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达国家的诚信体系建设以美国式和欧洲式为代表。美国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法律体系、监管和执法部门、信用服务机构;欧洲大陆国家诚信社会体系建设包括法律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私营信用服务系统三大部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诚信社会体系,要加快信用立法工作,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并完善失信惩罚机制,明确失信的法律边界,加大失信成本;鉴于我国信用行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的现实,应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规范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使之能够客观、公正、独立地运营,成为健全的信用体系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
李丽英  沈赏 《学术交流》2004,(12):36-38
建立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体系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关于对信用的理解学者们各抒己见,但在探讨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中必须给信用一个合理的定位,才能进一步探讨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构架,从而提出一些设想。倡导和培育现代信用观念和信用文化,建立个人信用征集制度,完善信用公开披露制度,加强信用监督制度,加大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制定一些与个人信用有关的法律,修改完善现行法律。政府应为建立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锋 《唐都学刊》2006,22(5):42-44
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不仅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状况,同时折射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有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制度建设的缺失等。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重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发挥教师的诚信典范作用,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从而将诚信道德教育和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在个人信用征信过程中,个人信用数据被不当使用、侵害个人权益的现象较为严重,而目前我国尚无较全面的保护体系。个人信用数据法律保护以征信正当性、隐私权之证成性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限性为价值理念支撑。在探究价值理念的基础上,相应具体法律规则设定呼之欲出,设置旨在保护被征信人的信用数据支配权、知情权以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等规则尤为重要,同时应当规定信用征信机构以及信用数据使用者履行相应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5.
上海率先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用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将触及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 ,信用活动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文章阐述了上海个人信用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论证了上海率先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环境和条件 ;提出以完善个人住房信用制度、推行经营者信用激励约束制度为突破口 ,建立上海个人信用体系的雏形 ;制定适宜的近期及中长期对策 ,推动上海率先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6.
陈华  华伟 《创新》2013,7(1):49-53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促进手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许多国家先后以不同的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出口信用保险体制。近年来国际信用保险市场商业化运营趋势日益明显,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而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历史短,发展相对落后的弊端十分明显。以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五种国际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做比较分析,得出国外先进做法对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7):75-77
信用社会和信用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全民自觉的诚信意识并自发地付诸信用行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崇尚诚信的国度,而社会层面信用意识的缺失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形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伦理对诚信的推崇,法制化建设中的薄弱链条对失信的纵容,是形成这一矛盾的重要因子。因此,提升我国公民的诚信意识,重要的不是教育与灌输,而是在推进法治的社会大背景下,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制,切实落实信用监督和信用处罚机制。通过这一体制来规范人们的信用行为,形成人们的信用习惯,最终养成人们的信用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中国公民素质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诸如标准普尔或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以减少市场中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信用评级机构在历次经济危机中给出了令人质疑的信用评级,究其根源就是当前大部分信用评级机构所采用的"发行人付费"模式,而这与信用评级机构本身的"市场看门人"地位相冲突。由于当前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同样采用这种模式,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问题。随着各国对信用评级付费模式的改革,中国当前也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在保留"发行人付费"模式的同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选择机制,并完善信用评级监管机制,以减少"发行人付费"模式所产生的利益冲突,增强信用评级的透明度,保证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信用经济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地都十分重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信用经济.本文以法治为视角,从诚信原则的法律化、信用立法、公正司法等三方面论述了信用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关系,指出从道德观念到法律原则的转变是诚信被普遍遵守的重要前提、构造社会信用法律体系是建设信用经济的必要基础、公正司法是实现诚信原则法律约束力的根本手段,从而肯定了法治建设在当前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信用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制约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从民族精神、市场经济规则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民族精神这一论题,并从以德治国、建立诚信政府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诚信建设,最后落脚点是让诚实守信成为国民和企业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