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州市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建设,要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注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创新型园区建设,注重汇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融合,推进区域联动互动发展,打造创新型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高等教育教学理念趋势引导下,基于河北金融学院“四驱动态自由化”财经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对知识向能力进行高效转化提出具体的课程设计路径,缩短大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时间,使学生的技术技能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真正落地、提升,对学生的学习、创新、成长至关重要,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各项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数量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创新驱动路径是以科技创新形成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产业创新形成新型产业支持体系,以制度创新提供激励导向,以战略创新形成战略支持体系,以管理创新形成有利的环境支持。而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创新驱动主体;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制度创新,改善制度环境;推动政策转型,实现政策导向的转变等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就是以改善供给为实现路径,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一系列的转型:在政策激励方面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在政策内容方面实现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结构创新;加强建设产学研体系,积极推动体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提升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5.
通过科技创新可直接创造新产品和财富,更引发和带动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繁发生。商业模式创新对科技创新明显具有的促进作用在于可实现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调整通过增大整个"价值蛋糕的尺寸"为公司捕获价值。创新企业依据其价值主张所要实施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通过技术和资产捆绑实现创新价值;通过对整个价值链实施延长、分拆、外包、出售和整合实现创新价值;优化企业整个价值链的各种价值活动,创造新的价值活动,并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实现从科技创新中获取最大价值,是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科技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具有自身的特质和特殊的要求。在技术创新提升为科技创新后,技术创新阶段须延伸到科学发现孵化为新技术的阶段。对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系统思考和设计,可以全面整合创业活动,提高科技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强烈的创新动机、专业化的创新技术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其持续快速成长对于全面、有效提升我国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分为技术创新主导型、市场创新主导型和组织管理创新主导型三种类型,利用灰色经济计量组合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路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在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表现的最突出,而技术创新主导变量对企业成长性变量的影响最深刻,同时技术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和市场创新主导型成长路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与实施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实现有机衔接,重构黄河流域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表现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与东部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发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流域经济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是将科技创新作为首要目标,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作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全流域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的机制体制创新作为制度保障。黄河流域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思路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问题。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筑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路径在于在节水产业、新能源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长期布局,依靠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新动能培育,推动黄河全流域合作发展和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8.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和基石。以超效率SBM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2012—2021年的科技创新发展效率进行定量探究。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为0.64,未达到效率前沿面,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各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不高,且差距显著;3.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幅为16.5%,偏向于技术进步的单轨道驱动模式。为有效提升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在经费和人才投入方面提出优化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在成果产出方面,应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促进科创成果产业化,增强科技成果产出转化;在区域协调方面,科创要素跨省(市)流动,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发展阶段需要新动能和新理念.1998-2019年,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总体呈显著增长的趋势.技术进步已然成为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从时间维度看,2012年是绿色生产率变化的重要转折点.1998-2011年,依赖传统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的发展动能是工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发生了重大转变,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凸显,与环保减排相关的绿色新动能对工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率增长的核心源泉.从区域维度看,东、中、西部的绿色生产率驱动因素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工业增长的绿色动能最显著,是全国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总之,由绿色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的绿色增长动力正在显现,绿色新动能无疑将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实现两碳目标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伴随着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干预的增加,政府规制负担同样对企业创新造成了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政府规制负担、中介组织发展和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当政府规制对企业两种创新活动的干预达到平衡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现较高的水平;政府规模的减小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中介组织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中介组织在政府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福特制大规模生产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一次新的生产方式创新和制度变革.与福特制大规模生产不同,新经济的驱动力不再是规模和范围经济,而是以持续创新和柔性生产为特征的速度经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结网和互动中创业或创新活动的涌现,是新经济实现持续创新和柔性生产的基本力量.从自由主义或调节主义的角度界定新经济及其制度结构的思路,只是从表面上看问题.围绕着创业或创新活动的涌现及其新技术的商业化,新经济的制度结构始终关注的是创业或创新环境的构建,因而又被称为创业资本主义.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未来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的方向不再是简单的放松管制和投资环境的优化,而是构建新的创业或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创新效率测量有多种方法,但研发资金投入处理上都按永续盘存法处理,本研究认为研发资金不适合永续盘存处理。按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市场创新构建三阶段共享投入模型,前两阶段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创新效率,然后与第三阶段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离差变换最小二乘法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发现外资企业、股份公司创新效率最高,国有、集体企业创新效率垫底。其中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及购买国内技术对技术创新贡献最高,引进国外技术及技术改造对技术创新存在负相关。而且专利对企业产品创新贡献较低,专利并没有发挥较大作用,说明专利商业化应用较少且专利质量不高,并没有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企业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它是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持续创新。制度结构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最核心的要素,其中,产权制度安排、企业家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是创新型企业增强内部动力最重要的驱动力。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等也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外部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创新发展动能,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字化带动新的技术进步,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目标。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这种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不仅能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加强市场正面预期,而且会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的实证结论可为政府部门推动制造业绿色创新以及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进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袁宇 《中州学刊》2014,(4):37-41
城市创新网络融合创新型城市各个子系统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城市实现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创新型城市是广义生态和谐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形态,是城市创新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和目标。城市创新网络化的具体实现路径为培育创新主体自主创新及协同的能力;提高创新资源的水平,增强对创新资源的支持和服务;从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法规政府方面构建创新制度;通过制度安排和网络化组织推进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16.
可再生能源从技术研发到技术创新,从财政支持到商业化运作,需要实现产业组织的铸造、公平竞争及市场环境的形成。围绕财政支持进行制度构建的《可再生能源法》所能带来的制度激励是有限的。设计国家创新体系、产业投资结构、产权结构、竞争结构、治理结构与拆除垄断壁垒,特别是培养多元投资权利主体能力是可再生能源发展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全面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转型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性路径依赖。从《可再生能源法》到《可再生能源产业振兴法》、《能源法》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企业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它是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持续创新。制度结构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最核心的要素,其中,产权制度安排、企业家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是创新型企业增强内部动力最重要的驱动力。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等也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外部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动力从靠投入转向靠创新,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为主的内需驱动,从效率优先转向更加注重公平,其增长特征具有创新性、内需性和公平性。公共服务通过人力资本机制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和配置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型增长,通过缓解预防性储蓄和推动人的城镇化进程能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推动消费主导的内需型增长,通过调节收入差距能推动公平型增长,因此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增长动力。通过公共服务视角寻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或路径,而不是将公共服务仅仅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有的内容,这一观点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而且公共服务不仅是内容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及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多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5):53-58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和合作意识淡薄等问题突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能力,需要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本文从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区域协同创新三方面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多重模式,提出了开放式技术创新、价值增值的服务创新和区域平台架构的管理创新的升级路径,并分析了三种模式和三条路径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琳  刘文霞 《南方论刊》2006,(1):29-31,12
民营科技企业由于自身所具有的诸多特点,使它率先置身于市场前沿,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激活了科技人员技术创新和技术创业积极性,促进了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丰富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成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