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标志着中国中原经济航母正式从中部河南省起航;中原经济区不仅改变了河南省1亿人民,还将改变中国13亿人民的福祉;中原经济区让1亿河南人民十二五飞起来。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摇旗呐喊,而鼓与呼。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标志着“中国中原经济航母”正式从中部河南省起航;中原经济区不仅改变了河南省1亿人民,还将改变中国13亿人民的福祉;中原经济区让1亿河南人民“十二五—色起来。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摇旗呐喊,而鼓与呼。  相似文献   

3.
中原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国兴;中原强则中部强,中部强则中国强。检索和梳理2010年的河南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是最耀眼和璀璨的一个。1月26日,河南省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已有21个,中部大省河南却没有一个。在2008年以郑汴一体化和中原城市群为载体两次申报国家综改试验区未果的情况下,河南省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十二五”渐近,“中原经济区”加紧造势,希望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5.
九州之中,大河之滨,民族发祥,文明积淀。在中国,无论地理、历史还是文化版图,河南都称得起核心。中原兴,中部兴,中国兴。从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实现中部崛起河南振兴,这不仅是河南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中央决策的战略部署。2011年,国务院颁行《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化发展重任,赫然在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区域发展关联国家战略,中原崛起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中央布置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更是时代交付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重任分量如山,河南责任如山。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曾说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道题,最难破解。河南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2014年河南两会上,河南省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文化强省、建设文明河南。谢伏瞻说,促进文化强省建设,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继续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面对这一文化课题,河南破壁求解。如今,河南绘制的这幅文化画卷波澜壮阔,徐徐展开,就像黄河从源头涓涓而起,直至大河滔滔奔腾入海,书写着河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大篇章。  相似文献   

6.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乡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拔得头筹,从而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实现《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将新乡市发展为特大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原经济区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政策支持等。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8.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11,(13):23-23
构建中原经济区是河南亿万人民的期盼,更是三千万河南青年的热切期盼。而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广大的河南青年面前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伟大时代的构建需要一大批激情飞扬、勇于创新的新青年,伟大的时代也为成就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搭建了无与伦比的舞台。在即将从蓝图走向现实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原经济区是河南亿万人民的期盼,更是三千万河南青年的热切期盼。而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广大的河南青年面前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伟大时代的构建需要一大批激情飞扬、勇于创新的新青年,伟大的时代也为成就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搭建了无与伦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型工业化大省和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继续位居全国第五位。中原经济区的建立更是标志着河南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中更是发挥着核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梁丹 《决策探索》2011,(22):28-29
把河南打造成最具活力、最有吸引力、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是"十二五"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阶段目标,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政策目标和方向,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领域也比较宽泛。  相似文献   

12.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是河南的独特优势。今年以来,河南省委遵循规律,审时度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高举文化旗,大打文化牌,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核心传承区"作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定位,  相似文献   

13.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教育先行。高等教育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三大战略区域的大好机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在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大有所为,自觉肩负起为实现中原梦、实现中原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燕玉霞 《经营管理者》2013,(21):362-362
<正>一、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的空间位置1.中原。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古代系华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区域,其中心是古豫州。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2.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的空间发展战略,并于2011年1月升格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决策探索》2011,(19):1-1
这是巨大的鼓舞,这是有力的鞭策,这是重大的机遇,这更是发展的里程碑、崛起的新起点。 在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收获季节,在亿万中原人民奋力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刻,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国务院史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发布,吹响了中原崛起的新一轮发展号角在这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指导意见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最新定位之一,这也是全国各功能区中唯一的以文化为内容的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国务院通过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将重庆确定为西部地区经济中心。“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从省份经济真正走向区域经济,以区域经济构建区域增长极战略的重要时期,这为加快推动“秦巴山区经济协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1,(40):16-17
报告主题:本土化鲜明 在这13个省会城市所作的工作报告当中.各地结合发展显著特点和区位优势提出了最具本地特色的主题和指导思想。郑州依托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契机,突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石家庄在2010年全国城市幸福指数排名当中距全国首位,此次大会更是将建设幸福石家庄作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是河南的独特优势。今年以来,河南省委遵循规律,审时度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高举文化旗,大打文化牌,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核心传承区作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定位,努力构建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林 《决策探索》2010,(20):23-24
一、"中原经济区"起步较晚,起点一定要高 只有立意与视角比较新,操作性比较强,才有可能从众多地方区域发展战略中脱颖而出,在国家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