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无欲则刚     
《我们的负荷》这篇小说的初稿是在五年前写成的,当时只是写了企业合资过程中的众生相,写得很散,自己都不满意。这次把它拿出来重写,全是因为受“无欲则刚”这四个字的启发。有了这四个字,小说似乎就有了灵魂,我一气呵成,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有位哲人说过,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不可能没有这样那样的欲望,我们的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也是人,存在一些欲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是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如果把自己的私利放在第一位,那他就将成为一个腐败分子;如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地为国家和人民着想,那他就会是一个好的领…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06,(2):145-14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1.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样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2.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3.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  相似文献   

3.
名言     
《领导文萃》2015,(8):103
1、作为一个球员,要到球场上去迎接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把全队的人变成像一个人,不断地取得胜利,这也正是我的激情所在。2、我一定要赢了自己,要赢了伤痛,能够重返赛场。这样才能让那些怀疑我的人重新思考,什么叫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科比(著名美国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我本不认为我的小说《宣传处》是官场小说,我只是有感而发,把我从事了多年的工作实事求是地写了出来。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小说刚发表时,听说我原单位有些同志在对号入座,心还惴惴,觉得这下完了,我让人家抓住把柄了。后来不断接到一些读者来信或来电,说他们那儿也在对号入座呢,我才释然,继而欣慰,因为这说明我还是写出宣传部门一些本质上的东西了。我曾经干了二十四年的宣传工作,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干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我对一个行政机关的宣传部门真的是太熟悉了,熟悉得像是自己的家,闭着眼睛也迈得过每一道门坎。我对宣传工作的热爱也像是…  相似文献   

5.
林芙美子在1936年发表的文章《北支那的记忆》中这样写到:"我是看了阿部知二先生写的小说《燕京》,憧憬着半晴半云的北京城,在关于北京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那样迷迷糊糊去的北京.比起北京的自然风貌,更加吸引我的其实是中国人的生活和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  相似文献   

6.
挺过去     
无论如何,一个人在世俗的生活中要坚守住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管你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国家公务员。腐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敌,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级政府部门都不会对这种行为加以纵容。各种各样的反腐规章,哪一个地方都有,但是,腐败也正如这些规章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以我之浅显的认知,腐败,事实上是一个人心里的事情。我是一个惧怕谈论自己小说的人,小说写出来了,发表出来了,放在读者面前了,读者怎么去理解,已经与作者没有多大关系了。但是,因为刊物办刊的需要,这样的文章我每年还是要写上几篇…  相似文献   

7.
谢一鸣其人     
我是一个小说作者,谢一鸣是我在《读一个句号》里描绘的人物,作者本身也是读者,我又是如何解读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 首先我要说谢一鸣是个小说人物,小说人物脱胎于现实人物,但是并不等同于现实人物.这就是说,谢一鸣的故事在生活中时常可见,谢一鸣本人有些像生活里的这个人,又有些像生活中的那位,因此可以把他当作生活现实的一个实在反映,却不必把他视为某一个具体原型人物并去追究有多少变形.  相似文献   

8.
王育琨 《经理人》2005,(1):50-51
在出井伸之看来,互联网和宽频就是划破制造业天空的两颗陨石冬日的阳光照射着黄土高坡。在一截墙体下面,坐着几个百无聊赖的大汉晒太阳。一个健壮的人大汗淋漓地跑过。晒太阳的懒汉们立刻断定, 对死亡的恐惧统摄了这个奔跑的人。这些人曾经听老辈人说过有这样的一个奔跑的人给活活累死了。他们不甘心自说自话、硬是采取措施把跑步的人拉过来,一起讨论跑步是否起因于对生命的恐惧。他们要把他们观察到的真理告诉这个为恐惧所驱使的人:奔跑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过去曾经以奔跑的你为榜样,现在我们出远门时已经坐飞机了!奔跑的大汉开始有点茫然,旋即释然:这是生活质素天壤之别的凸现。他们相互说话彬彬有礼,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他们中间。这就  相似文献   

9.
三峡的早晨     
1997年11月6日,与无数个三峡 初冬的清晨一样,江上飘着一层薄薄的晨雾,我不知为何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小说叫《上海的早晨》。就是这样一个长江边上初冬的早晨,我坐在三峡大坝工地上,享受着大江截  相似文献   

