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融汇在一起 ,这种融汇 ,是在具体的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的融汇 ,是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汇有其本体论前提和客观基础 ;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生态学与生态运动领域是当今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贯通、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融汇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科学精神及其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分析当代青少年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科学精神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进而探讨青少年科学精神的教育培养对策对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而时代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便是各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状态。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是其内在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是共命运的,是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的。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能发展和丰富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不会过时的。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科技构型是科学技术得以发生、发育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及其活动成果的考察,并以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为参照,阐发了墨家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构型及其特点,发现墨家学派开创的科技传统同样是人类科技发端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精神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是探索实践的范畴,是民族文化创新的精神空间,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人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情操。科学精神作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对创新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精神不仅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源泉。弘扬科学精神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实施创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会使创新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江海纵横》2010,(4):1-1
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在探索自然、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人类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从物质层面改变了世界,而且在精神层面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伴随着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一直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科学实践的范式 ,它凝聚着当代人类智慧、品质、意志、理想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科学精神也是一种社会力量 ,它所揭示的自然界和社会的真、善、美 ,是反对愚昧落后、封建迷信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中概括出科学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在当今时代,弘扬科学精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科学的发展曾经盛行的民主思想、民主精神和民主法制面临着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挑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统治者更加容易控制被统治者的思想和行为.于是有些大学生就以此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民主正在逐渐丧失其应有的阵地,他们认为民主与科学之间是一种悖论.本文试图从两者的概念、区别与联系及并行不悖来论证当代大学生视野下的民主与科学是并行不悖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我们有这样的认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与科学发展的互动是可持续的良性互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具有全球性、长远性、组织性、系统性的特点.实现互动的基本途径是坚持科学服务于生活;加强科普教育创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技立法,规范互动行为;构建互动"转换体",协调科技与人的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在不确定性的约束下,科技创新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科技创新文化中可以透视出主体文化、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涵。科技创新主体文化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精神,包括科学精神、社会精神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在于通过创新资源整合而表现出来的共生文化,包括共同价值观、组织秩序和风险分摊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是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有观念情结、需求享受、规范秩序、风险共担和人的发展五个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中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政策支持和文化底蕴。高校应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发展,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丰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内质,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改变自身的理论形态,更是通过所蕴含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和开放精神,引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超越、创新而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集中体现和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先辈的创新精神,继承和发扬创新传统是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一环。作者从科技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分析炎帝的创新传说,认为关于炎帝的各种创新传说,是炎帝部落集团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十分善于创新的民族。我们今天的创新,必须像我们的祖先炎帝一样,既重视科技文化的创新,同时也重视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创新。三方面的创新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复兴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5.
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标志的钱学森精神,体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对祖国、对事业、对科学、对时代深沉的爱。爱国是钱学森精神的基石,奉献是钱学森精神的核心,求真是钱学森精神的本质,创新是钱学森精神的灵魂。钱学森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教兴国的历程中,大力学习、宣传和弘扬钱学森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恒久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包括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它是科学活动主体对自然物或现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好奇惊异、敏锐感悟、执著追求、不懈探索,进而生成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主体之维。就其本质而言,在它所关涉的对象(科学理论、技术产品)的美,无论是其概念及其目的,还是其外在的特性,丰富的复杂性和实在性,都显得是从其本身生发出来美。  相似文献   

17.
简析大学科学精神面临的困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指大学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凝炼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它包括求是、竞争、理性、质疑、批判、求变、自由、宽容、平等、开放等精神,集中表现为求实创新、自由探索、独立批判的精神品质。当前,受世俗文化糟粕、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等影响,大学科学精神出现了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之风侵蚀了大学的求实创新精神,实用功利之风侵蚀了大学的自由探索精神,顺从迎合之风侵蚀了大学的独立批判精神,从而在大学中产生了大量的浮躁、浮夸、功利、偷机的现象。这些不良风气阻碍着大学科学精神的提升,影响着大学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批判性思维是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得以可能的逻辑前提与驱动力。批判性精神与批判性技能的缺失已严重制约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哲学素养不足、科学精神缺失以及传统工业化教育模式是理工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哲学素养培育、逻辑思维训练和科技创新实践可以有效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导向式、对话讨论式、开放通达式和虚拟情境式等教学方法可以成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方法。通过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提升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技术创新是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它以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其发展呼唤相应的文化支撑,建设可持续技术创新文化需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须从观念、制度、行为三个层面去把握可持续技术创新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学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论述了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关系 ,即创新教育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出成果的前提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创新教育的新平台和主要形式 ,它既是创新教育的实践环节 ,检验着创新教育的成果 ,又丰富着创新教育的内涵 ,同时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提出了高校要多方面创造条件 ,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