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7年修订版)作为选取语料的范围,建立一个现代汉语语素库。在现代汉语语素库的基础上,统计出最高频的300个语素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其构词能力、语法属性、语义分布的情况。最后作者对高频语素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语素的生命力长久、义项的数量、义域以及语法属性的宽泛程度都是形成高频语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实践及其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3.
词群又叫语群,词族,是指由某一相同语素(词)作为外在形成标志,由此与其他语素(词)组合构成的一组意义相关的一群词语的聚合。词群是现阶段汉语新词语中出现的一个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新词语词群内词语的构词法有自己的特色:词群中的词语没有单纯词,都是合成词或短语;类派生式词语逐步增多;定中结构的新词语词群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同音的语素或词。人类用有限的音节、音节的组合表示数以万计的词语的语音形式,必然形成同音的语素或词。当用拼音文字记录下来,一般是形成同形同音(简称双同)现象。汉语的同音的语素或词,如果是单音节的,其声、韵、调完全相同;如果是多音节的,其重音格式也完全相同。汉语中的双同的语素或词,用表意的汉字记录下来,有很多部分形成异形同音的语素或词,才和裁形成异形同音词;睬和踩,公式、工事和攻势分别形成异形同音词。有很少部分形成双同的语素或词。如a津和b津(语素例和词例皆选自《现代汉语词典》),形成双同的语素;a安b安c安,a作文c作文形成两组双同词。现代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语以双音节为主,因此单双音节的语素或词形成的双同的现象比其他多音节的要多。词语的双同现象,给我们学习汉语语汇带来困难,容易混淆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或语素)。为掌握好同形同音的语素或词,下面着重说明现代汉语单双音节的双同的语素或词的形成、特点和辨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纵览现代汉语汉语中缀问题的研究状况,从意义虚化、黏着、定位、语音弱化四方面尝试给出中缀的界定标准.并以汉语事实为根本、现代汉语词典为主要语料库,就学者们争议最大的“得”、“不”、“里”、“一”等语素加以分析,认定现代汉语存在中缀这一语法事实,那就是“看得(不)见”、“打得(不)倒”等词语中的“得、不”,至于其它语素,均不是中缀.  相似文献   

6.
关于现代汉语语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一级语法单位.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词变化而来.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而现代汉语的语素也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从形式上看,语素和词较难区分.分清语素和词这两级语法单位,不仅是汉语学习的必要,也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语素的界定,语素的特点,同音语素和多义语素,汉字、音节和语素的联系与区别等多方面对语素作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所谓"处"类词语,一般是指包括"处"在内的以"处"为词法或者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由于"处"在词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加之形式、内容、结构、功能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因此不仅形成一定规模的词语系统,而且造成相当复杂的词语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话"处"类词语存在明显的语用规范问题,既要解决"处"类词语本身在使用过程中的规范问题,又要探索由高频语素或单词所形成的词语群的一般语用规范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辞书收录的55个“绿色”词群,只有少数的保持了其语素共义,多数的色彩义消失并发生了语义泛化。据分析,可以找到“绿色”语素义的演变规律,并可以归结出“绿色”的词义。  相似文献   

9.
"疗"在上古时期是一个独立的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一个黏着的构词语素。单音节动词"疗"经历了句法层面自由度的逐渐下降和词法层面构词能力的逐渐增强,最终在清代完成了语素化。  相似文献   

10.
汉语常用字中的不成词语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语素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但对于不成词语素的研究仍有欠深入。本文对不成词语素的义类、不成词语素的构词力以及不成词语素的单用条件,作了定量分析和统计,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三方面的问题:一、不成词语素不存在形类,而只有义类;二、不成词语素的构词力小于成词语素的构词力,不成词语素中的不定位语素是不成词语素的主体;三、不成词语素“单用”,受到语法、语义、语用的制约,这种制约是不成词语素有限单用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同语素”现象是日语惯用语构成中的一个异常明显的特点.多个惯用语含有一个相同的词,这个词可以称作“同语素”;以同语素为特征聚合的惯用语群体可称为“同素惯用语群”,简称“惯用语群”.同语素的意义与其构成的惯用语及惯用语群的意义密切相关.日语惯用语里有若干个惯用语群,每个惯用语群包含的惯用语数量不等,多的可达几百个.以同语素为新视角对惯用语进行研究,可将同语素现象放在惯用语整体结构的层面上来认识,最大程度地体现日语惯用语在意义层面的整体性特征,变孤立的个别研究为整体层面的研究,也便于从某个语素的含义理解惯用语的个别意义和惯用语群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掌握现代汉语语素的不同类型对了解词义和分析词的结构方式有积极作用。例如,“胖子、甜头、盖儿”,这三个词前个语素都是实语素,后个语素都是虚语素,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是附加式合成词。从中可以找出这样一条规律:不管前头是什么性质的实语素,只要加上虚语  相似文献   

13.
全面考察现代汉语中副词性语素的分布情况和语法特性。研究显示:(1)现代汉语包含40个单音节的副词性自由语素、133个副词性半自由语素和10个副词性不自由语素,副词性半自由语素可涵盖丰富的语义类型和多样的语法特征;(2)单音节副词性语素重叠、副词性语素+后缀等多种形式的存在反映了副词性语素在隐性词法规则的影响下可产生具有一定能产性的词法模式;(3)副词性语素具有强组合性、韵律依附性、能产性、定位性和文言性等句法特征,它们既体现了语言的共性,也表现出现代汉语的个性。研究表明副词并非一个可以穷尽列举的封闭类,有助于更清楚的认识其词类属性,为现代汉语语素研究提供了材料证据。  相似文献   

14.
"极其"和"极为"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语,文章主要从历时语法的角度,研究两词的演化机制和成词过程。两词趋同中和的动因大致有三个方面:语义积淀、相互类推和语用分化。  相似文献   

15.
语素的分类应该从构词能力和成句能力两个方面去区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以及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而成词语素中的一部分,即永远成词语素只能单独成词,不能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相似文献   

16.
谈两岸非通用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台海两岸现代汉语词语比较,提出了“非通用词语”的概念。并根据两岸现代汉语实际,对非通用词语的读音、词形和意义上的不同做了六种分类,并说明不同类别的特点。分析了非通用词语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非通用词语发展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香港词语在内地传播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香港和内地词语三方面差异:义同形异、形同义异和语素颠倒;探讨了香港与内地词语融合的几种形式。香港与内地新词语的差异和互动研究有利于香港和内地的语言文化交流,也可为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汉语词缀及其与助词的区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根据现代汉语特点,在词根和词缀的对立中界定了现代汉语词缀的必备条件:A、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上附着在别的语素或语素群上组成饲,一般具有单向性。B、不能以其在该词中的意义独立成词。C、能够显示词性,乃至次范畴等语法意义。D、大多数兼表很抽象概括的、泛化了的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并时有使词完整化的作用。由此,进一步讨论了现代汉语多音词缀与中缀,“非音节词缀”,词缀与助词的区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历时层面考察汉语语素,可以将现代汉语语素划分为传承语素和后起语素两类.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传承语素大量存在,并表现出能产性、聚合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划分出传承语素可以更好地认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同时也有助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20.
根据词语的义位理论,揭示异形词群系统的内外部意义结构规律,指出异形词系统各组内部"同素同构"与非"同素同构"共存的现象,其他各层级系统间以及异形词群系统与非异形词群系统之间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语素,以利异形词的规范、教学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