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麦德布利这个名字,在埃及知识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所创建的麦德布利书店更是声名远播。但凡来到开罗的阿拉伯知识分子和对阿拉伯书籍感兴趣的外国人,绝少有不光顾这家书店的。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近几十年在埃及留学、深造的学生和学者,恐怕也不会对它感到陌生。  相似文献   

2.
佚名 《伴侣(A版)》2014,(9):54-54
去年,我的一个朋友选择了结束生命,他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在别人眼里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其实很多人都有孤独、迷惘、甚至想到此为止的念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这个勇气。知识分子,尤其是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会让自己背负一个沉重的理想,当他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鸿沟的时候,失望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3.
2008民生之路     
盘点已经过去的一年,有一个关键词曾经十分流行,那就是“民生”。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到升斗小民,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涉人民生话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又几乎不存在任何争议地落在了让百姓感触最深、最能牵动百姓神经的价格问题上。从猪肉白菜到住房汽油,没有不涨价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新医改:政府失灵和准市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卫生问题,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古今中外,但凡将社会经济风险作一排序,疾病风险都是独占鳌头,原因是疾病风险绝对是个人和家庭无法应对的。一个人、一个家庭要存多少钱才能算得上是未雨绸缪了呢,可以说永远没有把握。你不可能预测自己或家人会得什么病,要花多少钱。同时,疾病风险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但是,就社会整体而言,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知识分子“犬儒化”以及中国人是否仍需要“启蒙”的问题是一个知识界关心的话题。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资深学者资中筠。她先从自己曲折的新路历程讲起。  相似文献   

6.
崔鹏 《金色年华》2011,(11):8-9
工作压力大,办事不容易,结婚不轻松……我们都期望生活更好些,但现实世界并不那么随心,人生充满着不确定性。求学就业,寻医问药……但凡生活中遇到难题,都离不开“关系”:找同学,托朋友……这往往让人心力交瘁。  相似文献   

7.
跑步能带来高峰体验 常远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曾经在一家还不错的企业做中层,领着让朋友艳羡不已的月薪,直到他递辞职信的那天。周围的人都想不通他为何辞职,可是他却说,目前的生活让他感到迷惘。  相似文献   

8.
做更多的事?还是让更多的人做事?所有人都知道的正确答案是:做更多的事是终极目标,让更多的人做事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然路径。 然而,在公益圈十年的摸爬滚打让我知道,“做更多的事”和“让更多的人做事”对于把公益当事业的人来说,是一定会碰到的一个两难选择,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只要回头体味一下自己经过的辛酸苦辣,就能发现这个选择曾经让我们花费过一些心力,  相似文献   

9.
陈亦权 《职业》2009,(2):27-27
老板要给自己的员工以什么样的印象才最好,这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的人说做老板最主要的是要有威信,说透彻一点就是要让员工觉得怕,否则员工不听自己的话,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又有人说老板要做员工的“老好人”,对所有员工都要好,这样才能让员工对自己贴心。  相似文献   

10.
忙于宣传《让子弹飞》的香港演员刘嘉玲接受内地节目访问,大方地忆及当年被拍“裸照”事件,表示感谢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她豁达地说:“所有过去的伤害都是帮助我成长的,我遇到过曾经有意或者无意伤害过我的人,再碰面时,他们可能有些不好意思,但我会走到他面前去,敬他一杯酒,并谢谢他给我这个成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冯国川 《金色年华》2009,(11):34-34
智者艾伦·琼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灵魂需要四种看不见的力量来构筑,即:爱、死亡、权力和时间。爱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着爱;死亡是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更明白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在奋斗中成长,但是不要掉人权力的圈套,因为获得的权力相对于奋斗是毫无价值的;虽然我们的灵魂能够达到永恒,但是这都是在有限的机会和条件内做到的,所以时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不怕活     
一家信誉特好的花店,以高薪招聘一位售花小姐。招聘广告贴出去以后,前来应聘的人如过江之鲫。经过几番口试,老板留下了三位女孩,让她们每人经营化店一周,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位女孩都长得像花一样美丽。一人曾经在花店插过花、卖过花,一人是卖花艺校的应届毕业生,余下一人是一个待业青年。  相似文献   

13.
故乡咏叹调     
这是一个时时处处都产生话题的社会,一群不一般的人,一件不一般的事,一个不一般的现象,一段不一般的感情.一不小心就成了话题。纠结啊!然而没有话题那还叫生活吗?  相似文献   

14.
当生命变成数字 斯大林曾经说过:杀一个人是杀人,杀十万个人就变成了数字。这话长久地让我惊悚不已,不幸,他说的是事实。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时时处处都产生话题的社会,一群不一般的人。一件不一般的事,一个不一般的现象。一段不一般的感情。一不小心就成了话题。纠结啊!然而没有话题那还叫生活吗?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危机呼唤学校社会工作的积极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钦 《职业时空》2009,5(2):96-97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处于身心发展巨变时期的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学校社会工作应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建立区域防护网络,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发展黄金期遇到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这对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健康成长和国家前途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或许是当今中国使用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尤其是在知识界、教育界、政界、媒体,这些“界”里的人大多以知识分子自居,或者被别人当作知识分子。不过,在知识分子不吃香或是成为反动分子的同义词时,大家避之都惟恐不及。能进入“革命干部”行列的人自不必说,就  相似文献   

18.
梦想的勇气     
前几天.我跟几个正在念高三的北京中学生聊天。当谈到“理想”这个古老的话题时,他们每个人的想法都让我大吃一惊。我以为这些男孩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然而,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谈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杭州的社工群体发展迅速,也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和专业化。但曾经的一个为民服务的岗位,也在这几年里,快速地转变成一块职业跳板,这让很多人都有点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20.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敢或不愿面对的话题,但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面对濒死的老人,在加强日常护理的同时,怎样才能让他们舒缓、安详地离去呢?多年来对老人的临终关怀护理让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