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童敏 《社会》2006,26(3):194-204
虽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其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与西方明显不同,即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缺乏、服务对象的专业服务要求不明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欠缺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稳定性不足,这些因素影响了在目前中国本土处境下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专业服务关系,由此也导致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督导者需要承担与西方督导者不同的基本角色: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设计者、专业服务需要的转化者、日常专业服务的指导者和专业服务的培训者。  相似文献   

2.
赵晴 《社会工作》2013,(3):84-92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丰富和服务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督导本土经验的呈现和探索对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以及发展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孤残儿童社会工作依赖福利院社工的能力、知识和技巧,为服务对象提供高素质的服务,而社会工作督导为院内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和服务发展提供保障。院舍处境下的社会工作督导需要满足院方、社工、孤残儿童三方不同需求,督导的过程和功能因被督导者专业知识和能力限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工作场所的特定性需要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国家和中国香港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历史,在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将中国内地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与之比较,并得出如下特征:第一,中国内地专业化过程不像西方社会经过漫长酝酿和积累,职业化先于专业化,在各种必须的专业特质缺乏情况下快速推进;第二,政府主导;第三,专业教育先于专业实践,其专业化的推动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工作教育界;第四,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衔接还存在制度上的制约,社会工作职业化同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一些冲突;第五,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受西方影响很大,同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本土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尚未成熟。这些不同于西方和中国香港的发展特征使得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二大困境:制度与组织困境;文化困境。因此,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在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价值观保持足够的敏感同时,对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及文化的主体性要有足够的体验和尊重。在文化、政治有很大差异的中国,应有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服务在不同制度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专业化道路,这并不影响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7,(12):78-86
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经初步确立了中国特色,包括本土专业社会工作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应当自觉服务于社会治理,本土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政府推动对于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土专业社会工作需要辩证适用"案主自决"、"不评价"等工作原则,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的主战场应当在城乡基层社区。本土专业社会工作的中国特色同时带来问题,例如,专业社会工作的开展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影响到保密原则的遵守,本土实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社会工作特别是专业社会工作的界定的混乱。因此,在现阶段发展本土专业社会工作更应该自觉服务于创新社会  相似文献   

