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坚持了生产力起决定作用和生产力标准的观点,作出“三个有利于”衡量标准的精辟概括,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将引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迈向21世纪,因此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现实意义十分重大,它为当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的兴起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广州市芳村区来讲,1988年到1997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区乡镇…  相似文献   

2.
乡镇集体产权关系模糊集中体现在乡镇企业财产所有权主体错位、产权主体权责与经营主体权责不明、企业职工的地位和权贵模糊不清等三方面,股份合作制则是实现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明晰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对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特点和改革中的操作要点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关键。因此,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索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当今需要的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等综合指标进行普遍调查,结合具体国情,对值得和能够与否搞活的国有企业进行细分,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然后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把国有企业推向产权市场,在争取国家和政府搞活企业的同时,走“市场搞活企业”、“企业搞活企业”、“职工搞活企业”的新路子。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国有资产的产权,“由谁代表”的问题。具体的操作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它应该是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乡镇企业发展的地位及对策张华,王宏伟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是中国农民的创举,是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划时代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早在1987年就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  相似文献   

5.
程胜利 《社会》2003,(5):45-48
研究问题的提出 乡镇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贯穿于整个90年代的乡镇企业改革,主要是产权改革,不仅仅是企业产权的变化和经营机制的转变,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场涉及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社会革命。但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经济角度或从规范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缺乏从职工参与、劳动力社会分化的角度对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而深远的影响的大型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全生 《创新》2010,4(2):78-81
我国农村改革以来,中国农民先后推出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专业户、小城镇、农民工、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等九大创造,为中国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中农民的这些创造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完善这些创造,继续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并注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的兴起,对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以至全省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和以工补农,巩固基层政权,安定农村大局等,都已显示出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凯乔 《探求》2008,(2):44-49
2001年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凸现六大绩效: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快、贡献大;总体经营效益较好;为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作出较大贡献;产业结构变动呈稳定趋势,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超过76%;出口增长迅速,出口贡献度为32.48%;农民就业贡献度和农民收入贡献度大大提高。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有如此巨大的业绩,是因为形成了相对较大的合力,其合力的构成有:良好的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形成的力量;加入世贸后趋好的国际环境形成的力量;产权制度改革形成的力量;乡镇企业规模发展形成的力量;各种要素形成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从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入手,来解决中国的革命和改革问题,其战略基点是一致的。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正确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在具体方式、途径和做法方面出现了失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找到了实现这一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式。他强调发展生产力、改革人民公社体制,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并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等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改革是对我国在长期不协调发展情况下形成的制度化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能够通过改革维护和实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村集体顺利进入市场经济活动实现保值增值,而且还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治理方式变革,并且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奠定了制度基础.温州的“三分三改”立足于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改革,并且为农村资本有效进入市场、农民平等转化为市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任何经济类型决非僵化不变,作为闻名中外的苏南模式也不例外。所谓苏南模式,是人们对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农村近40年特别是1979年以来经济发展道路的概括和表述。它的主要特征,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集体工业为主体,农副工三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苏南模式的成就卓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苏南农村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率先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打破了我国历来“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旧格局,依托横向联合,大办乡镇企业。早在1985年,已有乡镇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其发展势头之猛,令世人瞩目。现在,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六成,乡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获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社会地位。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是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思考郭莲花近几年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明显落后于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仍在试点阶段。“抓大放小”原则促使地方小国有企业采取租赁、承包、转让等方式明确了产权责任,经营...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现实选择。我们必须以产业化入手,去推动乡镇企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实现“三化”齐动。一、“三化”是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途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解决农村改革与...  相似文献   

15.
王学居 《社会福利》2006,(12):37-39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涵盖了民政职能的多个方面。“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对甘肃省农村殡葬改革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16.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是进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理论界和企业界及政府有关部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以股份制来搞活企业,有的主张以税利分流来增强企业活力,有的认为要用“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才能搞活,如此等等。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认为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好三方面的关系,即需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动力关系、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关系和两权分离下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乡镇企业是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乡镇企业属于“准现代部门”,它的迅速发展导致我国出现了逆向发展的二元工业结构。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从农村的进一步工业化以及全国工业的现代化看,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来加快乡镇企业向“现代部门”的转化。结构调整实质是变革旧体制的过程,因此深入改革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推进城乡企业的紧密型结合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指针。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归功于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杰出理论贡献,同时要充分肯定亿万人民在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中作出的实践贡献。其中,我国广大农民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践,对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建构,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拟以优秀乡镇企业的代表——杭州万向节厂的改革实践为例,对其在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上的贡献,作些理论分析。一、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改革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在推动农村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静  叶敬忠 《社会》2007,27(3):178-178
本文按照“结构 / 制度”和“过程 / 事件”两种研究取向,梳理了社会学界对1980年以来乡镇政权的角色和行为研究的成果。前者解释了乡镇政权由于考核评分体制的压力而被动产生失范行为的原因;后者以动态的、微观的研究视角分析具体事件过程中乡镇政权的行动者其角色和策略选择。“结构 / 制度”和“过程 / 事件”研究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借鉴。综合上述研究,文章认为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权在“国家”和“农村社会”新型互动关系中的角色和行为的研究也可借鉴上述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着重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共中央全会就有四次,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届三中全会是指导农村改革的两个最关键性的会议。对这两次会议加以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制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一、两个全会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制定出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