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管理学报》2012,9(10):1475-1483
通过刻画集群主体的理性创新合作决策行为,建立集群创新合作网络演化模型,运用仿真方法研究网络的自组织演化规律及拓扑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知识溢出效率越高,网络越快自组织演化至稳定状态,其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也越高.知识非完全溢出情形下,出现合作主体间的影响力异类匹配,网络具有普遍的小世界性特征.知识的互补性并非建立创新合作关系的必要条件,潜在合作伙伴的网络位置也是独立于知识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合作网络的形成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数据表明,上下游主体间的垂直R&D合作比位于同一市场层面主体间的横向R&D合作网络更普遍。针对企业间R&D合作网络的内生形成问题,首先,建立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竞争厂商之间同时选择R&D合作链接和R&D投入水平的博弈模型;然后,通过比较所有可能存在的网络结构下各企业的均衡利润水平,识别稳定网络结构并分析R&D投资的效率;接下来,分析稳定网络结构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和垂直R&D合作溢出效应的演化;最后,通过比较各网络结构下的社会福利,分析稳定网络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垂直合作链接促进合作双方的R&D投入,提高合作双方的均衡利润水平;横向合作链接阻碍竞争厂商的R&D投入,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的增加,厂商R&D投入的竞争效应逐渐高于其成本降低的效应,从而厂商的利润先增加后减小;(2)在适当的溢出效应参数范围内,完全合作网络是唯一的成对稳定网络结构;但是当供应商与其中一个厂商的垂直R&D合作溢出率较高时,稳定网络结构将会发生演化。(3)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成对稳定网络未必总是最有效的合作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网络外部性下的企业R&D竞争与合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网络外部性函数引入D'Aspremont C和Jacquemin A(1988)的模型中,研究双寡头企业的R&D活动.每个企业首先确定自己的R&D投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在R&D阶段有合作和竞争两种情况,在每种情况下讨论了网络外部性对企业R&D投入、最优溢出、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增强会导致企业R&D投入和企业R&D合作利润的增加,且企业的R&D行为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方法,研究了网络外部性特征产业中具有不对称网络规模的寡头市场条件下,潜在技术主导厂商的R&D决策以及创新动机.重点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产品兼容性、溢出对具有不同网络规模厂商的R&D决策及创新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网络外部性的增大(或兼容性的减小)将增进"大"厂商的R&D投资和创新动机,而减少"小"厂商的R&D投资和创新动机.(二)"小"厂商可以通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来克服网络外部性对其产生的负效应,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市场的主导厂商.(三)溢出削弱了厂商的创新动机,但是跟随"小"厂商可以比跟随"大"厂商从溢出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从微观异质性主体的预期学习和自适应行为特征出发,综合运用随机博弈及博弈学习模型、多主体系统建模等方法,构建了传统产业集群低碳演化模型,并进行了产业低碳策略竞争、涌现和不同演化情景的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复杂网络结构、主体的异质性预期和决策行为对集群低碳策略的涌现有着重要影响;要想在集群内推广应用新的低碳策略,集群异质性主体的低碳偏好、集群复杂网络的外部效应、低碳策略的采用成本和技术兼容性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主要考察个体组织惯性对集群网络演化的影响,首先从结构性和认知性两个层面对组织惯性进行界定和特征分析,进而分析识别组织惯性对企业网络行为的影响,构建不同惯性状态下集群网络演化的多主体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组织惯性对集群网络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来自于组织制度、标准和惯例等组织结构特征的结构性惯性,和源于组织认知结构、环境感知方式以及知识和经验的认知性惯性是组织惯性的主要类型;(2)组织惯性会提升集群网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集群网络的"集聚优势",结构性惯性的影响远高于认知性惯性;(3)组织惯性会削弱集群网络演化的小世界现象,加剧派系分化程度,但同时会促进派系内交互效率的提升,进而提升集群整体的网络效率.  相似文献   

7.
李旲  曹宏铎 《管理学报》2010,7(3):453-461
从网络视角研究集群的演化,应用一个小世界演化模型与选择价值函数演化模型相结合的双重网络演化模型,研究集群网络的演化特征和集群网络的演化过程.此模型可反映集群网络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演化进程,应用该模型对集群网络形成期和成熟期的网络密集性、连通性和中心性进行了仿真试验,并对集群网络的形成机制给出了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小世界网络模型模拟的集群网络具有集群形成期网络整体密集性和连通性剧烈变化的特征,而个体选择价值函数模型可以解释集群网络的成长期、成熟期的密集性和连通性趋于稳定的特征,将2种演化规则相结合,则可以反映集群网络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各生命周期特征.最后,由小世界和价值函数演化机理出发,给出集群网络演化进程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内因解释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复杂网络角度,阐释了生物医药集群中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型与结构特征。重点分析了创新网络的复杂网络特征,构建了创新网络模型并模拟其演化路径。从模型出发,进一步陈述了创新网络的无标度网络特征。通过对上海张江药谷案例的分析,具体描述了其富节点与不均衡特征。  相似文献   

