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给革命和建设造成危害和损失的错误,主要来自右的方面,还是“左”的方面?为什么“左”倾错误在我国一度成了一种社会思潮?这种“左”倾思潮与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的教条主义,又是什么关系?本文想就这些问题,初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在历史上多次犯过“左”倾错误。在民主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曾经造成极大危害,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又出现过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一九六六年——一九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犯了两次大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的阶级斗争,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专政的一个关键。”他在报告中精辟地阐述了党中央关于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基本方针。关于阶级斗争的问题,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上发生过严重的“左”的错误,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六中全会通过的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中,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成功的经验。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遭受过重大挫折,造成了严重损失,有失败的教训。经济工作中的主要错误则是“左”的错误,而“左”的错误又主要来源于“左”的指导思想。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把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端正过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当  相似文献   

5.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开国以来,我们几乎一直是在“左”的错误的统治之下过日子的。一九五七年以前一般情况好些,一九五八年以后就越来越严重起来,到了十年浩劫之际,更是“左”得出奇了。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左”的错误倾向,在我们的国土上,是怎么成为如此难治的顽症的呢? 问得好!这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好题目,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科学的论证,做出唯物主义的回答。这也是一个实践上逼切要求正确答案的大问题,中央工作会议决定了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的调整、在政治  相似文献   

6.
盲目赶超意识与新中国建国后的“左”倾错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盲目赶超意识与新中国建国后的“左”倾错误连俊生,王哲玲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①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从1957年起的20年间出现的错误,主要都是‘左,”。②“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社会化生产,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化的生产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我国三十一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历史原因,由于在经济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错误,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一致,对这一方针的执行也不够得力,因此,国民经济的被动局面并没有完全扭转过来,一些“左”的口号、“左”的做法,仍然继续出现。  相似文献   

8.
三年大跃进的“左”倾建设指导方针,造成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一度异常紧张。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这次空前严重的挫折之际,党中央在一九六一年正式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由于这一正确方针的贯彻执行,很快收到显著成效,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到一九六三年就得到了基本恢复,一九六四年整个国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一九六五年的许多工农业生产指标赶上或超过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从而在实际经济工作上纠正了“左”的错误,完成了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然而,这次调整并没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没有从根本上批评从主观愿望规定发展速度这个错误的指导思想。而且在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后,我们曾犯过唯意志论的错误。但是,在我国当前情况下,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夸大而在于小视主观努力或精神的能动作用。这是因为:第一,长期间存在的“左”的错误严重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现在还需要进一步鼓舞斗志,加强信心;第二,在十年动乱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的长期错误,使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和逆转。造成这种严重失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理解偏差和对现实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失误;二是文化传统的深层影响。本文专题探析了传统的泛政治主义和斗争哲学对现代化建设的深层影响,这种影响的内在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斗批”意识和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它的本质特征是一元独断主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党的历史上曾经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但主要是“左”的错误。这一重要论断,也是符合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和研究史的。自从创造社、太阳社1928年提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以后,就逐渐形成“左”的倾向,而且愈演愈烈。历来许多研究者也随之承袭了其中某些“左”的观点去判断是非和评价文学现象。新时期以来,随着实事求是治学精神的恢复和发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思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一些新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显示出了力求纠正“左”的影响的努力。可是,也无须讳言,由于没有完全冲破过去的思维模式,还没能真…  相似文献   

12.
<正> 1947年7月至9月,中央工委主持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以“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为宗旨,极大地推动了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在全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提供了一个纲领性文献。然而,这次会议以后,“左”倾错误却迅速发展,以致成为土改中的主要偏向。党中央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在十二月会议上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较快地纠正了这一偏差,使土改工作健康发展。本文拟对此向土改中“左”倾错误发生的原因作点探讨,希冀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一论断是对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实践表明,“左”和右都是害党、害国、害民的。革命和建设都要注意防止“左”、右两种倾向的干扰,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同时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在反“左”的时候,要注意反右,在反右的时候,又要注意反“左”。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高潮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因为“左”的错误在党的历史上泛滥的时间最长,危害更大。防止“左”又必须认识它产生的根源,研究其根治办法。 一、“左”的错误对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更大的危害 邓小平同志在全面提出反“左”反右的同时,针对我们党的实际情况,反复强调:“最大的危险还是‘左’,最主要的是‘左’的干扰,主要是反‘左’,着重是反‘左’”。(参见《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至七月),最近又一次重申,“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主要是防止‘左’”。可见,在中国,反倾向要着重反“左”。这也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 小平同志认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为什么应当重点防止“左”?这是因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明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党的白区组织丧失了百分之百,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并直接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开始战略性大转移.在南方根据地尽失的情况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所以与陕北根据地能够“硕果仅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能够主动抵制和努力克服“左”右倾错误给根据地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既有地域上的优势,也在武装斗争的战略和斗争形式上以及根据地的建设上创造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独特做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自觉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重要依托,革命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硕果仅存”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1957年以后党内出现一种"左"倾思潮.促使这种"左"倾思潮发展到系统化与理论化的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阶级斗争的错误实践,二是"中苏论战"的进行.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为因果,促使"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形成,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民主革命前期,我们党由于处于幼年阶段,在各方面都不成熟,曾遭受一系列挫折。右倾机会主义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在土地革命时期,又连续犯了三次“左”倾错误。这三次“左”倾错误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则着重从当时中国存在产生机会主义的土壤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来论述我党产生“左”倾错误的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失误不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历史的主流,而是次流.纵观党的70年历史,党确实犯过错误和有过失误,甚至重大失误.在民主革命时期,党曾有过包括象陈独秀和王明那样几乎使革命丧失殆尽的“左”和右的错误.在建国后的三十年时间里,党在领导工作中又出现了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1958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领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时曾出现过严重的“左”倾错误。任弼时从划分阶级标准、保护中农利益、保护私营工商业、区别对待地富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正确的理论和政策,努力纠正“左”倾错误,为土改的胜利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任弼时百年诞辰到来之际,深入研究任弼时纠正土改中“左”倾错误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五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到现在,经过二十六年多了。在这段长时间里,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九五六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又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岁月。经济建设出现了几升几降,与之相适应在政治运动上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起伏。民主和法制伴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相应出现了“左”倾法律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影响是深重的。特别从文化大革命以来,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级的严重干扰和全面破坏,对民主和法制践踏殆尽。粉碎“四人帮”后,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及时提出加强民主和法制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人本思想刍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小平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政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上 ,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左”的影响的矫正以及对理论界在人的问题上“右”的错误的批判的基础上 ,形成了他鲜明的人本思想。其主要表现在他有关依靠人、尊重人、塑造高素质的人、满足人的需要、发掘人的潜能等方面的论述之中。实践性、时代性、全面性是这一思想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