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年鉴》编辑部朱晓京《年鉴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一文,从年鉴的框架设置、年鉴的内容和年鉴的组稿与装帧形式等3个方面,论述了年鉴如何在编纂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年鉴大体上分两类,一类为综合性年鉴,如《世界知识年鉴》、《中国年鉴》;一类为专业性年鉴,如《中国电影年鉴》、《中山统计年鉴》。综合年鉴以地方性综合年鉴为多,如《广东年鉴》、《中山年鉴》,主要记述一地区每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常德年鉴》总纂齐绍正《年鉴编纂怎样体现人本思想》一文,结合编纂工作实践,介绍了在年鉴中着力记述民生所需,在年鉴内容的记述中突出人物活动的情况以及在彩照选取和版式设计等方面体现人本思想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年鉴事业起步较晚,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正是由于历史较短,在不少方面还不够成熟,实用性较差的现状也是由于年鉴发展过程中各方面不够成熟而产生的。可喜的是,广大编纂人员已开始认识到这一不足,不少年鉴都为提高实用性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笔者曾到《广东年鉴》、《广州年鉴》、《湖北年鉴》、《武汉年鉴》、《深圳经济特区年鉴》进行调查,发现它们在实践中都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改进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百科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百科年鉴.它吸取了国内外许多"年鉴"的长处,并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反映了国内外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我国出版事业的崭新水平,在我国出版史上写下了弥足自豪的一页.《年鉴》是百科全书出版社编纂的,是百科全书的一种补充修订手段,并为百科全书的修订准备材料,所以它在体例和内容框架上大体与百科全书本身相一致,但又不能相互代替.《年鉴》的特点是收罗齐全,每年出版一次,时间性强,以记事为主,述而不作,少有个人偏见,具有编年史性质.因此,《年鉴》的出  相似文献   

6.
(21名,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姓名单位职务姓名单位职务马兵王中华王宁亚王相钦叶宝根孙关龙朱力文,1楚才许进禄许家康杨绍澄《成都年鉴》常务副主编河南年鉴社社长安徽年鉴社社长中国轻工业年鉴社社长《杭州年鉴》编辑部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顾问《中国出版年鉴》编辑部 副主任广东年鉴社社长中国国内贸易年鉴社社长《广西年鉴》主编《北京年鉴》编辑部主任苏增强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主任肖东发《中国图书馆年鉴》主编陈少能上海年鉴展示中心负责人陈仁礼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 兼年鉴工委会主任武星斗《新疆年鉴》主编房德胜《黑龙江年…  相似文献   

7.
《江苏年鉴》主编方亚光《论省级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江苏年鉴〉的框架结构说起》一文,在系统总结《江苏年鉴》框架设计编纂工作和分析研究兄弟省级年鉴框架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指出省级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遵循年鉴属性,贯彻编纂宗旨,体现地方特色,分类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西安年鉴》编辑部主任崔义萍《城市年鉴的地方文化特色》一文认为,城市年鉴具有记载和反映城市文化的功能。城市年鉴编纂应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城市文化特色,体现和承载城市文化特色是城市年鉴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并就城市年鉴如何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反映城市文化特色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年鉴》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主管的权威、全面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自1987年创刊以来,经过几代年鉴人的辛勤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已经成为广东的文化精品,连续四届获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特等奖,2004年获中国年鉴奖,并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回顾20多年的办刊历程,我们认为,《广东年鉴》编纂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锐意创新,打造精品的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10.
镇江年鉴     
《镇江年鉴》:一年一鉴,益智益行《镇江年鉴》: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年轮《镇江年鉴》:年鉴百花园的一朵奇葩《镇江年鉴》1992年起编纂,全面记载镇江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资料丰富翔实,截至2006年,已连续编辑出版15册,总字数1600余万字。《镇江年  相似文献   

11.
在年鉴百花园中,绽开了又一朵奇葩。2001年岁末之际,《大连百姓年鉴》出版发行了。 年鉴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年鉴事业如何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年鉴界同仁关注的焦点问题。《大连百姓年鉴》便是《大连年鉴》编辑部2001年进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渭南年鉴》的编纂工作中,十分注重对年鉴框架设计的探讨,逐渐形成了《渭南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思路。一、多体并用,分类系事,简化结构《渭南年鉴》属地方综合年鉴,要综合反映渭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自然等全面情况,其框架设计也体现了多体并用、分类系事的编排原则。在框架总体上采用类目、分目、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儒学年鉴》创办的积极意义 创刊《中国儒学年鉴》,是一项继承和光大我国文化传统的开创性的事业,不但填补了出版领域的一个空白,也是儒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创举。创刊《中国儒学年鉴》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如何增强年鉴实用性是每个年鉴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海城年鉴》的编辑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不断调整更新框架结构,体现时代的特点,增强实用性 编纂年鉴的首要环节是框架结构的设计,它决定年鉴内容的取舍。年鉴框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从连续历史的角度而言,但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年鉴框架也必须随着历史的变  相似文献   

15.
英国是年鉴大国,每年出版各类年鉴达17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是专业性较强的年鉴,如《英国制衣业年鉴》、《英国表演艺术年鉴》、《公共汽车年鉴》、《电脑使用者年鉴》、《国际采矿年鉴》等等。综合性的年鉴则不多,只有几部,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大英百科年鉴》、《国际年鉴及政治家名人录》、《欧罗巴世界年鉴》及《惠特克年鉴》。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惠特克年鉴》,它是既  相似文献   

16.
一、小康年鉴的“定位” 1.年鉴发展的创举。《云南小康年鉴》2005版创刊号及2006版已出版发行,它是中国年鉴发展中的新创举。正如云南省原省长徐荣凯在《发刊辞》中指出:“是全省年鉴编撰和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开了国内小康年鉴编撰先河。”其开创性何在?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上海文化年鉴》编辑部沈美新、蒋皓、管美凤《编好年鉴索引,促进年鉴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一文,论述了年鉴索引对于揭示年鉴文献内容的重要意义,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上海文化年鉴》为促进年鉴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在编制索引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年鉴编纂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年鉴工作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全国出现了编辑年鉴的热潮。在全国教育系统中,许多高校的年鉴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各兄弟院校之间。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高校年鉴,如《湖南大学年鉴》、《湖南工业大学年鉴》、《河北工业大学年鉴》、《东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叶少刚、王东晖《试论电视年鉴》一文,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的编纂实践,从电视年鉴的界定和内涵、电视年鉴的属性及特点、电视年鉴的栏目及内容、电视年鉴的编纂及要求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电视年鉴的特点与规律、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规范是产生精品的前提,是维系质量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人多年从事方志年鉴编辑工作,主编一部区志和8部年鉴,审阅多部兄弟区年鉴,结合工作实践,现将年鉴稿中常见的问题归纳为5个方面,并提出相应规范解决办法,供各区同仁备考,以利大家共同学习提高。一、版式问题1.封面格式常见的错误是作者名与出版者名排在一起。例如《静安年鉴(2004)》,不仅作者名(《静安年鉴》编纂委员会)与出版者名(汉语大辞典出版社)排在一起,而且位置处在一行之中。今年各区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普陀年鉴(2005)》、《奉贤年鉴(2005)》都将作者名与出版者名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