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闪婚”、“闪离”的婚姻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洁 《社区》2008,(21):20-21
“闪婚”又“闪离”,幸福在哪里“80后”已经长大成人,忙着结婚、分手、复合,爱了、恨了、痛了、分了……“80后”“闪婚”的热乎气刚过,又开始忙着“闪离”。  相似文献   

2.
书累     
余斌 《社区》2008,(20):4-5
老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还应补一条——“书到搬时只嫌多”。都是说书,这里“多”与“少”却有有形无形之分。“恨少”是恨肚里少,“嫌多”是嫌架上多。读书是要读进肚里才算数的。当然不是太容易。替代的法子是充以满架图书。朝夕晤对,虽不能将满架图书化为满腹诗书,至少向往之诚是有了。所以平日并不嫌其多,坐拥书城,关起门来,反有顾盼自雄之慨。  相似文献   

3.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和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分裂”、“置换”这两个概念分析,《呼啸山庄》中女主人翁凯瑟琳的死亡悲剧是源于她内心深处既追求理想化爱情又追求现实爱情的“兼得”心理。“理想”与“现实”这两股力量在她身上相互对抗,势均力敌,最后将她的精神撕裂。传统文学批评拔高了该小说中男女主人翁爱情的理想主义的一面,反映了在艺术的“安全”领域里,作者与受众喜好将理想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丁玲的创作从一开始到抗战胜利这段时间里,都与她的半殖民体验密切相关,可以说,半殖民体验不仅贯穿了丁玲在现代时期的创作,也影响着其对文学、生活以及政治文化的认知。这种半殖民体验影响了她对“个人”与“群”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个人”“群”与抗战关系的认知。如果说左转之前,她的半殖民体验局限于殖民对个体出路的表达,那么,到了延安之后,她则将这种个体化的半殖民体验推向了整个抗战,试图将想象验之于现实,来解答中华民族在民族国家危亡的时刻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蔡轶 《金陵瞭望》2008,(6):22-23
2000年,一位38岁的女教师“主动”卞岗,把机会留给别人,自己踏上茫茫创业之路。“非典”、“禽流感”、“麦莎”、“彩蝶”……每一次的磨难都能让她身无分文。磨难、坚持、创新,都是她不断前进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爱·文姬》这部音乐剧以“蔡文姬归汉”为线索,从女性视角对蔡文姬这个人物进行塑造。她对亲人有小爱之心,对苍生有博爱之心,对国家有大爱之心,同时更是挚爱文化。这些特质在女主角“角色化”演唱的过程中都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也体现了这部音乐剧深刻的内涵和时代主题,即民族的融合、团结和发展。虽然,在这部音乐剧中没有提到一个“爱”字,但是全剧爱意浓浓,同时,这也是音乐剧女主角“角色化”演唱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剑红 《社区》2009,(35):22-22
卡伦住在一个窄小的公寓里.她说她恨那个公寓太小了.整天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很烦闷。有一天,我们一起喝咖啡,我对她说:“你不如再找一个大一些的公寓。”她说:“等我度假回来,再去找一个公寓。”  相似文献   

