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关于青海碳汇及碳交易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碳汇及碳交易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青海地处三江源头,不仅生态地位重要,且拥有丰富的草原碳汇。本文就如何有效应对及掌控未来碳交易的定价权和主动权,以及增加碳储和推进碳交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分析了相关背景及国内外发展形势,阐释了青海的碳汇储备和低碳发展实践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青海发展碳汇及碳交易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草原碳汇在温室气体减排,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建立区域性特色的草原碳汇交易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草原碳汇产品的形成及碳汇贸易的实施,对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分析内蒙古草原碳汇潜力的基础上,从供给、需求角度对草原碳汇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国际、国内碳汇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内蒙古草原碳汇发展应采取科研为指导、项目为依托的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必然产物,低碳经济的核心含义是将以往高碳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高碳发展经济模式,转变成为低碳能耗、低排放、碳排放利用,实现低污染、无污染的一种低碳发展经济模式;从新能源开发、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资源化利用以及增加森林植被的自然碳汇功能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持;同时,简述推行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碳排放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能源消费数据,根据碳排放的主流算法,本文估算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碳排放总量和三大区域分行业碳排放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总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总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农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碳排放并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工业、建筑业、运输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相当明显。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立足于东部地区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升级和转型,实施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区域政策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将阜康市九运街镇作为实验基地,进行“高效生态草业基地建设与舍饲畜牧业技术示范”课题研究与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新疆牧草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优势 ,实现新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 ,重点优先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畜牧业 ,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新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结合新疆区情 ,新疆畜牧业以草食畜牧业为主 ,草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发展优质高效的畜牧业必须草业先行。本文在分析新疆草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对新疆草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约束下,地方政府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难题.自财政分权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直接或间接地对地方企业实施补贴,导致各地能源价格趋异,进而影响能源消费成本和结构,造成各地碳排放效率呈现显著差异.本文以全国30个省市(除港、澳、台和西藏地区)2003-2018年的数据为考察对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部省市的碳排放效率较高,中部次之,东北最低.作为我国产煤大省的山西省,其碳减排空间高达109.4亿吨.从总体上来看,碳排放空间排名前五的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北、辽宁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单位GDP能耗、人均碳排放的上升,都不利于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人均能耗的上升所实现能源的集约型利用有助于碳排放效率的提升.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以增长为导向的发展策略,不利于碳排放效率的改善.能源价格的上升,有助于提升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约束下,地方政府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难题.自财政分权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直接或间接地对地方企业实施补贴,导致各地能源价格趋异,进而影响能源消费成本和结构,造成各地碳排放效率呈现显著差异.本文以全国30个省市(除港、澳、台和西藏地区)2003-2018年的数据为考察对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部省市的碳排放效率较高,中部次之,东北最低.作为我国产煤大省的山西省,其碳减排空间高达109.4亿吨.从总体上来看,碳排放空间排名前五的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北、辽宁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单位GDP能耗、人均碳排放的上升,都不利于碳排放效率的提升.人均能耗的上升所实现能源的集约型利用有助于碳排放效率的提升.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以增长为导向的发展策略,不利于碳排放效率的改善.能源价格的上升,有助于提升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9.
西藏森林总蓄积量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但是进入后工业经济阶段便呈现出“低水平—高潜力”的特征和林业三大效益失衡的状况.本文通过介绍西藏林业分布及树种,梳理西藏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三阶段演变,探讨了在低碳经济阶段全球气候变暖和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西藏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经济可行性,并运用林业三大效益统筹模型对其转型目标进行分析,认为西藏发展林业碳汇经济、进行碳汇交易是其发展方式转型的可行路径.最后从发展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筹资、分类投资、统筹运营和权衡分配五个方面对西藏发展林业碳汇经济进行了政策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江西省发展的新模式.本文采用物科平衡算法分别从时间维度上分析江西省1995~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碳排放量的影响因子,从空间格局上分析江西省各设区市二氧化碳排放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近年来,江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长且各设区市区间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在时间维度上,碳排放与人均GDP、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分别呈倒U型、N型和U型曲线关系;在空间格局上,碳排放主要受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后根据江西省实际情况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素质和碳汇等几个方面提出节能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官波  施择  宁平 《学术探索》2012,(11):81-83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的能力或过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碳汇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发展森林碳汇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文章分析云南发展森林碳汇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就云南如何增强森林碳汇能力推动和规范森林碳汇制度建设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应树立低碳经济观念,制定低碳政策,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加强制度创新。碳排放权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惊醒核算,其计量包括初始计量、持有期间损益确认、期末计量、期未处置、减值处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黄小喜 《北方论丛》2012,(2):149-151
建立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基础上的碳交易国际管理制度,由于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责任分配方式上存在严重分歧,从而难以实现国际环境公约的预期目标。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激励的无约束力减排计划将有助于碳交易国际管理合作。  相似文献   

14.
盐化产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行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盐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低碳发展的机制进行评述,分析自贡市盐化产业碳排放的现状,提出政府需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引导机制、驱动机制、规制机制和补偿机制,分析碳交易市场构建需要建立的定价机制、交易机制和产权机制,阐述行业部门可以构建的锦标机制、集群机制、认证机制和协调机制,而企业则必须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协作机制;并就自贡市盐化产业在政府、市场、行业和企业四个维度下发展低碳经济的十四种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认定碳排放历史责任、分配碳减排任务还存在诸多争议,使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碳减排合作机制充满变数。构建国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32个发达国家和17个发展中国家1971—2009年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碳排放的收入弹性系数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发达国家碳排放的收入弹性系数一直大于发展中国家,2005年后也没有严格履行碳减排义务;同时,《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碳减排双重政策也没有造成产业非正常转移。从各国公平拥有经济发展权的角度来看,当前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硬性碳减排义务并不公平,应该用碳排放的收入弹性系数来评价各国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弥补相关研究对中国工业碳排放估算过于粗略的不足,利用IPCC推荐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基于30个省级行政区和36个两位数细分行业的工业能源消费数据,对1998—2010年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总量、地区工业能源碳排放及工业细分行业能源碳排放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工业能源碳排放占据中国能源碳排放的70%左右,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和能源开采与加工、金属冶炼、设备制造及化工制品等重化工行业。因此,工业节能减排应考虑行业差异、地区差异及区域比较优势,依据行业与地区差别制定和实施适宜的工业低碳转型战略,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是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实现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演变成未来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将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外延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全局上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及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也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基于LMDI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变化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均具有较大的累积贡献;经济发展效应远超过了能源结构效应;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素表现为唯一的负效应。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有效控制工业碳排放的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碳金融是低碳经济中的一个关键,发展低碳经济必然离不开对碳金融的研究,但在我国关于金融如何支持碳经济却是薄弱环节。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分析低碳经济发展及碳金融交易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及碳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