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年前,丁帆先生主编《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的问世,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冲击和惊喜。它不仅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将我们弘扬多年的“人文关怀”落到了实处。由于地域和历史的特殊原因,中国西部在文学上长期被边缘化。虽然不乏对西部作家作品的一些具体批评,但作为一种独特文明形态下的文学存在,  相似文献   

2.
王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颇为特殊的一位,其人生与创作的丰富与复杂使他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蔺春华的《王蒙文化人格论》对王蒙复杂文化人格的存在形态及生成变化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索,并以此凸显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地位与意义.《王蒙文化人格论》拓宽了王蒙研究的领域,也令当下的王蒙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本刊一直致力于当代辽宁作家研究。当代辽宁作家群作为一个地域性写作群体,它的繁盛必有与其伴生的地域性文学评论群体。但目前的现实是,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对作品的研究远远多于对文学评论的研究,辽宁亦然。韩春燕作为辽宁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一直关注新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发表过大量相关评论和学术文章。本专栏此次推出韩春燕学术专著《文字里的村庄》的评论专辑,是在关注辽宁地域性文学创作的同时,亦在关注文学评论,以期达到当代辽宁文学创作与评论双翼飞翔的效果,并希望引起相应的重视。韩春燕出版的学术专著《文字里的村庄———当代中国小说的村庄叙事》于2012年获得第七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著名学者王向峰、刘恩波、秦朝晖分别就这部专著撰写了评论文章。其中对该专著中所谈及的"村庄文化"问题给予了高度评价。村庄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人极为关注的话题,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晴雨表。在中国,村庄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基本单位,一直成为作家书写的对象,但描写村庄文化的文学作品也不都能反应村庄的全部。而韩春燕却以饱含深情的态度、精细巧妙的构思、敏锐的独特视角和散文式的笔法,将当代中国作家笔下的村庄融为一体,梳理了文学研究视界里的文化的村庄和村庄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中外文学的交流与沟通,推进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蓬勃发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与《文艺报》于2004年11月26日-28日联合举办了首届“世界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当代著名作家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文学史料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文学研究现状里,我们却为之感到担忧:史料的忽视被置于一个令人吃惊的地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更为严重。本文基于这样的现状,主要谈及文学史料的发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史料的发掘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史料的发掘是对过去文学研究错误观点的纠正;史料的发掘可以为现当代文学目前研究的乏力带来新的学术生长点;史料的发掘可以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品格和学术人格。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亚裔美国文学不仅成为了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大亮点——老一代作家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新作家不断涌现,其作品也总有一鸣惊人之处。相应的族裔美国文学研究,也逐渐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国内,特别是在近十年之内,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的起色。本期编发的美国族裔文学方面的三篇文章,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一手材料、观点新颖、探讨深入。美国诺维奇大学副校长黄桂友教授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华裔学者,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族裔文学研究中的全球视野》的访谈中,阐释了自己在编辑和撰写系列族裔文学研究著作时的一些洞见,对中国研究美国族裔文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语言的背叛:移民作家的位置在哪里?》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著名华裔作家哈.金的最新评论著作《移民作家》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移民作家与代言人、移民作家的位置等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诗情画意背后的那段历史》是国内少有的专门评论越南裔美国文学的学术论文,所评论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是越南裔美国文学中最新的重要作品,在大陆尚无译本。我们希望这三篇文章能够对中国的族裔文学特别是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推...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亚裔美国文学不仅成为了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大亮点——老一代作家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新作家不断涌现,其作品也总有一鸣惊人之处。相应的族裔美国文学研究,也逐渐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国内,特别是在近十年之内,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的起色。本期编发的美国族裔文学方面的三篇文章,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一手材料、观点新颖、探讨深入。美国诺维奇大学副校长黄桂友教授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华裔学者,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族裔文学研究中的全球视野》的访谈中,阐释了自己在编辑和撰写系列族裔文学研究著作时的一些洞见,对中国研究美国族裔文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语言的背叛:移民作家的位置在哪里?》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著名华裔作家哈.金的最新评论著作《移民作家》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移民作家与代言人、移民作家的位置等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诗情画意背后的那段历史》是国内少有的专门评论越南裔美国文学的学术论文,所评论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是越南裔美国文学中最新的重要作品,在大陆尚无译本。我们希望这三篇文章能够对中国的族裔文学特别是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推...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评奖活动。此次获奖成果表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 ,特别是少数民族评论家和学者开始走向成熟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迭现 ,表现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特点、新发展。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已经从较封闭的单一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对各民族文学之间、民族文学与汉族、世界文学之间关系的比较影响的开放研究。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一书虽然打上了一些阶级分析的牵强印记 ,但仍然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古代诗人文化心态 ,生活方式的研究 ,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评论的持久生命力。书中明显可感的士大夫情怀和某些“春秋笔法”也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论特色。这一传统在现当代文学中也不乏体现 ,值得研究 ,总结。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亚裔美国文学不仅成为了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大亮点——老一代作家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新作家不断涌现,其作品也总有一鸣惊人之处。相应的族裔美国文学研究,也逐渐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国内,特别是在近十年之内,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的起色。本期编发的美国族裔文学方面的三篇文章,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一手材料、观点新颖、探讨深入。美国诺维奇大学副校长黄桂友教授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华裔学者,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族裔文学研究中的全球视野》的访谈中,阐释了自己在编辑和撰写系列族裔文学研究著作时的一些洞见,对中国研究美国族裔文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语言的背叛:移民作家的位置在哪里?》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著名华裔作家哈.金的最新评论著作《移民作家》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移民作家与代言人、移民作家的位置等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诗情画意背后的那段历史》是国内少有的专门评论越南裔美国文学的学术论文,所评论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是越南裔美国文学中最新的重要作品,在大陆尚无译本。我们希望这三篇文章能够对中国的族裔文学特别是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推...  相似文献   