5.
王丽丽 《社会工作》2008,(20):12-15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入,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迫在眉睫。通过梳理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建构过程,提出国家主导的运作方式与渐进改良式的建构、初始阶段的专业资格要求等构成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实践逻辑。通过比较这种实践逻辑与社会工作专业化要求之间的差异,提出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建构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专业戒毒辅导网站是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网络技术结合,为网上吸毒者特别是隐性吸毒者及其家属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新型辅导模式,在专业理念、工作方法以及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对现行戒毒工作的补充和拓展,有助于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沈黎  王安琪 《社会工作》2013,(1):86-97,154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保障,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建构符合本土情境需要的社会工作督导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上海6位一线社工和5位社工督导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当下社会工作督导运作状况研究。研究从本土社工督导的基本情况、工作实施、对督导功能的理解、对督导工作的期待与反思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土社工督导的专业知识、功能发挥及督导制度都有待改善。最后研究建议:制度层面要建构本土社工督导体制机制,教育层面要建立本土社工督导培养模式,机构层面要营造本土社工督导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同 《社会工作》2011,(20):15-18
社会工作助人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专业关系直接影响助人实践的成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专业关系有比较细致的研究和相对详尽的实务原则,现阶段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则由于本土文化、专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在实践中对专业关系的把握需要注意自身的特点。高度情感卷入、有条件的接纳、案主自决的适当介入和时间上的延展性构成现阶段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专业关系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对这些特点的总结、理解和把握将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和制度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是拥有良好社会福利制度的西方发达国家,其社会工作源自慈善服务和社会改革运动,经历了从志愿形式为主的社会救济向专业化社会福利服务的转变。加拿大社会工作在社会保障体系、管理体制,社会工作职业门槛和社会地位,以及服务专业化和多样化等方面都具有其特点。在加拿大,社会工作实务既面向个人之间的专业服务,也为政府和社会机构提供服务,从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残疾人和妇女利益保护,到原住民、移民及少数族裔社会工作等都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目前,系统化社会服务已经覆盖加拿大社会各领域,社会工作成为被社会认同和广泛接受的专项职业。加拿大已建立了包括专业、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专门教育管理和认证制度在内的完整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体系。当然,加拿大社会工作也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压力、争议和挑战,这些都促使其在变革中寻求平衡以及进一步发展。借鉴加拿大社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思斌 《社会工作》2024,(1):1-14+158
党的社会工作部及其系统的建立将建设功能整合的社会工作体系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面对以转隶职能部门为基础新组建的党的社会工作系统及其被赋予的统筹指导多种社会工作发展的职责,应该尽快建构起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相适应的结构连接、功能整合的社会工作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参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既有……更有”的逻辑,对党的社会工作诸部门、社会工作部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本土行政社会工作实践进行结合性建构,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入,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迫在眉睫。通过梳理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建构过程,提出国家主导的运作方式与渐进改良式的建构、初始阶段的专业资格要求等构成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实践逻辑。通过比较这种实践逻辑与社会工作专业化要求之间的差异,提出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建构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李迎生 《社会工作》2023,(6):9-12+98
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是传统社会工作向大社会工作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大社会工作的出现,既是因应传统社会工作向大社会工作转变的国际新近趋势,更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要求扩展社会工作传统界限的历史使命。大社会工作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的转型将呈现以下趋势: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从弱势群体向全体人民转变;社会工作领域从党的(群众)工作局部向党的(群众)工作全局转变;社会工作功能从福利服务向福利服务与社会治理双重角色或复合角色转变;专业社会工作从外来学科向本土(化)学科转变。对“大社会工作”格局下我国社会工作转型趋势的探讨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冯丽婕 《社会工作》2013,(2):116-123
简·亚当斯(JaneAddams)作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先驱,其社会工作理论体现在解释和应对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阐述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和平思想、妇女权利维护以及对儿童青少年社会教育五个方面。亚当斯强调社区为本,发起和引导了“社区改良运动”,倡导理论与方法在社区实践中本土化。此外,她促使社会工作将社会公正与社会意识、人权、和平密切联系起来。本文探讨其社会工作理论对现今中国实践的借鉴性和局限性,为推动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强力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中的几对矛盾突显出来:政府推动与社会工作的自主发展、民间组织发育的两难困境、社会工作教育难以适应职业化的需要、承认现有人员与引进专业人员、社会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地域不平衡等。这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做出回应,包括促进教学、研究与实务的结合、促进社会工作评估技术的发展、专业教育与培训教育相结合、促进诊断性社会工作的发展,探索多样化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设需要大批的社会工作职业化人才,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对接愈显紧迫。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作为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手段,其与专业教育的对接直接影响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需要加强对对接过程的建构。在理念上要求做好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国际化与本土化对接,在实务中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向社会工作职业需求,在环境、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接。  相似文献   

16.
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赞助,中华女子学院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合作从2004年起,开展了“中国农村基础妇联干部社会工作能力建设”项目。本项目选择在内蒙古赤峰、山东济阳、四川罗江和西昌四个地区进行,以妇联工作为平台。通过对基层妇联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能力建设培训,提升妇联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村妇女的需要,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增强她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本文将根据对本项目的培训的评估,总结了如何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与妇联工作结合起来的实践,探讨了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并从项目经验出发,分享了收获和经验,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特别是妇联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7.
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赞助,中华女子学院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合作从2004年起,开展了"中国农村基础妇联干部社会工作能力建设"项目。本项目选择在内蒙古赤峰、山东济阳、四川罗江和西昌四个地区进行,以妇联工作为平台,通过对基层妇联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能力建设培训,提升妇联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村妇女的需要,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增强她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本文将根据对本项目的培训的评估,总结了如何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与妇联工作结合起来的实践,探讨了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并从项目经验出发,分享了收获和经验,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特别是妇联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8.
军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开展军休社会工作的过程,是试点单位军休工作专业化的建构过程.军休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离不开专业工作方法、理念的介入.开展军休社会工作是对军休工作的创新,两者既有共同点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军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中的部分试点单位开展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收集研究所需的经验资料,描述分析军休社会工作与军休工作在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等方面的异同,总结试点单位进行军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开展军休社会工作的路径模式与经验,进一步提炼当前试点单位开展服务过程中所秉持的原则以及部分操作性较强的本土方法,并针对当前试点单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以期为我国军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军休社会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赵学慧 《社科纵横》2010,25(9):55-56
本文对社会工作性质进行了反思,指出社会工作具有价值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反思社会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社会工作是在转型期社会问题、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方法、受助者环境、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目标等多重影响下得到发展的。并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人本化等不同方向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选择了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结合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路径,提出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个方面回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