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宋·庄绰《鸡肋编》卷上“翟字读音”条:《春秋》“郑伯突入于栎。”《注》云“郑别都,今河南阳翟县。陆德明音翟,徒历反。”(第15页)按:“《注》云”以下文字应标点为《注》云“郑别都,今河南阳翟县”。陆德明音“翟”:“徒历反。”  相似文献   

2.
夏代都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奴隶制王国。据历史文献记载,夏人建立过都邑的地方很多,例如阳城、斟好(寻阝)、原、老邱、阳翟、帝丘、安邑、平阳、晋阳、西河等。文献记载,有的翔实可信,史有遗迹;有的牵强附会,于史无证;有的系同一地名的分化,有的则系不同地方的共名。因此,对夏代都邑作一番考究,对于在考古学上确定夏文化,对于了解夏商势力的消长,对于夏史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1、阳城  相似文献   

3.
"禹都阳城"说由来已久,近期对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的考古发掘有望对文献记载予以证实.有学者对阳城地望提出不同的看法,从文献资料的角度对此做一全面的梳理,有助于问题的澄清.阳城地望在历史文献中有迹可寻,登封告成说还可得到相关佐证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与盘庚有关的商都,文献材料主要有奄、邢、亳、殷等,考古发现至少包括洹北商城和殷墟.研究发现,盘庚既非直接从邢都迁往殷地,也不是直接从奄都迁往殷地;在盘庚为王期间,经历了从奄迁"河南"之亳(郑州商城)、又从河南之亳迁往殷地两次迁都.其中第一次迁都可能与阳甲时期商王朝国势变衰、盘庚意欲振兴商王朝有关;长期洪水泛滥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可能是盘庚第二次迁都的主要原因.郑州商城的发现表明,这里不仅是商汤之亳都所在,而且整个商代前期该城并没有被废弃,而是作为主要的政治中心一直存在着,故盘庚"复居成汤之故居"应为此地.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殷都位于今安阳西北郊一带是毋庸置疑的.洹北商城发现有大型城垣和宫殿区遗存,性质为商代都城无疑,其年代与盘庚迁殷的年代及小辛、小乙的年代相合,故其为盘庚所迁殷都的可能性甚大.殷都经历了由"盘庚之殷"(洹北商城)向"武丁之殷"(小屯殷墟)之变迁.从洹北商城宫殿区普遍存在烧土块堆积、小屯宫殿区临近洹河而建、宫殿区及周围开挖有多条水沟等现象推断,"盘庚之殷"被废弃的原因与武丁初期的一场毁灭性的火灾有关.  相似文献   

5.
孟繁冶 《南都学坛》2005,25(6):34-37
自西汉历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阳翟(今河南禹州市)褚氏家族800年绵延不绝,长盛不衰,人才辈出且始终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与同时代其他门阀世族相比,褚氏既有与之相同的时代风貌,又有家族自身的个性特点。探讨这个家族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全面了解认识门阀世族,准确把握历史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二里头遗址是中、晚夏城 ,晚夏后期都。桀有二都 :一是早夏故都斟寻阝 ,在今河南孟州 ;二是河南邑 ,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今河南巩义西南斟寻阝故城非夏都。河南二里头文化不是夏文化的全部 ;也不是后羿代夏后的夏文化。二里头考古文化是中、晚夏文化或是晚夏后期主体文化。明辑本《竹书纪年》不是伪书  相似文献   

7.
《察今》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中的第八篇。吕不韦,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平不详,死于公元二三五年。他是秦王政(秦始皇)的相国。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加强国力,吕不韦厚相结纳,蓄士三千人。他使这些食客各抒所闻,著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万言。由于十二纪分述四季十二个月的时令和行事,所以书名叫“春秋”;又因为有“八览”,古人也称这部书叫《吕览》。  相似文献   

8.
夏代都城在何地是史学界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夏都变迁地域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夏都屡经变迁,其迁徙地城初期在豫西及晋南;中期在东土河济间;后期在河洛地区。并对夏都阳城、阳翟、安邑、斟寻、帝丘、斟灌、原、老丘、西河等地望所指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楚国始都郢及初迁时间、地理位置,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参考一些方家的论述,认为楚文王始都郢在今宜城楚皇城,而楚成王二十四年郢已在江陵纪南城,成王二年到成王二十三年为迁都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10.
比较元好问《安肃郝氏先茔之碑》、王磐《郝和尚拔都神道碑》以及《元史·郝和尚拔都传》等文字资料,并辅之以现场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郝和尚拔都不是蒙古人朵儿边氏,属于汉族;其次,1244年蒙古汪吉宿免都接受贵由的命令,远征西蜀,进而证明贵由当时是帮助脱列哥那治国的;再者,察合台汗和他的后王的帐殿所在地感匣,就是现今伊犁河南侧的固尔札;还有,1249年河东北路行省的升格,是察合台后王也速蒙哥擅自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建国以来史学界关于陈胜生地阳城今属问题所发生的学术争论之现在加以综述,并与“颖川说”、“汝南说”、“陈郡说”诸观点进行商榷,在此过程中,综合各家所认可的陈胜生地阳城今属所必备而可靠历史地理条件.从而提出三条标准:一、陈胜起义前即有阳城县名;二、应属楚地、当有楚语;三、往渔阳途经大泽乡且距大泽乡较近.并以此力排众议,独树其说──-陈胜生地当属今固镇县境阳城.  相似文献   