11.
王万森教授 ,1 942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 96 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王万森教授自 1 982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工作 ,重点关注当代文学研究。出版专著 4部 ,合著著作 6部 ,撰写论文 40余篇。其中 ,《新中国中篇小说史稿》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反响 ,被评价为具有“开创性的文学史”。在当代文学研究和 2 0世纪文学的文体研究中 ,王万森教授注重总结文学史的新鲜经…  相似文献   

12.
喻大翔近些年潜心研究散文 ,带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相当大的惊喜。喻大翔也许是有了某种理论的醒悟后 ,一发而不可收。两年来他连续在《文学评论》、《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文艺评论》等重要杂志发表了 10余篇散文论文。今年 4月 ,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他的2 2万字的论著《两岸四地百年散文纵横论》。此书的第二章“学者散文论” ,正是上述系列性学者散文论文的主要成果 ,而曾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 0 0 0年第 2期上的《中华 2 0世纪学者散文综论》 ,可说是这组系列论文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新文学文类学的研究 ,向来有…  相似文献   

13.
一套规模宏大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开始陆续问世了。这是我国当代文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据丛书编委会的计划,这套丛书将包括“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一百多位作家的研究专集和合集”(内含纵跨现当代的作家研究专集),“按文体编辑的作品研究合集”,当代文学论争资料集,当代文学大事记,当代文学作品总目和当代文学评论总目索引。预计总字数将达数千万言。这样一套完整系统的文学研究资料,在我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还不曾有过。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海外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影响甚大,主要表现在:第一,海外汉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散佚资料的搜集、整理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些海外汉学著作本身就是极具参考价值的重要文献;第二,海外汉学促进了大陆文学评判标准的改变;第三,海外汉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拓宽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5.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同志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下简称《黄文》、载《文学评论》一九八五年第五期)中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并通过对历史的“选择、取舍、删削、整理、组合、归纳和总结”,论述了中国文学怎样走向世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主题、现代美感特征以及由语言结构表现出来的艺术思维的现代化进程。最后,阐明了他们赖以建立新概念的“新方法”。文章的探索精神是宝贵的,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许多见解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例如,他们力图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内在  相似文献   

16.
我校中文系刘建勋与刘剑锋、鲁原主编的《中国当代影视文学》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一本分体裁的文学史论著作,《中国当代影视文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当代影视文学的历史发展,从思想艺术的具体比较和综合分析中,论述了中国影视文学作品的成就和特点。对影视文学作家和有成就的影视文学评论家及其研究专著也进行了分析评论.它是我国影视文学史研究史方面出版的第一部著作。它研究的角度不仅着眼于思想艺术评价,而且注重影视文学的体裁、风格剖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     
本专栏自去年开设以来 ,以一年的时间 ,主要是讨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起迄问题 ,尤其是关于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的开始。尽管讨论者所提出的各种见解往往彼此歧异甚或互相对立 ,但都出于深思熟虑 ,既非陈词滥调 ,也非无根浮说 ,充分反映了今天研究者思想的活跃和在学术上勇于探索的精神。也正因此 ,本专栏受到了学术界的热情关注。这当然全赖于学界同仁的支持和慨然赐稿 ,我们吁请在新的一年里仍能一如既往地赐予大作支持。这一期发表的张业松先生的《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不仅就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又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23日至26日,由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阿库乌雾彝汉双语诗歌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凉山州喜德县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及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科院、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西南财大、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和凉山州文联、凉山州作协的50多位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还收到了《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马克·本德尔教授、澳大利亚细尼大学达恬地先生、德国自由大学…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开封、洛阳两地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围绕女性文学研究的转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等问题,展开了切实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女性文学学科建设的回顾、反思与展望,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张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开幕式致词中指出,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作家队伍还是创作题材、主体、形式、风格,都呈现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1999年会暨四川当代文学5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究会开幕辞之一部分,从六个方面概括地评介了四川学术界和文学界在新时期20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四川新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即:拓新现当代文学教材,大后方文学研究工程落成,四川20世纪文学研究蔚为壮观,新诗美学研究走在前列,引进新兴、交叉学科方法,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筚路篮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