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和养老金缺口的不断扩大,以及通货膨胀上行的压力,养老基金如何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两因子连续时间定价模型,求解出风险中性测度下通胀指数债券的理论价格,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通胀指数债券对通货膨胀的抵御作用,以及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波动率和债券期限等因素对通胀指数债券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胀指数债券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波动率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且波动率对通胀指数债券的影响系数要大于通货膨胀率,更大于利率;当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利率时,通胀指数债券会溢价发行,而且期限越长价格越高。本文的研究为养老基金多元化投资规避通胀风险、实现保值增值提供了可能,也为国家推进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利用SVAR模型估计我国的自然利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实际利率缺口,然后对实际利率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实际利率长期低于自然利率;实际利率缺口与通货膨胀率负相关,实际利率缺口变大,通货膨胀率变小,反之则相反。分析表明,实际利率缺口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通货膨胀的变化,利率政策制定部门应把实际利率缺口纳入到政策工具中。  相似文献   

3.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融入垄断竞争和名义刚性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了定价方式和国际货币政策设计问题。在允许部分厂商采用不同于Calvo交错价格调整的后顾性定价法则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关于短期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新的均衡关系,于是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就可以得到类似泰勒法则的最优利率政策。此时,最优利率的设定不仅受到国内通货膨胀、产出缺口的影响,而且还和国外产出波动的情况相关。最后,我们以中美两国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4.
弱费雪效应和名义利率粘性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前提。本文使用傅里叶变换处理实际利率的时变性,扩展协整模型用以考察长期的费雪效应,并建立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区分长期和短期的费雪效应,刻画名义利率短期的动态调整特征。基于我国1990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研究发现:(1)我国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的弱费雪效应;(2)名义利率的短期动态调整特征存在显著的双重门限效应,在名义利率过度高于均衡值时会出现显著而快速的调整,而当名义利率低于均衡值或处于中间机制时,均没有发现显著的调整,即名义利率存在粘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阶段数量型货币政策在我国依然有效,因而存在综合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两国开放经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模型包括家庭、厂商、货币当局三个部门,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模型的动态参数进行估计,货币当局采用两种货币规则,一种是利率规则,另一种是货币供应量规则,分别在两种货币规则的情况下,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两种货币规则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变量的溢出方向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溢出大小方面还是有差异的,中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的利率下降对美国利率的溢出明显大于在利率直接下调情况下对美国利率的溢出;中国货币供应量政策平滑性明显不如中国利率政策,中国在利率规则下对通货膨胀、产出、汇率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在货币供应量规则下的关注程度。因此,从中国货币政策的国内目标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角度而言,泰勒规则比较适合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能够在实现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国内目标的同时,降低对美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利用我国1993-2010年季度数据,以频段回归方法分析货币增长和实际产出缺口等因素在不同频段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高频(短期),实际产出缺口与通胀显著线性相关;在低频(长期),货币量与通胀显著线性相关。结论表明,实体经济短期波动对我国短期通胀影响显著,货币量变化对我国长期通胀影响显著。因此,实体经济短期波动分析有利于通胀短期预测,货币量分析有利于通胀长期预测,二者结合可以提高央行通胀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通货膨胀与产出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反应。定义外汇储备影响产出的冲销效应与干预效应,提炼出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物价和产出的传导机制,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外汇储备影响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动态特征。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名义产出与物价对外汇储备冲击都呈现出先扩张后收缩的动态特征,名义产出与物价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动态反应特征差异源于货币供给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反应方式及名义产出与物价对货币供应的不同反应,提出在长期以人民币国际化应对外汇储备冲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企业获取信息存在粘性的DSGE模型,分析了信息当期宣布和提前宣布或预期到信息两种情况下,发生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2种冲击时,宏观经济变量的响应,进而研究主要变量间的共变性与先行滞后关系。结果表明,在基准信息粘性条件下,信息即期宣布,面对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冲击,通货膨胀的滞后性存在差异,货币供应冲击发生后的8个季度,通货膨胀达到最大,政府支出6个季度,通货膨胀达到最大,通货膨胀在这2种冲击下均存在惯性。名义利率能够对这2种冲击做出即期反应。信息提前宣布时,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能够做出即期反应,到信息实现时,在充分吸收信息基础上,反应达到最大,然后呈非连续性快速恢复。从频域和时域角度看,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2个变量均滞后于实际货币供应,因此,当前可以采用即期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提前宣布增加货币供应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组合政策,达到"稳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付一婷  范曙光 《管理学报》2007,4(3):330-335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检验发现,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名义汇率都对GDP增长率冲击具有敏感的反应,而名义利率也对名义汇率冲击具有显著反应,这说明外国货币政策已经通过汇率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凯  孙音  邢天才 《管理科学》2018,21(1):31-47