12.
鹊岸考略     
<正> 《左传·昭公五年》载:“楚子以诸候及东夷伐吴,以报棘(在今河南永城西北),栎(在今河南新蔡西北)、麻(在今安徽砀山东北,旧有麻城集)之役。(辶芜)射(楚臣)以繁扬(亦作“繁阳”,在今河南新蔡北)之师会于夏汭(今西肥水入淮河处,在今安徽凤台西南)。赵大夫常寿受过帅师会楚子于琐(楚地,在今安徽霍丘东),闻吴师出,(辶芜)启疆(亦作“疆”,楚臣。《昭公四年》:“城巢”)帅师从之,遽不设备,吴人败诸鹊岸。楚子以驲至于罗汭(河南罗山有罗水,北入淮)”。  相似文献   

13.
<正>春秋时代,在河南、安微的颍河流域上,曾建立过两个胡子国.在颍水上游,今河南郾城县的系姬姓胡子国;在颍水下游,今安徽阜阳县的系归姓胡子国,它们先后被楚国所灭.楚图的一支后裔,另封于夔,是为夔子国,后亦为楚国所灭.夔与归同音相通,胡与夔之间,两个胡国之间,究竟有些什么关系?在古今史籍上仍然是一个谜,而且资料极为贫乏.为了进一步研究,本文特提出一些初探意见,请楚史研究专家们指正.  相似文献   

14.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 ,楚公族的始祖是祝融 ,其嫡祖是季连 ,祝融部落集团的早期居地在今河南嵩山地区双洎河流域一带 ;季连部落初居于今河南滑县东 ,继之移居今山东曹县东南。自穴熊以后至鬻熊之世这一历史阶段中 ,季连部落至少发生过三次迁徙 ,其时间分别在夏代前期、夏商之际和商末周初 ,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分流 ,即有的迁往江汉地区 ,有的踯躅于中原。鬻熊率部南迁 ,是季连部落最后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南迁  相似文献   

15.
关于春秋时期楚灵王的章华台究竟今在何处,历史上大抵有六说:一说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古华容城内;二说在今安徽毫县东南古城父境内;三说在今湖南华容县;四说在今湖北沙市内,五说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古汝阳城内;六说在今湖北监利县  相似文献   

16.
明中后期,商人从客贩到定居成为趋势。王海作为身系山西阳城、河南夏邑和永城三个不同地域的商人,因其独特的影响力和机缘巧合造就了原籍地、入籍地和居住地颇具不同地域特色的传记文本,这些传记文本的内容及书写特点反映了传记写作者的文化观念差异。透过对王海各种传记文本类型和写作者的内在考察,无论是山西还是河南的地方志写作者都具有明显的地域认同印记,而在理学家和文人士大夫笔下则彰显了他们个人的儒家思想主张甚至是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7.
三都大官是北魏前期一个极为重要的官制,它可决狱,可率兵出征,又可辅政,拥有其它职官难以比拟的权力.它有自己的长官和僚属,却没有固定的品秩;可以决狱,但不是都官尚书和廷尉;可以领兵出征,但不是骠骑大将军;可以辅政却不是宰相.实际上三都大官是北魏大人官的遗留,是个勋官,用以笼络功勋卓著者和中原士人等各阶层的力量,藉此来稳固自己的统治.随着孝文拓跋宏的全面汉化,三都大官最终被废除.  相似文献   

18.
<百喻经>中的"都"全为范围副词.按其语义指向,可分为四类.拿它与现代汉语范围副词"都"的用法相比较,有两点不同<百喻经>"都"语义指向谓语时,句子主语一般是表示个体概念的单数名词,"都"强调动作本身的彻底性、周遍性.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百喻经>"都"语义指向宾语时,总括宾语表示的全体对象,不受条件限制.而现代汉语范围副词"都"总括宾语时受限.<百喻经>中的副词"相"主要有三种用法"互相"、"递相"和"偏指",与现代汉语副词"相"的意义差不多,都主要表示"互相","递相"义和偏指用法很少.  相似文献   

19.
虞舜在未被四岳向尧帝推荐之前,耕、陶、渔的具体地点在蒲坂(今山西蒲州)城北四十里处之诸冯、北陶城一带;在被四岳向尧帝推荐和尧二女(娥皇、女英)"嫔于虞"之后,虞舜耕、陶、渔的具体地点与活动中心,主要是在蒲坂城东南的历山脚下、黄河之滨、雷泽湖畔、妫汭水旁.在尧帝未迁都平阳(今临汾)之前的"妫汭舜都"在蒲坂城东南八里的"舜居妫油",即"九龙口".  相似文献   

20.
通济渠是隋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其东段通称汴河.由于早期文献记载或简略不明,或易生歧义,所以关于通济渠东段(汴河)的具体流经线路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当代历史地理学界主流观点是认可中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里对汴河的记录,即西起黄河板渚(今河南荥阳市北),向东流经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宋州(今商丘市),再偏向东南流经宿州(今安徽市名),至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北洪泽湖中)入淮河.通过研究认可此说,并且发现盛唐人高适的<东征赋>是佐证此说的一条新的重要书证,它比<元和郡县志>早了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