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期出版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纸载体出版物中,期刊出版的形式远晚于图书和报纸。由于期刊具有区别于图书、报纸出版的显著特征,使之很快形成与图书、报纸出版三足鼎立的地位。本文集中论述了近现代报刊出版的发展过程,包括科技、文艺刊物出版,从传播学和编辑出版学的视角审视近代期刊出版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实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以青 《文史哲》2005,2(4):102-108
出版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主,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特殊行业。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与收藏,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与文人士绅的圈子,与普通大众无缘。中国出版业在近代完成了它的转型。在近代中国“救国救民”的时代主题下,出版具有了传播西学、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特殊功能和社会价值。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全面推进,带来了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使出版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近代出版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及文化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书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下,西方传教士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翻译馆出版社会科学图书,特别是历史类图书,与传教士在华政策转向有关。史志类图书成为了影响中国士人和学者的重要手段。这些图书相较于以往教士翻译出版的历史书籍,显示出了新的特点,对时局影响更大,是近代中外史学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全国报刊索引网为依托,对其收录的150种近代中国法律期刊的创刊时间、出版地、出版周期、出版主体、刊物名称等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发现,近代中国法律期刊的出版具有受时局与重大法政运动影响较大、地域分布不均、出版周期相对较短、编辑出版主体多元化以及刊物名称彰显时代烙印等特点.研究认为,近代中国法律期刊的出版不仅承载了近代法律人的救国情怀和改革主张,而且发挥了凝合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从多个方面为近代中国法学传统的历史生成奠定了媒介基础.作为中国期刊出版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中国法律期刊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国当前法律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镜鉴和宝贵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5.
典籍分类与晚清知识系统之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图书分类法,始于古希腊时代,基本上是按照图书性质进行分类的.对此,近代目录学家王云五说:"外国图书按性质的分类,可说是发源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主张把学问分为历史、哲学、文学三大类."①近代以后,随着知识分化及分工发达,学术分类更加细密,逐渐形成了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图书分类.与希腊时代的学术分类相比,西方近代图书分类"其原则大概相同,不过分类的细目和方法各有不同罢了".这种图书分类法,与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和学术分类有很大差别.中国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虽似按"性质"的分类法,但细加研究,多少还是倾向于"形式的分类法",而不是近代意义上的以学科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法.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第一个教会印书馆--墨海书馆①在其存在期间,除了出版宣传宗教的书籍外,还出版了大量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的出版,对近代中国人的思想变化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墨海书馆也引进了先进印刷设备,对我国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墨海书馆及出版的西书,说明它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出版者的权利与义务金眉在中国,图书出版者是指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并批准、具有法人资格、专门从事图书出版活动的出版社(或公司)。作为出版者,它出版作品的权力是作者赋予的,即图书出版权是作者著作权的一部分,出版社出版其作品,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并支付...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降,伴随着西方侵略势力的东侵,近代西方印刷技术亦传人中国,近代中国第一家出版机构——墨海书馆适时而生.本文试图就墨海书馆及其编译出版的西书,阐述其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普图书作为科普文化的主要载体,其出版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科普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一定历史时期科普图书的出版数量和质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1949-1965年<全国总书目>所收科普图书进行统计分析后,进而总结了这一时期科普图书出版的利弊得失.这对于促进当代中国科普图书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科普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8 1 5 - 1 91 5年中国出版了近 2 0 0 0种中文报刊。这些报刊在内容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从最初西潮东来到洋务、维新、反清革命、创建民国的全部过程。在名称上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和国人对中外大势的认识。在出版地上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辐射 ,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宏观考察分析 ,可知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线索基本一致 ,从诸多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60年学术期刊事业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60年来我国学术期刊事业的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学术期刊的源流包括解放前中国科学界、知识界办的学术期刊;解放前我们党创办的学术期刊;解放初新办学术期刊;解放后恢复的学术期刊;改革开放30年后创办的学术期刊;第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学术期刊事业,我国的学术出版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三,特殊时期党和政府也没有放弃对学术期刊领导;第四,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就学术期刊出版出台了一系列适时的、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法规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学术期刊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出版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明晰党的出版历史已是题中应有之义。1921年至1927年是党的出版工作的发展初期。党成立后就确定了加快办报办社办刊的目标任务,至国共合作破裂前,党通过历次代表大会制定各种出版宣传政策。组织原则确立和领导机构建设是此时期党的出版政策的着力点。在党明确而坚定的出版政策下,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史料和文献历来为严谨的学者所重视,尤其是作为文学研究直接对象的作家作品,更是研究者必须全面、准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鲁迅曾说,研究作家要把握其“全人”,所以,编辑出版收录作家作品的《全集》,历来为学术界和出版界所普遍瞩目。关于包括现代作家《全集》编辑在内的现代文学的文献学问题,曾在2003年和2004年进行过两次研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现代作家全集编辑中的各种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解决,新的问题也还会层出不穷。所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作家全集的编辑问题依然作为研讨会的四大主题之一,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说明,现代作家全集的编选和校勘依然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搜集、整理和编辑史料本身就是一项学术研究活动,至少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或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绝不可等闲视之。而编辑作家全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为当前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原初资料,还在于它所保存的完备的史料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收藏,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样说来,收集完整、考订精当、体例科学的作家全集,其编辑者所做的当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实在有必要花气力去做好。在当前学术界刮起的某些浮躁之风面前,组织和刊发这样一组专题文章,对于净化学术风气、弘扬早年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沉潜、扎实、严谨的治学传统,进而促进现代作家全集的编辑以及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健康发展,或许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4.
