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颖 《社会福利》2012,(4):19-21
夯实基础着力打造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儿童福利事业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崛起复兴。"十二五"时期一直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儿童福利事业将会有大的发展,将会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内容上保障儿童的切身利益。在国务院新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特别增加了"儿童与福利"一项内容,明确提出了"要扩大儿童福利的范围,要推进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在2011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五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工作。在民政部的正确指导下,全省儿童福利工作从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按照构建现代大民政的要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立儿童福利政策和管理体制、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和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推进全省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进儿童福利政策创制和制度设计。2011年6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对孤儿的安置、养育、康复、特教和成年后住房、就业以及"困境儿童"保障都作了制度性安排,成为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比较系统的儿童福利政策,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由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去年浙江省民政厅设立了儿童福利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3.
杨婷婷 《社会福利》2014,(10):35-36
正浙江省丽水市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的原则,着力构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动态管理和多部门协作推进三大运行机制,儿童福利保障对象从单一的孤儿、弃婴群体向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群体转变,儿童福利保障机制从传统的困难救助体系向儿童福利普惠制度转变。目前,全市九县(市、区)均建立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景宁  相似文献   

4.
正河南省洛宁县于2010年6月被选为中国儿童福利示范项目的项目点。经过三年多的项目推进,洛宁县儿童福利事业成果显著:不仅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儿童救助体系,还将儿童福利工作从困境儿童救助向全县儿童福利普惠层面拓展。此外,洛宁县还通过示范项目搭建起了儿童福利项目平台,积极与国内外儿童福利事业前沿组织合作。2014年年初,洛宁县通过与瑞士银行基金会、儿童乐益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联合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在洛宁建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儿童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有了很大突破,但是儿童福利工作在实践中仍然面临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立法是其中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为残疾儿童、孤儿、弃婴以及其他处于特殊困境下的儿童提供的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全社会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由此使得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02年底,由国家投资兴办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民政部门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在指导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方面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儿童福利院作为直接当事人,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机构的转型发展。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儿童福利制度。201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就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真正由单纯的孤儿福利向惠及更多儿童群体的  相似文献   

8.
方舒  陈晨 《社会工作》2017,(3):66-7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正在进行着较为深刻的转型发展.从全球和本土双维视角看,这种转型一方面紧跟国际儿童福利服务理念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符合本土社会环境对儿童福利事业的较高预期.在我国儿童福利服务转型发展过程中,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专业化服务机制的社会工作逐渐融入到各地儿童福利院的服务实践中,且已形成了“造血”、“引血”、“借血”和“多管齐下”四类介入模式.对这些模式的分析和比较,有益于厘清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服务的实务界限,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须处理好五个关系之一:国际经验借鉴与中国特色结合的关系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离不开国际儿童福利发展原则和理念的引进、吸收和融入,也离不开海外国家和地区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但是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历程和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不能轻易合弃的。儿童福利从"维权"到"增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政策出台】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种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要求"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国发[2011]24号)设定的"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目标;《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4]105号)中要求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03,(11):31-33
现阶段,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为残疾儿童、孤儿、弃婴和其他处于特殊困境下的儿童提供的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半个世纪以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怀下,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儿童福利的法律法规基本建立,相关政策不断完善,服务标准和工作规范得到落实,专业化的工作人员队伍初步建立,孤残儿童的合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精神,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1]24号)关于"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目标,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衔接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工作水平,民政部决定在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海宁市、河南省洛宁县、广东省深圳市开展第一批适度普惠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为此民政部于2014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现实状况亟需引起对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总体来看,孤残儿童福利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院舍养护的专业化水准和对儿童心理、情感需求的重视,以及对家庭寄养的财政、专业知识等多方面的支持,都有待进一步改进.纵观国际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为促进孤残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更加人性化、社会化的福利模式,并且这些举措正发挥着巨大而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孤残儿童的身心状况决定其不可能完全回归家庭,发挥着集中养育功能的儿童福利机构仍将长期存在.在梳理我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后发现,我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不仅反映在机构方面,国家关于儿童福利政策,尤其是孤残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三条政策建议:第一,推动儿童福利立法,健全行政管理体制,整合儿童福利资源,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第二,重视并继续推广家庭寄养、收养的孤残儿童福利服务模式.第三,巩固儿童福利机构在我国孤残儿童福利制度中的基础作用,发挥其专业功能,推进综合性发展,增强“类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4.
【政策出台】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立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城乡统筹,以适度普惠为主线,全面勾画了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体系。这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儿童福利政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福利范式,儿童"家庭支持福利"体现了理念上的革新,注重以上游干预为主的预防性政策与支持性服务的提供,并涵盖了更广范围的儿童照料.以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框架为分析基础,西方困境儿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划分成"广泛支持型""辅助支持型"和"隐性支持型"三种模式.比较研究发现:尽管不同模式的福利理念、政府与家庭责任划分以及对家庭支持的力度与范围均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制度内容安排及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也体现了一定的趋同效应.该制度对中国在适度普惠福利背景下,强化儿童福利政策,建立与完善困境儿童救助制度给予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徐建中 《社会福利》2013,(10):15-17
儿童福利机构是孤儿保障工作的专业机构,是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在儿童福利事业总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切实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儿童福利体系建立已经60多年,但就制度特征来说,仍然是“狭义”的儿童福利,而不是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当前中国社会处于极度的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在儿童福利领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孤儿和弃婴、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大病儿童等群体已经达到一亿以上.中国儿童福利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儿童福利的制度安排明显地缺位.未来中国儿童福利应从国情出发,建构普惠制儿童福利模式,通过“津贴+服务”的形式,在福利的目标群体上从特殊儿童向全体儿童扩展;在福利的提供手段上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化;通过社区平台提供福利服务,注重法制建设,拓展投融资渠道和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儿童福利保障对象的范围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而逐步拓展的,从孤儿到困境儿童最终目标是所有儿童,儿童福利呈现从补缺型向普惠性不断转型的轨迹。过去,儿童福利仅限于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现在已进入了以全体孤儿为福利保障对象的新时期,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已将机构内和社会散居孤儿统一纳入,并确立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各级民政部门积极贯彻国办精神,努力构建完善的孤儿福利保障制度。同时,积极探索、拓展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加快中国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邹明明 《社会福利》2008,(10):26-27
党和政府历来特别关怀孤残儿童生存状况,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民生的理念更加深入,改善民生的政策取向更加明显,社会各界对儿童福利领域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政府各项投入不断加大,儿童福利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儿童福利机构是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主要载体。新时期,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如何定位,发展如何取向?  相似文献   

20.
院舍照顾到社区照顾:中国孤残儿童养护模式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继同 《社会福利》2003,(10):46-48
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历史变迁与特点 中国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已走过五十多年的辉煌历程,初步建立孤残儿童福利事业体系,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孤残儿童救助活动始于建国初期,机构救助型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始于1956年儿童生产教养院。1958年生产教养院更名为社会福利院后,基本形成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老人院、儿童福利院和精神病院“三足鼎立”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