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0月119.随着”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开始了漫长的奔月之旅。这一刻.有一位在空间技术研究主战场上立下辉煌战功的院士喜泪双流……他就是“嫦娥二号”总指挥顾问叶培建。  相似文献   

2.
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发射成功。12月15日夜,嫦娥三号探测器在精准发射、奔月飞行、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着陆器就位探测、玉兔月球车漫步虹湾、互拍成像后,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  相似文献   

3.
吴志菲 《老年人》2007,(12):20-21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天,随后,卫星进入环月轨道,成为了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说起我国的“探月工程”,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地球和天体化学家、“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因为他和许多像他一样的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炎黄子孙数千年来的探月梦想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林河 《老人天地》2014,(2):56-57
1月12日,我国的嫦娥三号着陆器被成功唤醒。来自嫦娥三号的月球和地球照片不断传回。外界普遍认为,现在谈论月球的开发还为时太早,月球的军事用途开发更是天方夜谭。但是在54年前,美国的的确确制定过一份绝密的“地平线”计划,欲将月球变成杀戮战场——  相似文献   

5.
陈宇国 《老年人》2011,(4):20-21
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喜讯传来,四川省平昌县得胜镇的乡亲们欢呼雀跃,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原来,嫦娥二号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吴伟仁就是他们的家乡人,他们为家乡人能参与这一工程并担任重要职务而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将是一个注定要载人我国航天史的重要时刻。“嫦娥一号”飞向月球,实现了华夏民族奔月的梦想,同时也成就了我国航天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嫦娥一号”探月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是我国踏入深空探测的起步点。  相似文献   

7.
艾琳娜──航天史上第一位航天飞机女舵手编译/凌云7月13日上午9点41分,美国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航天中心,“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升空。但很多人还不知道,驾驶这个庞然大物的舵手却是一名女性,她的名字叫艾琳娜。作为世界航天史上的第一位航天飞机女驾驶...  相似文献   

8.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也是在当天,参与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的王曙群作为新一届全国劳模代表,站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成为全国瞩目的职工“明星”。从普通的技术工人,到中国航天界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乃至全国劳模,31年来,王曙群的成长,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也再一次印证了一个朴素道理:普通工人也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灿烂星空。  相似文献   

9.
1960年9月,我国在这里第一次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苏制近程导弹; 1960年11月,又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仿制地地弹道导弹。 1966年10月,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东风二号甲”导弹携带核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26日,我国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完成航天任务,顺利返回地面,“神州十号”安全着陆那一刻,从飞船发射那天起就一直关注现场直播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林励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林励吾之所以十分关注神州飞船的飞行情况,是因为其中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嫦娥一号“卫星领航人八成是‘70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声远说:“中心274个关键岗位上,大多是1994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主要课题的负责人平均年龄仅有30岁。”“他们成长速度之快也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2.
《金色年华》2013,(4):42-45
邓文迪是中国制造“最成功的出口品”。她把自己从一个中国的简朴生活地,发射到当今世界最富有、最有权力的家族企业中。在30岁之前,她便完成了这次大跃进。现在,邓文迪正在进行第二次大跃进——从默多克太太的全职主妇生活中走出来,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她和另外一位马来西亚华裔弗洛伦斯·斯隆组建了一个小电影公司,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14,(1):6-6
"10、9、8、7、6、5、4、3、2、1,点火!起飞!"捆绑着四枚助推器的火箭喷出一股橘红色烈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巨大的火焰将导流槽内数百吨水瞬间化为气体……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担负中国第一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始奔月之旅。"嫦娥三号"也是继美国阿波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1月7日8时34分,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中国将第五张"月球俱乐部"的门票牢牢地攥在了手中。在中国之前进入"月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15.
嫦娥三号技术已用于北京地铁 中国已研制了2000多种新材料,其中80%出自航天部门。比如,我国太阳能企业率先用航天绝热原理,成功推出“绝热舱”技术,大大提高了热水器的保温时效;近年兴起的卫星影院可装200英寸幕布,它是通过卫星传送方式打造的电影点播系统,每部电影的容量高达2—4万兆,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11,(31):8-8
80后?女航天员?这同不是作秀,嫦娥奔月将不再是传说。9月29日晚21时.随着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建立,真正的“嫦娥”们——我国首批女性航天员将有望参与执行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入住“天宫一号”。  相似文献   

17.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58年——美国第一颗卫星“探索者”l号发射成功;1960年——一枚R—16火箭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爆炸,造成91人死亡;1961年4月12日——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成功进行亚轨道飞行,宇航员是艾伦·谢泼德;1961年5月25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目标;1962年——美国首次成功进行轨道飞行,宇航员是约翰·格伦;1967年1月——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模拟发射时,“阿波罗”1号飞船…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1999,(9)
十八、人造卫星上天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1998年12月1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共进行49次卫星发射,成功发射了53颗卫星。是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是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是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高技术的国家,是第五个用本国火箭发射同步卫星的国家。十九、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新中国成立后,她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却长期被剥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不断提高以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加入…  相似文献   

19.
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发展的历程进程,主管了多项航天重点型号火剪的研制等重大工程建设; 他参与并指挥了包括舟一号至神舟五号在内的一系列成功发射和回收; 他统领的中国航天团队,把“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2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经过在太空21个小时的运行后,返回舱成功按计划降落到预定地点。曾经为这个返回舱安全着陆进行过无数次试验的人员中,有一位女性.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她无数次艰苦卓绝的努力,也是“神舟”五号获得成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