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6年2月6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内气氛异常,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在录音。稿子还没念到一半,播音员齐越已经泣不成声了……终于,齐越念到最后一句:“焦裕禄……你没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2000,(1):14-14
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宗家邦,口出狂言:“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终被免掉职务。去年9月,河南电台记者王小兵到兰考采制国庆特别节目《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宗家邦处遇到麻烦,先是不接受采访,第二天答应吃中饭再说。记者几经周折在一家宾馆找到他,请他谈谈新时期如何继承发扬焦裕禄精神。他打着酒嗝说:“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有好多事都没办好。”记者提醒他配合,他突然生气,大声喝道:“我对你的问题不感兴趣,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点评:兰考有个焦裕禄,这位继任者就像戴了“紧箍咒”。一听焦裕禄精神就烦,烦的是焦裕禄只做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3.
张翌日 《现代妇女》2014,(10):312-313
参观兰考焦裕禄纪念园,缅怀焦裕禄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领会焦裕禄精神的实质,以焦裕禄精神为镜鉴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4.
直到著名记者穆青逝世前才透露:“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几代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难以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同志生前不让我们说这事……”  相似文献   

5.
当我看到电视剧《焦裕禄》中出现焦裕禄带领子女在生场村红薯地劳动的情景时,不禁想起了47年前焦裕禄夫人徐俊雅赠送给我的一张照片。那是1966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是焦裕禄同志逝世一年多后,以徐俊雅为主要成员的焦裕禄事迹巡回报告团应邀来到湖北省孝感地委大礼堂作报告。作为湖北日报社驻孝感地委记者站副站长的我,采访了徐俊雅。  相似文献   

6.
焦裕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共和国建设者。然而,这个真实的光辉典范却也曾遭受过“左”的法难和冷遇。好在历史是公正的……怀着对一代英雄和人民好公仆的崇敬,记者最近在当年的兰考县县长张钦礼、宣传干事刘俊生陪同下,瞻仰了兰考县城北的“焦裕禄烈士陵园”。面对长眠的英灵,两位老人讲起了许多鲜为人知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副省长当即宣布:暂停会议典型发言,讨论焦裕禄的感人事迹1964年5月,豫东大地风沙飞扬,尘灰蔽日。这天上午,河南省沙区造林工作会议在毗邻兰考的民权县召开。议程是,由4个沙区造林先进县的领导作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7.
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纪念日。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习总书记在接见焦裕禄同志家属时说:"焦裕禄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希望通过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隋操。焦裕禄精神,其实质是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宗旨意识和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50年前,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将焦裕禄精神点燃为"熊熊烈火",所引发的冲击波绵延至今,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1964年到2014年,整整50年,这是焦裕禄离开我们的时间,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长存永续、历久弥新,感染着一代代人,激励着一代代人。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焦裕禄精神再  相似文献   

10.
宁静 《老年人》2015,(2):30-31
今年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焦裕禄生育的6个子女现状如何?子女们眼中的父亲形象是怎样的?他们在传承父亲的精神方面都做了些什么?这些都是全国人民希望了解的。焦守云是焦裕禄的次女,曾受到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拥有普通却不平凡的  相似文献   

11.
正甲午仲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后观看了电影《焦裕禄》,重温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掩卷沉思,仍感意犹未尽,之后,自己又重读此文,受益很深,结合工作思想实际谈点感受。学习焦裕禄,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当下,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从中央到基  相似文献   

12.
地处豫东平原的兰考县,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过去,这里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风沙、盐碱、内涝三害肆虐.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依靠党和政府,团结奋斗,彻底治理了风沙、内涝和盐碱,使其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农田,实现了焦裕禄同志生前的夙愿.  相似文献   

13.
吴志菲 《老年人》2014,(10):44-45
正张钦礼成为宣讲焦裕禄事迹第一人1964年5月18日,河南省在豫东民权县召开全省沙区造林会议。会议由河南省副省长王维群主持,新华社河南分社指派农村组记者鲁保国参加会议采访,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在郑州刚刚处理完焦裕禄的后事也赶来参加了会议。张钦礼代表兰考县作典型发言,含泪讲述了已故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兰考县除"三害"作出的贡献和感人事迹。张钦礼从焦裕禄上任后第一次访问老农讲到他走过  相似文献   

14.
王建柱 《老年人》2009,(5):20-21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这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出自一位名叫吕其明的作曲家之手。半个多世纪以来.吕其明不仅为《铁道游击队》、《庐山恋》、《城南旧事》和《焦裕禄》等诸多电影谱写了插曲.还创作了交响乐《红旗颂》,这些作品。无不以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主题.激荡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以宝贵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5.
焦裕禄战斗过的河南省兰考县终于摘掉了"穷帽子"!2017年3月27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兰考县脱贫摘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是兰考人民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16.
在中原大地上,有一种精神,历经沧桑让人感动;有一份关怀,承载厚重催人奋进;有一代变迁,映射发展激荡人心.在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像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治理"三害"一样,兰考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打响了脱贫摘帽的战役,2014年,实现脱贫2.5万人,2015年脱贫4.6万人.  相似文献   

17.
焦守云 《老年世界》2014,(19):12-14
我叫焦守云,是焦裕禄的二女儿。爸爸在兰考工作的时候,我们姊妹都还小,常常好多天见不到他,但他对我们严格的教育和亲切的教诲,至今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8.
贾瑞敏 《现代妇女》2014,(11):113-113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50年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他的这种崇高精神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黄承伟 《中国扶贫》2017,(10):45-48
近期,在中央党校厅局级干部进修班(第68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学习期间,中央党校安排学员到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开展体验式教学,我个人感到这真正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故事感人,深受震撼、深受感动、深受教育.三点体会最为深刻:一是再一次现场深刻感受到了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伟大魅力,思想又一次得到荡涤,党性又一次得到提升.二是再一次在实地感受、理性思考中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的实质要义、核心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党性和宗旨意识得到新的强化.  相似文献   

20.
1966年2月8日上午八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文,震撼了全国。 “四清”分团全体在小学校,在礼堂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广播员雄浑深沉的声音饱含激情,让听者跟着落泪,以至到最后竟哭出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