史料和文献历来为严谨的学者所重视,尤其是作为文学研究直接对象的作家作品,更是研究者必须全面、准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鲁迅曾说,研究作家要把握其“全人”,所以,编辑出版收录作家作品的《全集》,历来为学术界和出版界所普遍瞩目。关于包括现代作家《全集》编辑在内的现代文学的文献学问题,曾在2003年和2004年进行过两次研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现代作家全集编辑中的各种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解决,新的问题也还会层出不穷。所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作家全集的编辑问题依然作为研讨会的四大主题之一,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说明,现代作家全集的编选和校勘依然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搜集、整理和编辑史料本身就是一项学术研究活动,至少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或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绝不可等闲视之。而编辑作家全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为当前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原初资料,还在于它所保存的完备的史料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收藏,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样说来,收集完整、考订精当、体例科学的作家全集,其编辑者所做的当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实在有必要花气力去做好。在当前学术界刮起的某些浮躁之风面前,组织和刊发这样一组专题文章,对于净化学术风气、弘扬早年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沉潜、扎实、严谨的治学传统,进而促进现代作家全集的编辑以及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健康发展,或许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5.
刘增杰 《河北学刊》2006,26(6):119-121
史料和文献历来为严谨的学者所重视,尤其是作为文学研究直接对象的作家作品,更是研究者必须全面、准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鲁迅曾说,研究作家要把握其“全人”,所以,编辑出版收录作家作品的《全集》,历来为学术界和出版界所普遍瞩目。关于包括现代作家《全集》编辑在内的现代文学的文献学问题,曾在2003年和2004年进行过两次研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现代作家全集编辑中的各种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解决,新的问题也还会层出不穷。所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上,作家全集的编辑问题依然作为研讨会的四大主题之一,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说明,现代作家全集的编选和校勘依然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搜集、整理和编辑史料本身就是一项学术研究活动,至少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或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绝不可等闲视之。而编辑作家全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为当前的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原初资料,还在于它所保存的完备的史料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收藏,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样说来,收集完整、考订精当、体例科学的作家全集,其编辑者所做的当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实在有必要花气力去做好。在当前学术界刮起的某些浮躁之风面前,组织和刊发这样一组专题文章,对于净化学术风气、弘扬早年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沉潜、扎实、严谨的治学传统,进而促进现代作家全集的编辑以及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健康发展,或许会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版媒介的融合,大致有出版媒介自身的融合、出版媒介与其他媒介的融合、出版媒介与非媒介行业的融合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不同的分支。我国出版媒介在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行业等方面的融合均已有一定发展,但某些环节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一些关系还待理顺。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问的融合将以自愿、自主发展为主。媒介形态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大,资本在媒介融合中的纽带作用将更加明显,出版媒介融合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鄢明定 《兰州学刊》2008,(Z1):102-104
手术同意书,是目前我国医院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的一种法定医疗文书,它的实行,一度引起人们的众多议论。许多人认为,这类文书大都过分强调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对医院和医生却缺乏有效约束。现代人文关怀,主张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手术同意书"的写作,应当站在高度珍视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的角度,更全面、真实而通俗地告知有关情况,从而更好地体现医院和医生的责任与义务,使其中内容更公平、公正和完善,也促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国1980年代的现代派小说曾经有过许多命名,如"新潮小说"、"探索小说"、"实验小说"、"先锋小说"等等,但是,这些名称自身的瞬时间特征使它们难以涵盖十年间小说的发展动态。"现代派小说"曾经被用来专指1980年代中期以刘索拉、徐星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现象。无论在西方,还是在1980年代初期中国,"现代派小说"都不是一个内涵狭小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广义的"现代派小说"概念是对这一创作现象比较合适的命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以天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美云 《文史哲》2004,(3):118-124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近代性嬗变,中国的企业制度也发生了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在近代中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企业资本的几种基本组织形式,是近代企业家在借鉴西方先进公司制度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特色创办企业的必然选择。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近代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证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模仿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宋剑华  晏洁 《云梦学刊》2006,27(6):93-9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鲁迅与"现代评论派"之间所发生的那场思想论争,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把本应该属于"五四"启蒙话语范畴的见解分歧,纳入到了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斗争去加以定论,故而从本质上遮蔽了两者论争的时代意义与深远影响.鲁迅与"现代评论派"之间的思想交锋,集中体现着东洋派留学生与西洋派留学生的不同人生态度,以及他们对于现代性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反映着转型期精英知识分子的矛盾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