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些年来,我们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把“三农”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了深刻论述,这对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跳出了传统的把城乡经济社会相互分割,单纯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放到一起,统筹进行考虑,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方向;提出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和最终落脚点。这个论述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十六大精神,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来展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理想与限度:德清农村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更好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近些年各界的主导思路是通过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农村活力,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农村改革就是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完整和有保障的产权权能(即所谓的“还权赋能”),通过公开公平统一的市场交易,实现产权的优化配置.基于这种逻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便成为当前市场化导向的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2,(3):18-19
2011年12月8日,贵州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工作暨诚信农民建设现场会在凤冈县举行。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借鉴凤冈改革试验和诚信农民建设经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省委书记栗战书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全省各地要以这次“凤冈会议”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明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农业经济面临加入WT0后国外农产品在我国大量登陆、国内农产品价格还要下降的形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强化了这一思想,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的首位.今天,我们认真研究统筹重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推动重庆城市化进程、建立现代农业、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初,势不可挡的农村改革大潮袭卷中华大地。改变了中国农民的命运,改写了中国发展的历史。20多年过去了。国务院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把农村改革作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启动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一轮进程。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从而做到因地制宜的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性和政策性的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农村改革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9.
仁怀农村是与城镇有很多不同特色的经济和社会区域,是仁怀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于仁怀市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仁怀市新农村的加速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实现城乡双赢的目标,努力解决好城市发展长期失衡,在"三农"仍是"短板"的背景下让农村"多赢"一些,进一步夯实农业和农村的工作基础,才能为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经济综合部门,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两个反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指导,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必须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开拓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掘了农村市场潜力才能真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2.
韩俊 《决策探索》2015,(2):16-17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一些新的部署,特别是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总的来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局面。去年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增产超过100亿斤;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十一连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在过去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这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也说明党中  相似文献   

13.
一、新时期强调基层干部要苦练农村工作基本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在爬坡阶段。基层干部要担负起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重任,必须苦练基本功。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难。基层干部普遍感到经济结构难调、农民收入难增、各项税费难收、村级债务难降,广大农民群众也深感产品难卖,负担难减。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  相似文献   

14.
李晓春 《领导科学》2003,(19):16-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四川省南江县,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借鉴工业发展的办法,运用企业经营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必须更新发展观,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理念谋划农业。运用工业发展理念抓农业,就是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跳出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把工业…  相似文献   

15.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安丘市当前农村劳动力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繁荣则国家繁荣。农业发展的好则工业发展顺利。反之,农业凋敝,经济发展必然遭遇"瓶颈"。忽略农业的发展,经济增长不可能持续。城乡经济差距扩大,也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不和谐。我国农业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缓慢发展期后,农民收入增长由此前的每5年翻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要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正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好结合点,也是目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一圈"带动"两翼"最有效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卢建华  苑勇 《决策导刊》2010,(10):35-36
近年来.万盛区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立足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整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农村经济快速增长,2009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3.71亿元,同比增长11.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79元,同比增长9.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58元。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是中国发展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从中国当前的实际看,统筹城乡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此必须建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农业生产发展激励机制、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要加强城乡要素流动,但要素流动不应成为对农业削弱、对农村的蚕食、对农民的剥夺。城乡要素流动要坚决保护好耕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在2003年1月份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重点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阐述了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关键还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1.农民收入的增加受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过剩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