逆序构建了 LSTR-NLRE 模型, 并利用 2000. I ~ 2016. III 的季度数据对我国 LSTR 货币 政策规则的非线性与非对称性、最优阈值、阈值和转移速度对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 究. 逆序建模表明,对于 LSTR-NLRE 系统, 若使最优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具有 LSTR 的形式, 则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具有指数形式. 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货币政策呈现非线性与非对称特 征, 且我国通胀预期的阈值与通胀波动幅度相关, 当通胀波动较大时, 通胀预期的阈值较高, 2000. I ~ 2011. III 的阈值为 3% , 当通胀呈趋势变化且波动较小时, 通胀预期的阈值较低, 2011. IV ~ 2016. III 的阈值为 2. 33% . 同时,合理的通胀目标( 区间) 对非线性货币政策调整至 关重要. 进一步,我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效应受阈值影响较大,受转移速度影响较小. 在高机制 状态下,LSTR 规则更易稳定产出,但却易导致通胀不确定性; 在低机制状态下,LSTR 规则不仅 有较长滞后期,而且易导致产出不确定性,但却更易稳定通胀. 中央银行应依据稳定产出和通 胀的意愿程度,来管理通胀预期: 如果中央银行更倾向于稳定产出, 则应使通胀预期位于阈值 水平之上,以使货币政策处于高机制状态; 如果中央银行更倾向于稳定通胀, 则应使通胀预期 位于阈值水平之下,以使货币政策处于低机制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不同通胀预期状态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何差异?本文试图采用Logistic平滑转换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回答上述问题。我们以央行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来度量通胀预期,基本结论如下:(1)短期来看,在低通胀预期状态下,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相对更有效;(2)而对于通货膨胀影响方面,在高通胀预期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冲击相对更快显现出来,而在低通胀预期状态时,货币冲击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存在通货膨胀惊吓现象,即初期表现为低通胀,甚至通货紧缩,然后显现正向效应,在大约11期之后正向效应达到最大,且对物价影响力度往往大于高通胀预期状态下的货币政策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马氏域变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宏观因素选取了工业增加值、消费、出口、通胀率、广义货币增速、利率以及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以反映实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变动。本文首先利用马氏域变模型对所选变量不同时期所处状态进行识别,进而分析了各宏观经济变量周期与股市周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各序列绝对离差建立马氏域变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其冲击响应函数研究各宏观经济因素波动对我国股市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收益率和各宏观经济变量变动都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在大多数时间里实体经济变动和股市波动保持了较好的协同性,股市周期略领先于实体经济周期;M2的快速增长往往伴随着股市的大幅上涨,但股市大幅上涨阶段并不与M2的快速增长相伴;利率调节对股市周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通货膨胀对股市收益率影响显著;实际汇率变化周期与股市收益率周期相协同。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velops and estimates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 model with sticky prices and wages for the euro area. The model incorporates various other features such as habit formation, costs of adjustment i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variable capacity utilization. It is estimated with Bayesian techniques using seven key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GDP, consumption, investment, prices, real wages, employment, and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The introduction of ten orthogonal structural shocks (including productivity, labor supply, investment, preference, cost‐push, and monetary policy shocks) allows for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uch shocks and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in the euro area. Using the estimated model, we also analyze the output (real interest rate) gap,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ual and model‐based potential output (real interest rate). (JEL: E4, E5)  相似文献   

14.
规则性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狭义货币存量(增长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作为货币政策的状态指标,能够分析货币政策可预期(不可预期)扩张性(紧缩性)冲击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机制,并检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中无论是规则性的可预期冲击,还是相机选择形成的不可预期冲击,都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形成了显著作用。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即具有影响价格的名义作用,也存在影响实际产出的实际作用。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内生性和短期非中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和波动性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文 章利用描述实际GDP 增长率波动成分的各种GARCH 模型检验发现,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紧 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 因此,应该在经 济收缩阶段实行稳健性货币政策来规避金融风险和防范通货膨胀,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 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