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建党90周年以来,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制定散杂居民族政策法规,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扬弃"民族自决"与"联邦制",正确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民族乡(镇、区)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分离出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突破;确立与发展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视散杂居民族问题,推进散杂居民族工作,对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天桥区,辖13个街道办事处,两个镇,总人口48万,其中回族 1.6万人。全区共有流动人口16.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30人,主要从事餐饮、服装、建材等行业的个体经营。2003年以前,天桥区的部分民族村尤其是老寨、小寨两个民族村,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散失了战斗力,村民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群体闹事经常发生,在村民中“小闹小利,大闹大利,不闹不利”的思想十分严重,导致“遇事就聚,一聚就闹,一闹就乱”的混乱局面。针对上述情况,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采取“法德并举、立体帮扶”措施,全方位开展整治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两村的面貌。目前,这…  相似文献   

3.
王树理 《回族研究》2001,(4):102-104
本文从运河流域回族散杂居的客观现实出发 ,研究了大运河在我国回族散杂居格局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出运河文化作为一种理性文化 ,是形成散杂居的思想基础 ;作为漕运大动脉 ,适应了回族商本农末的从业需求 ,是散杂居的经济基础 ;作为中原地区向外扩散的基地 ,对回族成长起了滋润、培育、催化作用。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散杂居民族研究已成为民族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热点,在实地调研与理论建构上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政府解决散杂居民族问题,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维护和发展散杂居地区和谐的民族关系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不可否认,既有的民族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都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区的汉族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往往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汉民族是散杂居地区的重要民族单元,加强对汉族及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是民族学研究亟待深入的课题,也是开创散杂居民族研究新局面的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5.
我国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制建设文/黄凤祥谭传位图/邱焰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制建设,既是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法制建设乃至整个法制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以及国家依法管理散杂居少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散杂居民族研究已成为民族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热点,在实地调研与理论建构上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政府解决散杂居民族问题,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维护和发展散杂居地区和谐的民族关系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不可否认,既有的民族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都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区的汉族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往往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汉民族是散杂居地区的重要民族单元,加强对汉族及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调查研究,是民族学研究亟待深入的课题,也是开创散杂居民族研究新局面的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30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杂散居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人口的双向流动使我国"大分散、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格局更加明显,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散杂居民族关系对中国民族关系全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在共生互补的视角下.从民族构成、居住地域、民族意识、社会交往、风俗习惯、民族竞争和民族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散杂居民族关系独具的特点,为正确处理散杂居民族问题,做好散杂居民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文/黄凤祥杜宇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和一切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并扶持他们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一、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平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  相似文献   

9.
散杂居农村回族依托自身构建的精神社区来实现"哲玛提"1内部的整合并树立异于汉族的"他者"形象。多维空间结构下的能动性组合为这种形象的维持提供了动力:通过行政与市场空间,保持了散杂居农村回族与周围汉人村落的和谐共生;通过信仰空间,保持了散杂居于一定地域的各寺坊之间的沟通互补以及面对强大的儒家文化和汉族习俗所产生的抗拒性涵化场域下对"乌玛"精神共同体的认同。在这种多维空间结构中,散杂居农村回族发挥个体能动性并与周边汉族社区实践着"民族互嵌式社区"2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2008,(1):20-2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各民族散居化日趋明显,散杂居民族关系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针对当前散杂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怎样解剖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多层内涵和多维侧面?如何通过对历史经验和现实的反思,正确面对和处理好散杂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彩旗飘飘,锣鼓阵阵。2009年12月26日,湖北省宗教界十村百户对口帮扶活动启动仪式在仙桃市沔城镇洲岭村举行。全村18名受帮扶群众及村组干部代表、村民代表等1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邓汉光,省佛教协会会长正慈法  相似文献   

12.
多一些关注:散杂居民族工作的呼唤国家民委专职委员、政法司司长杨侯第中国各民族随着历史的演进,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聚居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又散居在其它地区。人们习惯上把少数民族分为聚居少数民族和散杂居少数民族,因此,...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2900多万少数民族散杂居人口,其中相当部分散杂居在城市。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城市化发展,进入城市的少数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无论对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促进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保障小聚居少数民族区域的稳定、发展,乃至对国家的民族团结,保持大局稳定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沙,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散杂居少数民族概况文/黄凤祥谭传位图/李兴敏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大家对少数民族的概念也许并不陌生,但提起散杂居少数民族,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为此,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概念我国的少数民族根据其分布特点,分为聚...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把民族发展看作仅仅是民族经济的繁荣,而对民族的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相对于聚居区而言,散居区和人口较少的民族的文化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本文作者以畲族文化为例,通过对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的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以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探索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应对策略。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应对策略(一)明确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责任主体我们要看到,散杂居地区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兼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个案调查的形式,通过对散杂居地区蒙古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方式及场景的调查分析,指出散杂居地区蒙古族双语现象具有普遍性,并在此基础上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散居区蒙古语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小产权房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中国民族》2008,(10):35-36
近年来,随着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飙升,我国部分地区及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的小产权房,以其低价格的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民族散杂居城市小产权房的不断升温,也引起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四川的散杂居民族工作文/山居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有52个少数民族,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其中,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65万,建有109个民族乡。四川省在把民族工作重点放在民族聚居区的同时,从不放松散杂居民族工作。省委书记谢世杰多次强调:要象重视民族地...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观察之一:长期以来,我们面对着一个事实:一些地方的散杂居民族工作陷于这样的局面中——为了一个文件而上传下达;为了一个政策而奔走呼号;就稳定抓稳定——一种缺乏系统性、创造性的局面中。散杂居地区的工作能否从零散的、部门化的、低层次的工作方式,转化成为系统的、社会化的、高层次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