8.
作为事件“记者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的“记者节”已经掀过了她的第一页,如何反思她,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假如借社会学学理框架对之做分析.“记者节”就不仅是一次社会活动,她更应被视为一次拷问现状、理念的社会伦理事件.就表征方式而言,“记者节”则表现为“注释性”脚本、“狂欢性”脚本、“敬畏性”脚本三种形态.社会对“记者节”的期待与她的实存表现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人们认知与反思,而后付出努力,保障新闻传播不脱其”交通心灵工具”的天然使命.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0日,由巩俐主演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自首映以来,短短的两周内迅速突破3亿元票房大关。重新回归影坛,巩俐的演技更是炉火纯青,令人惊叹。说起丈夫黄和祥,巩俐一脸笑容,深情讲述了她和丈夫这些年不为人知的情感经历,并感叹着说,正是丈夫这些放手的大爱,才给了她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0.
论张惠言     
张惠言是乾嘉时期“常州学派’的中坚,他对易、礼的研究既是清初汉学“经世致用”思想的一种回归,又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一种先导。他的易学思想直接影响了“阳湖文派”和“常州词派”。作为“阳湖文派”的主将,他的散文朴茂劲健,于淡泊中见恨激,于平和中写忧患。作为“常州调派”的领袖,他主张词创作要尊词体,崇正声,重比兴,有寄托,发幽隐,导渊源。读词、说词要做到“义有幽隐,并为指发。”他的词作充分显示了该派“尔雅哀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骊歌 《人生与伴侣》2010,(12):16-17
有人说,她是特别幸运的人,容貌姣好、家境殷实,北京电影学院的骄子,第一次接戏就与4个帅哥对戏,而且首次亮相就出现在湖南卫视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也有人说,她的幸运重叠着很多“不幸”——“山寨”和“雷”的标签,从开机到播出,两年来始终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2.
在散文创作中,王兆胜文评互证,以老庄之道为基础,构建了天、地、人为一体的三维哲学世界,以此深思人的自洽及人与自然万物的辩证关系。其中,“物”与“情”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词。在“物”的书写中,蕴含着王兆胜对悠闲人生的追求和逍遥境界的渴望;在“情”的表达中,体现了王兆胜对“人间大爱”的肯定与坚持。而在由“物”及“情”的书写路径中,王兆胜的散文以平淡自然的风格、优雅闲逸的文化修养实现了“心散”的境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散文的书写维度。  相似文献   

13.
在外企工作的Lillian是个“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一直以来她都是个“性”福的女人。可如今,她对性的要求和退想早已远远超出了身体的享受,她把每晚的床上生活当作折射爱情质量的镜子,随时随地地审视,并且监控着镜子里的风吹草动。  相似文献   

14.
刘洁 《社区》2011,(28):62-64
韩群凤决意杀死两个脑瘫儿子,然后自杀。 在遗嘱中,她对丈夫说“对不起”,她认为儿子的脑瘫是自己带来的,带来了“十多年的灾难”,所以,她决定让死亡来解决问题,让她自己“独自带走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15.
张晨怡 《中华魂》2013,(14):36-38
从万众期待到千夫所指,袁世凯本有机会成为“中国之华盛顿”,却最终成为举国唾骂的“窃国大盗”,在众叛亲离中羞恨而死。相传袁世凯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害了我。”“他”是准?有人说是一心想当“皇太子”的袁克定,有人说是一心想做“帝王师”的杨度,也有人说是袁世凯自己的帝王思想。  相似文献   

16.
白明 《北京纪事》2010,(1):106-107
有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太太,身边没夫君,膝下无子女,孤身一人居住京城。别看老人家时乖命蹇,岁月无情,皱纹已然爬满面颊,但不难看出曾经也有过花容月貌。据说她以前是天津一个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旧时是“在家住洋楼,出门坐洋车”,正经的“吃过见过”。可到“文革”时期就遭了罪,连“破四旧”带抄家,就败落了。  相似文献   

17.
刘长宝 《可乐》2011,(2):3-M0002
与《可乐》相识没多久,我深深爱上她了。第一次与她邂逅是在一家报亭。那天风很大,她依然跟其他几本杂志一起,坚定地“站”在最前面,身“穿”一袭透明的塑料外套,头顶一个黄色的夹子。她的身子被狂风吹得摇摇摆摆,  相似文献   

18.
穗华 《人生与伴侣》2010,(10):12-14
遭遇“潜规则”,打工妹逼“富二代”老板娶自己 黄琦是一个天生漂亮的“辣妹子”,性格好胜而又倔强。1978年,她出生于湖南吉首农村:1996年夏,她从广州一家模特培训学校毕业后,进了东莞市虎门镇一家时装厂做试衣模特,工资还不到一千元。  相似文献   

19.
后来,才知道她的真名叫程笑笑,程欢颜,是她工作时的“艺名”。 记住她,是因为她石破天惊的一句话。那天早上,面对楼上穿梭往来的人流,她忽然扯着嗓子说,没错,我是做“小姐”的,但我只卖艺不卖身!不行吗?  相似文献   

20.
镇江历史上称为“吴头楚尾”,处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处,这一优势使当地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塑造了镇江人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对于新时期推动镇江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大爱镇江”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