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批评与意识形态>中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伊格尔顿通过详尽分析文本、意识形态和历史的关系阐述了"文本是意识形态的某种生产"的观点,并且认为,一种文本科学的知识必须建立在一种意识形态形构科学的基础上,而科学批评旨在探究作为文学的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机制;在此过程中伊格尔顿对西马系谱思想家的相关思想作出了某种批判与取舍.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伊格尔顿文化政治批评方法的核心范畴,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研究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建立了以意识形态生产为核心的“文本科学”和“审美意识形态”范畴,恢复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力量。其重大理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生产原理本质与意义出发,阐释伊格尔顿建构了从文本的相对自治性到阅读和价值判断的连贯的逻辑,详细分析了文学文本的存在方式和结构,意识形态生产决定了文本的相对自治性,从而揭示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超越了传统的反映说和再现说。  相似文献   

3.
英国学者伊格尔顿在"意识形态"与"审美形式"辩证关系中建构了独特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他的文学批评观念深化了传统的文学社会学研究的批评史观,对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诗学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但是伊格尔顿的批评理论有着浓厚的"本质主义"的理论缺陷,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过分倚重影响了他对文学批评理论的现实效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审美自律论是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观点,是审美现代性的标识.对这一宏大叙事,伊格尔顿以现象学方法、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学理依据和解构策略,回到身体本身思考美学问题,指出在阶级社会中,审美是阶级主体塑造的实践方式;作为理论话语的美学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语境和深层指向,审美因而成为一种社会调控力量.这对我们研究审美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伊格尔顿作为英国文化马克思的代表人物,在继承了第一代新左派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和第二代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后创造了自己对政治社会进行批判和分析的思维和方式.这种文本情节意识的政治批判就是伊格尔顿通过对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研究后,对历史事件和文本情节的一种综合运用.在这种文本视域中的事件分析中,伊格尔顿将悲剧引入了文本的创作和...  相似文献   

6.
邓欢 《理论界》2020,(3):34-40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阿尔都塞跳出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框架,极为重视对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和叙事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意识形态"变形"理论,开创了意识形态研究的美学转向。他认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研究的一大转折,是现实和社会进行批判的一种机制。伊格尔顿把审美意识形态置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突出审美的身体话语,突破了阿尔都塞审美变形理论的局限性,对审美、艺术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姜延博 《理论界》2013,(4):110-112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是其意识形态观的核心内容,他对文学的生产方式、文本的生产过程与产品形态,以及意识形态中的审美领域进行了特定的考察,从而对意识形态的生产何以可能进行了回答。他发现文学、文本和审美同属于意识形态,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并都在进行着意识形态的生产。他以独特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的结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梳理和把握,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理论汲取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开阔的视野从"物质"和"精神"多个层面研究文学文本的建构过程,成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个案.伊格尔顿把文学文本的外部分为一般生产方式等五个要素,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文学文本内部,他提出文本是意识形态的生产,研究了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建构性关系,进而指出各种外部要素建构文本的方式.无论是他从多个角度研究文学,还是对文学的物质生产层面的强调,以及对文本建构方式的研究,都带有明显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伊格尔顿在20世纪90年代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深受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的影响。在界定意识形态概念的过程中,他将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推进到话语的层面,指出不同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话语层面进行斗争,通过斗争实现其多重作用。在此基础上,伊格尔顿提出了著名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他从思想史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分析了美学学科建立的历史依据,并考察了审美的内在复杂性,认为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协商的实践。最后,伊格尔顿认为,"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媒介,并分析了审美、意识形态与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范永康 《兰州学刊》2010,(1):184-186,19
阿尔都塞深入研究了意识形态的独特内涵和运行机制,由“症候阅读”法发现文本一意识形态离心结构,开启了文本意识形态研究史。其后继者马歇雷、伊格尔顿、詹姆逊对此加以丰富和发展,他们从文本形式或文本生产策略入手,开展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1.
从整体上分析伊格尔顿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评可以发现,其批评模式主要经历了"文本科学"、"革命批评"、"拆解‘三位一体’建制神话"等逻辑环节,这些环节塑造并且构成了伊格尔顿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批判"的政治批评形态。伊格尔顿早期的政治批评是他后来更为广泛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基本框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批评谱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批评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颠倒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形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长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灵魂、依据;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方法;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科学性,揭示其当代价值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在地包含三重维度。在认识论维度上,它是一种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科学的观念学;在价值论维度上,它是代表先进阶级,即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价值诉求;在存在论维度上,它是揭示劳动人民,尤其是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进而谋求改变这种状况的理论武器。三重维度分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彼此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4.
"阶级"和"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英国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的爱尔兰殖民地背景使他选择了处于英国文化边缘的爱尔兰文化研究.在<希思克利夫与大饥荒:爱尔兰文化研究>等著作中,伊格尔顿从创作和细读文学文本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爱尔兰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一种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对英国文化中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5.
对意识形态范畴的不同态度,标示着罗蒂与伊格尔顿迥然相异的理论路径。这种差别具体表现为三大方面。其一,面对意识形态与形而上学的纠葛,罗蒂认为应该弃用意识形态概念,而伊格尔顿则奋力捍卫并予以策略性地使用。其二,与前述紧密相连的是,罗蒂对意识形态批判不以为然或评价较低,伊格尔顿的看法相比之下显得较为公允。两人在文学研究中究竟应否进行话语分析的问题上分道扬镳,并为此提供了生动证明。其三,尽管罗蒂与伊格尔顿都在肯定文化左派所取得显著成绩的前提下又对其展开了激烈批评,但他们给出的解决方式或替代方案则大相径庭。我们一方面应肯定罗蒂微观改革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更应看到其内在的保守性,并重申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整体批判。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说蕴涵了多层面的内容和多向度的意义,当人们集中探讨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和霸权性之显性内容和现实意义之时,却忽略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说的另一重要维度,即意识形态的历史传承之隐性内容与其理想信仰之超越意义。从现实层面来看,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处在被压抑的潜伏状态,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有着被消解的危险。从理论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既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社会历史传承的思想体系,又认为是具有阶级意识的信仰体系。由此,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说的时代建构,强调其中的历史传承与理想信仰,成了不可或缺的维度。  相似文献   

17.
法兰克福学派是流行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流派,其理论特征在于它的人本主义的批判的社会理论,而它的意识形态论可以说是这种批判的社会理论的柱石.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论就其性质而言,属于非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但它在对当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文化批判中,也触及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某些本质方面的东西.因此,剖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理论,批判其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错误,同时也从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引出一些必要的教训,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对比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思维范式、政治资本逻辑思维范式及权力话语思维范式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批判范式是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背后,去发掘和揭示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的一种思维范式,而且要实现对这种社会历史根源的消除与批判.后马克思主义阐述的政治价值主导性和独立性思维范式理论,拓展了当代理论和实践视野,对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它有指称"虚假意识"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双重内涵.早期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虚假意识"的内涵,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完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认识论转向;而阿尔都塞、齐泽克与詹明信则继承并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的内涵,着力于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完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论转向.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应该是科学性、存在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程度不同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但由于缺乏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宏观把握和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系统研究,因而他们无法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工作.  相似文献   

20.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开展的多方面的批判中,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是其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从法兰克福学派传统走出来的哈贝马斯,在其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表现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他的至深影响,又展示了他与老式批判理论的不同.此种不同表现在哈贝马斯完成了从意识形态批判向语言批判的转向,说明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的疏离.就批判现实而言,哈贝马斯批判角度的转换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激进的批判立场,而导向建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维度--语言的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