9.
物流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锐  杨建梅  姚灿中 《管理学报》2010,7(3):406-411
将研究视角从微观转移到宏观,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物流企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属性,结果显示该物流企业竞争关系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与无标度特征.最后,针对企业竞争网络的拓扑结构属性进行经济解释,指出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为分析企业竞争关系和企业行为、制定产业竞争政策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住房市场系统复杂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杨德礼  佟斌 《管理学报》2008,5(2):203-207
将系统科学和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包含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消费者三级节点的住房市场系统复杂网络模型,刻画了住房市场系统的结构特性和动态演化特性,并通过模拟仿真上海住房市场交易变动情况,体现了住房市场的客观规律。研究提出的住房市场复杂网络模型为住房市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克服了以往研究模型由于数据的有限性所导致的、复杂系统过度线性化近似和动态性研究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FDI技术溢出与中国企业创新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4年至200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分析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可行性,揭示FDI、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3个投入要素之间以及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素间的固定替代弹性系数不等于1,因而证明了运用CES生产函数的可行性;FDI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FDI流入量每增加1%,能使专利申请授权数增加0.18%;但是通过计算1990年至2008年FDI对企业创新的产出弹性发现,该产出弹性并没有随FDI引进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下降;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企业对FDI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国R&D人力资本的缺乏抑制了企业吸收FDI知识溢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创造和知识溢出的R&D联盟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R&D联盟中企业间知识创造和知识溢出的分析,给出了知识存量的一般表示方法,并将参与企业的知识投入和开放水平视为内生变量,构造了知识联盟R&D两阶段的非合作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了在对称的情况下纳什均衡存在并有唯一解的条件,分析了知识投入和知识开放水平在联盟不同时期对企业均衡利润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对部分命题提供佐证。最后,在模型假设和模型思想方面进行了一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创新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为适应创新复杂性的一种自组织涌现,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功能并进而影响发生于网络上的集群知识扩散过程。建立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运用仿真方法研究集群知识扩散规律。将知识扩散效率与创新合作关系距离相联系,考虑知识的全局扩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集群知识扩散深度、知识扩散速度、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效率以及具有最高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合作网络中存在空间聚集的集群主体间倾向于具有相近的知识水平。最后给出促进最优创新合作网络安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B-Z反应的企业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具有自组织特点的"B-z"反应模型为基础,应用分析复杂巨系统的协同学思想分析企业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利用复杂性科学方法解决经济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逐步增多,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定性描述或构建简单的2维变量模型模拟企业系统演化的阶段.通过引入"B-Z"反应模型可以构建3维变量模型进行企业系统定量描述,使其...  相似文献   

15.
本土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构建理论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工模式是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主要方式,也是本土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整合组织间学习理论和组织内学习理论,分析代工企业构建产品研发体系的理论过程,建立代工企业从知识获取到研发能力提升过程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鸿海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的构建取决于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内部知识的消化和知识创新等过程,代工企业通过建立学习机制提高合作双方的互动程度,通过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以及内部知识的共享、转移和创新机制等措施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由国内小企业对大企业(国外跨国公司)的依附关系而形成的有核网络型集群.建立集群中知识溢出、知识共享所形成的不同深度组织知识和企业的私有知识对产出的影响分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不同知识共享深度及私有知识产出弹性对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和创新资源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大企业而言.只有当公共知识产出弹性超过一定阈值时,才会进行主动知识共享,且该阈值随着知识共享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当公共知识产出弹性超过该阈值时,大企业创新投入将随公共知识产出弹性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此时公共知识产出弹性的增加反而会抑制小企业的创新投入.相关研究结论对促进集群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构建风险视域下研发网络企业自适应行为规则,基于SIS模型构建研发网络风险传播模型,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探索在考虑自适应行为的情况下研发网络的风险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C1策略增强了网络的层次性和社团强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研发网络中风险的传播;C2策略下节点之间新连接的建立更多是基于临近性的考量,容易陷入路径依赖和能力陷阱;(2)研发网络企业的自适应行为会导致社团强度的涨落,平均路径长度的下降以及平均聚类系数的增长充分体现出C1策略的有效性。(3)C1策略下,断边概率p与I*之间呈现"U"型相关关系;在C2策略下随着断边概率p的增长I*逐渐降低。(4)在C1策略和C2策略下,随着参数ζ的增长I*也随之增长,可知组织依赖水平是研发网络风险传播控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本文揭示了在考虑自适应行为的情况下研发网络的风险传播规律,为网络化运作背景下研发网络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产品异质性、成本差异与不完全议价能力企业技术许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包含产品异质性、研发溢出、企业吸收能力、创新规模、创新后企业间成本差异以及创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等现有文献中多数可量化参数的多阶段博弈模型,力图统一关于创新企业技术许可而出现的多样性结论.研究结论表明:1)当创新后企业间成本差异足够大时,创新企业存在垄断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可能被产品间足够大的异质程度所打破;2)创新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作用不仅在于"数量"(许可得益大小)上的获得,更在于"质量"(许可方式)上的选择.3)R&D溢出、吸收能力以及创新规模通过对创新后企业间的成本差异起作用,间接地对企业的技术许可行为产生影响;4)创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并非在所有由成本差异和产品替代程度所构成的区域内都对技术许可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在创新后企业间成本差异较小时,不管创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企业间产品替代程度如何,产量提成许可总是最优;而在成本差异和产品替代程度都较大时,固定费许可最优.但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内,最优的技术许可方式随着创新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的增强从产量提成许可转向固定费许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虑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两个部门,通过构建企业内生网络模型研究企业间信用关联内在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通过对内生网络模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重现了现实企业系统存在的一些特征:企业信用网络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该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较长的合并周期则能更好地反映企业间信用关系,且随着合并周期变大,网络密度也显著增大;企业资产规模分布具有幂律尾部特征,企业资产增长率随时间演化逐渐呈收敛状,且其概率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