10.
发现自己     
鲁先圣 《领导文萃》2006,(11):143-144
哈佛大学教授哈恩曼曾经这样说:即使你再羸弱、再贫穷、再普通,你仍然拥有别人羡慕的优势。对于梦想成真的人来说,不是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缺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开发利用。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在文学领域和演说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世界范围内受人尊敬的文学和演说大师。但是,在他选择文学和演说之前,他曾经试图成为一名商人。他先是投资开发打印机,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最后把千辛万苦借来的5万美元全部赔光了。他又发现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著作而赚了大钱,他很不服气,心想,我自己写了文章自己出版发行,所…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优秀职场人和一个普通职场人的最大区别就是:行动力。拿破仑曾经说过:"行动和速度是制胜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应该具备马上行动的正能量。步入职场的很多人都在抱怨工作累和辛苦,其实要想不抱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行动起来。毕竟,每一份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人来执行。如果你  相似文献   

12.
身在官场     
妻子到一个县挂职当副县长,我便和县官们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们得知我写小说,便有了许多话题和看法。提到目前反映官场的小说,他们颇为不满,说要么把官写得很坏,要么把官写得很好,非要分出个好官坏官,分出两条路线斗争。按他们的观点,人就是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当了领导,只是职务不同、要求不同罢了。作为领导,哪个都想把事办好,把官当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就有了成功者,就有了失败者,就有了不成功也不失败者。至于官场的矛盾和争斗,那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官场是个焦点,处在这样一个焦点上,没有一点波浪也不现实。我理解他们的话,意思是说要写…  相似文献   

13.
茅于轼 《领导文萃》2010,(3):134-136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少人懵懵懂懂过了一辈子,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是快到人生尽头的时候才懂得对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如果早一点把这个问题想通,人生会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愉快。许多人一辈子就忙着赚钱,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做不算错,因为在市场经济里,一个人没有钱连生存都会有问题,不赚钱怎么能行。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2007年12月17日)北京市的天气有点冷,周末,又是这样的天气,最适宜的方式是在家里猫着,然后等待到了晚上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到某个酒馆里喝上一杯,年近岁逼的日子里,难得的清闲。这么多年的奋斗,在这个时候能让人支付得起这样的一个成本。但有时候我也回想起自己的记者生涯的几个瞬间。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在北京市某法院的门口,也是这么一个天气,也是这样一个周末,一群人在法院门口排队等候他们拖欠的工资被法院执行完了以后发给他们。数目不大,可那些人都很高兴,甚至有些兴奋。我去采访他们的感受,他们都说感谢司法机关,他们这个年能过去了。回来的路上,我的手激动得恨不得马上在键盘上把稿子敲出来,因为我想到了这个文章应该怎么写。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罪孽     
在我看起来,公元前356年公孙鞅在秦国的变法决不是一般的改变,文化人一代一代地讨论它,理所当然。我感觉公孙鞅在年轻的时候属于这样一种人,有野心,有能力,想出人头地,却缺乏辉煌的背景。这样一种人要在君主专制的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注定是  相似文献   

16.
邹瑞成 《秘书之友》2009,(11):44-45
有人说,秘书工作苦辣酸甜涩五味俱全。回顾我二十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的经历,我感觉更多的是苦中有乐、有甜,因为我是把秘书工作当作事业来干的。秘书工作虽辛苦,但在苦中磨砺了自己,造就了自己,升华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创新?我从中文的角度思考到了公司创新的方法. 1991年,我学诗歌,当时的思路是想把诗歌写得没有人懂. "用一枝玫瑰堵住你燃烧的嘴唇"类似这样的句子在我平时的语言当中,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18.
谢一鸣其人     
杨少衡 《决策》2012,(Z1):103
我是一个小说作者,谢一鸣是我在《读一个句号》里描绘的人物,作者本身也是读者,我又是如何解读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首先我要说谢一鸣是个小说人物,小说人物脱胎于现实人物,但是并不等同于现实人物。这就是说,谢一鸣的故事在生活中时常可见,谢一鸣本人有些像生活里的这个人,又有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口头表达,思维训练,是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的一种方式,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要实实在在地抓好说话训练,把说话训练落到实处,在低年级就要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训练。今年我有幸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  相似文献   

20.
王术军 《经理人》2005,(8):87-88
如果把招聘看成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应该由谁负责?一家跨国公司在华CEO邀请各部门负责人与所有人力资源部职员共进午餐,其间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招聘看成是一个项目,你们觉得这个项目应该由谁负责?绝大多数人包括人力资源部职员的答案都是“人力资源部”。有销售和市场背景的CEO并没有立即做出评价。“按照你们的逻辑,如果我负责的中国区业务今年没有实现总部的目标,我向老板解释说,中国的人力资源部没有给我招聘到好的人,你觉得老板会接受这样的解释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