播变局中,多元文化、多媒体传播形式不仅在挤压着文学的生存空间,也为文学评论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变数,大众评论或曰草根评论的兴起,则在潜移默化间撬动着文学评论内部的地壳。到底是继续被边缘化,还是建构多样化的文学评论新格局,重建文学评论的权威与公信力?文学评论如何摆脱繁荣与贫瘠并存的悖论,重新站在时代的高岗上。这不仅需要化解文学评论的系统机构性危机,也需要在包容并蓄中找到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电视文化,娱乐当道,这是电视媒体的显著特点。现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全媒体多元化所包围的环境当中,面对新媒体势如破竹的强势来袭,传统媒体——电视将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而不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也在不断地演化。从晚会录像、演出现场直播、游戏竞技到真人秀,电视娱乐节目也逐渐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过渡。在不断发展变革的同时,形成了新的互动渠道模式。通过研究得出,电视娱乐节目要想寻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随时随地关注受众群体需求,充分结合全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全媒体的大融合中"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促成媒体间融合发展的新兴媒体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全媒体"已具雏形。这种新兴媒体逐步镶嵌于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关系中,不仅对社会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现阶段的舆情工作模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前瞻性地探讨全媒体的性质、特点及一般发展态势,全面把握新形势下舆情工作的新特点,有助于认识传统舆情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找到顺应媒体发展要求并符合信息传播一般规律的工作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社会环境的改变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要求的改变,进而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化要求逐渐提高.大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当依据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与拼搏精神,成为经得起时代风浪的新人.  相似文献   

11.
12.
全媒体格局下城市广电媒体的战略转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新视野审视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提出了全媒体格局下城市广电媒体实施战略转型的新思路:在喉舌功能上,从新闻宣传阵地向适应新型传播格局的舆论引导阵地转型;在制播模式上,从以自制自播为主向适应多媒体播出需求的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转型;在媒体合作上,从以公益性为主向公益性与产业性并举转型;在内部管理上,从传统的事业体制向适应事业与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传媒管理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围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建设怎么样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怎样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形成了内涵科学、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全媒体传播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和价值意蕴,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有助于把握推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现实路径,从而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构建与我国国家实力相匹配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格局,高校舆情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等特征,形成了多样化和碎片化、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封闭化与扁平化等发展态势.全媒体的融合发展对高校舆情治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深刻剖析全媒体融合对高校的影响,深入分析当前高校舆情治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积极从理念创新、技术更新和机制提升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舆情引导策略,以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占领舆论高点,实现舆情治理有效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5.
现代口述史学的传播媒介较为多样,除传统的文字出版物外,电视、电影媒介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口述历史的传播领域。近些年来网络的迅猛发展又为口述历史提供了一个更为快捷、方便而又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传播媒介。这使口述历史突破以往的小众传播局限,成为大众青睐的对象。但伴随着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口述历史出版物过于以市场为导向,影视业的娱乐化倾向对口述历史作品质量有所影响,网络时代中口述者的隐私权缺乏保护等问题,处于全媒体时代的口述历史更加呼唤健全的伦理及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传播模式下,信息繁荣伴随高度信息失真,共享平台催生信息茧房,议题设置泛化下正负效应叠加,打造众声喧哗的全媒体舆论图景。舆论与技术的高度耦合推动话语权全面回归,在舆论场力量格局的再分配中走向二次分化。话语权的“贫富分化”加剧舆论场间的对立,消解官方主流话语权威;话语权的非理性使用激化社会矛盾,蚕食社会公共信任资源。重振全媒体舆论场主流话语权,务必提高媒体公共性自觉意识,打造舆论场“有限的公共领域”,探索分众化机制吸纳特殊群体,培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精英。  相似文献   

17.
18.
柳溪 《云梦学刊》2015,(1):151-155
全媒体是以信息数字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各种媒介深度融合而形成的媒介传播形态,全媒体时代具有融合性、开放性、数字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从媒介、受众和传播者三方面给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时代变革,档案信息工作需要从理念、制度和传播平台全方位进行范式转换,以开放理念为基础,服务为核心,传播理念为关键,用法律保障档案信息开发,用政策推进档案服务,用产业引导档案传播,与大众传媒媒体合作共建公众参与的全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19.
智慧全媒体的发展为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是当前主流媒体人需要积极探讨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媒体传播效果为核心切入点,积极探索智慧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效果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出版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全媒体攻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的源头与核心.好的选题是在了解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媒介的发展趋向并对市场动态作出前瞻性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图书的选题策划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出版形态被延伸,全媒体复合整合出版成为数字出版的理念和趋势,出版社要根据媒介体系和出版环境的变化,调整图书选题策划方略,以全媒体理念构建图书选题策划的新模式,突出特色优势,强化图书选题策划的立体化品牌建设,从源头策划转向全程策划,实现图书选题策划的效益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