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者的领导活动中,既有权力性影响力,又有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在实施权力性影响力的同时,动用自身的品格、能力、知识、情感等对被领导者实施影响的行为。与权力性影响力使人“畏服”不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以内驱动力形式服人,因而其影响力比权力性影响力要自然得多,广泛得多,也稳定得多  相似文献   

2.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组织实现目标过程中,以其身份和个性特征有效地影响与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叫自然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品德修养、知识水平、情感魅力以及工作实绩和表率作用等素质和行为构成的。其特征是具有很强的内在性,对被领导者来说,具有自愿性。大量领导实践证明,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领导者的行为中,其作用更持久、更重要,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一、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品格因素。品格因素是由领导…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加强领导者队伍素质建设中,必须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功能突出表现在它的榜样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固本功能等;它主要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学识、行为等因素构成,不带有强制性;它建立在群众对领导者崇敬、信服的基础上,集中表现为被领导者心悦诚服地承认和接受其领导,能够使被领导者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密感。在日常教育中,是非常需要加强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要充分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领导目标,必须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增强非权力影响力的途径是必正廉明,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多办实事,发扬民主等。非权力性影响力同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领导行为中的非权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领导行为中的非权力影响王学锋领导行为是由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构成的。权力因素是实现有效领导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权力就没有实现领导的桥梁。非权力影响也叫自然影响,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行为之中,由其本人的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和行为对被领导者产生...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的影响力有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之分。一个人担任了一定职务,便有了一定的权力,由此而产生的影响力便是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指人格力量,它是一种无声无形的精神感召力。领导干部在重视权力性影响力的同时,必须增强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领导影响力实质只是领导权威的代名词。领导者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方面。在既定的客观条件下,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领导者的不同而出现太大的差异。非权力影响力完全是由领导主体自身的素质决定的,不同的领导者,其非权力影响力不完全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领导者的主观努力和个人修养对强化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领导权威问题应该特别重视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细苑 《云梦学刊》2001,22(4):30-32
现代领导如何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除正确运用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外,努力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尤其重要.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品德、才能、知识与感情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有效领导力的构成及提升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建新 《理论界》2007,(1):48-49
领导者的有效领导力是指领导者的影响力,它直接表现为领导者通过自身权力范围对人们行为施加的影响,分为权力性的影响力和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一把手”只有孚众,才能产生非权力影响力,才能率领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本文从领导者的本质、领导者的责权利、“一把手”的职能、“一把手”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一把手”为什么必须孚众;从素养和监督两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孚众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相对于权力性影响力而言的另一种类型的对于下属的影响力。虽然非权力性影响力和权力性影响力一样 ,都与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 ,但它们对领导者所掌握的权力的依赖程度是大不相同的。权力性影响力直接与权力的大小相联系 ,可以直接产生于外界赋予的权力的运作。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是完全通过潜移默化的非权力性传播而形成一种范围更广、时间更持久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与权力本身无关 ,纯粹是领导者个人品质、学识、才干等等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要重视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张振治一个领导者要实现领导功能,关键在于他的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决定一个人与他人交往中的影响力的大小,有很多因素,诸如他的品德、知识、才能、地位、权力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的领导科学理论中,通常把领导者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而把被领导者作为客体。这样,就自然地形成了以领导者为中心的理论——领导学。我认为,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互为主体和客体的。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通常意义上的被领导者正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样看来,被  相似文献   

14.
任何领导活动都是一定范围内的群体活动,领导作为群体的组织者、指挥者,其职责就是使群体中每个人的行动都按照一定的组织目标进行。但是,每个人又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如果任其随意,各人就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那么整个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因此,要使各方面的个体意志和行为服从组织意志和行为,领导者就必须具有使人信眼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领导才能把人们的行为有组织、有目的地协调一致,而这种力量就是权威。权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实施领导活动的必备条件,有权威的领导者可以获得被领导者真诚…  相似文献   

15.
浅谈领导者的影响力徐长水领导者的影响力,是指领导者能够影响和左右被领导者的思想与行为,使之符合组织意图的能力,是领导者的职权影响力和领导者的权威影力两者的有机构成。我们可以把它归结出这样一个公式: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的职权影响力×领导者的权威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张浩 《南方论刊》2004,(1):40-41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它一方面来自组织上依法赋予的职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权力性影响力,这是外在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一个人的品德、人格和能力,这就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即威信。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在职工中的威信和号召力并非完全是由权力和地位所决定的;非权力影  相似文献   

17.
当代领导心理常见的问题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领导心理常见的问题主要出现在领导权力的应用、领导者的心理品质、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关系等诸多方面.领导心理调适既要遵循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又要注意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资本理论和领导者影响力理论的基础上,界定大学校长的社会资本的内涵和构成,并提出大学校长影响力的内涵、构成与来源。在大学校长的社会资本和影响力的框架下,可以发现大学校长的社会资本与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三讲”教育是提高领导干部权威的一种好机会、好方法和好途径。一些领导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下降,甚至没有权威,与领导干部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有着直接的关系。所谓领导权威,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威信和地位。领导者的权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强制性权威,二是自然性权威。二者互为作用。有的人只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于是错误地认为,有了职就有了权,有了权就有了威。可是,有的人手中掌握的权力不小,群众却不买帐。这说明领导权威的大小并不与领导权力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给你这个权,不一定有这…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单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这里所说的领导,是指领导者。但“领导”与“领导者”不是同一个概念。“领导”故名思义是他带领、指引、疏导的意思。它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是由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过程中,领导者对群众的影响力量,以及在领导者影响下的群众积极性这两个方面是实现某种预定目标的全部内容。“领导”这一行动过程,也可以说是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