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沿海滩涂是江苏主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合理的围垦是江苏滩涂乃至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介绍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江苏滩涂的开发利用对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沿海县市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优先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而沿海县市人口密度高于省内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更为稀少,当地淤积滩涂成了沿海县市的重要的土地储备资源。为科学利用滩涂资源,合理开展滩涂围垦工作,需要对沿海县市滩涂围垦进行优先排序。本文以县域(市、区)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当地耕地面积、滩涂资源总量、滩涂土壤质量、围垦开发度、滩涂淤涨速率等变量因子中,提取了社会驱动、资源驱动和经济驱动三大主成分因子,对滩涂围垦优先度展开分析与讨论,并进一步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分类功能,将评价单元划分成若干类型,进行优先度排序。  相似文献   

3.
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滩涂资源合理利用是江苏沿海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通滩涂开发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得出:(1)社会经济发展是滩涂开发利用的第一驱动力,其次为科技进步和政策驱动;(2)滩涂资源开发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创新开发机制、重视环境保护等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南通沿海滩涂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进行沿海滩涂功能区划,是推进海洋及海岸带功能区划的基础,也是有效保护沿海滩涂的重要举措。沿海滩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之间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要实现沿海滩涂开发与保护的平衡,需要根据滩涂种类的差异,进行功能区划。沿海滩涂功能区划应该建立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的。沿海滩涂功能区划成功实施的关键,是确立合理的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划分体系及指标的设定。  相似文献   

5.
沿海滩涂开发亟需一个总体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滩涂开发亟需一个总体战略杨如环一加快滩涂浅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江苏省提出了“建设海上苏东”的战略,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盐城市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盐城”的宏伟战略,并正在积极组织实施。然而从目前各方面的条...  相似文献   

6.
滩涂资源开发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项重要的国土开发事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沿海滩涂已形成新一轮土地开发热潮,因此,必须及时研究积极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和"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的实施,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东营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文章分析了东营市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目标、原则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开发滩涂旅游资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涂旅游资源开发是沿海滩涂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省盐城市滩涂面积占江苏省滩涂面积的3/4,全国滩涂面积的1/7,具有发展滩涂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应从旅游项目的开发入手,把景点建设与配套设施同时并举,同时要在投资体制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沿海滩涂经济开发中粗放经营、效益低下等老大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比较普遍的“一包了事”的开发体制。射阳县农牧渔业总公司一体化综合开发经济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农场式管理、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的开发模式。其成功的实践,开创了一条滩涂资源高效开发的新路子。当然,这种开发模式仍存在着内在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只有继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为沿海滩涂经济开发提高到新水平而创造出更多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沿海滩涂上的物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滩涂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其中潮上带和潮间带的法律性质是土地,所有权可以属于国家,也可以属于农民集体;潮下带部分本质上属于海域,所有权只能属于国家;自然淤积形成的滩涂所有权归属应该按附合规则确定。沿海滩涂上的使用权,既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农用地使用权,又有海域使用权,并且海域使用权有向土地使用权转化的可能。滩涂利用发生冲突时,应按效益原则解决开发利用中的纠纷。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沿海滩涂性质问题上,打破传统海陆二分法结构,认为其自然属性应当属于湿地生态系统。这种界定具有缓解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冲突、合理解决管理部门权责分配等优势,更有利于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草)工程共涉及到3200多万农户,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巩固主要取决于政府和退耕农户的态度。本文从退耕农户进行毁林复耕的机会成本的视角,建立了政府和农户博弈的动态模型。研究认为,退耕农户毁林复耕不仅取决于退耕地复耕后的净收益,而且取决于农户转移劳动力的机会成本的大小,最后根据模型结论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文化是黑龙江垦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黑龙江垦区文化发展存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导文化与大众多元文化、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黑龙江垦区应当加强人文知识的普及与教育,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北大荒特色文化,用和谐理念引领文化发展,提高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陕西战略地位重要性日渐显现,陕西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与开发,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近代水利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科研力量得到增强,棉麦等粮食作物良种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推广,近代农业机械及农药化肥逐步得到运用,近代农垦事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战时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步伐的加快,有效地促进了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陕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农业垦殖是封建社会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问题成为统治者要迫切解决的社会焦点。环北部湾地区作为清朝前期广东的主要垦殖区,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成为本省主要的产粮区和输粮区。但盲目性的垦殖又给当地生态等带来一定破坏性影响。研究清代前期该地区的农业垦殖对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疆屯垦史是新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屯垦自西汉开始迄今两千余年,分为军垦与民垦两种类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屯垦对于维护祖国统一,稳定新疆社会,开发建设边疆,加强内地与新疆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组织理论与石河子垦区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自组织理论分析了石河子垦区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垦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探讨,认为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垦区在生态建设上必须始终以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础,同时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两汉时期,西域发生了一系列具有一定规模人口迁移现象。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成游牧民族间的迁移和农耕与游牧民族间的迁移两大类型。西域地区人口迁移包括了战争对人口的掠夺、汉族将士在西域的戍守农垦以及乌孙等游牧民族的全族迁移等。总体看,该时期人口迁移以强制性和被迫性迁移为主。该时期人口迁移对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北部土地垦殖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驱动力研究则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难点。目前在驱动力研究方法上还存在过多依赖数学分析方法的趋向。该文以三江平原北部为例,从垦殖主体、垦殖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三江平原北部土地垦殖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作为土地垦殖的不同层次主体,通过他们各自的功能、行为共同驱动土地垦殖;科学技术、自然环境为土地垦殖外部环境驱动力,他们为土地垦殖主体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垦殖手段,更加有利的垦殖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多数的复垦区属于城镇体系地域结构中的一部份。目前多数研究者仅将复垦区当作一个"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复垦区的自身规律,而没有将复垦区当作一个"点"来进行研究。本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复垦区时空演变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选择河北省唐山市为研究区域,并对收集的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高度选择性的加工利用,以地理学为研究的主要依据,分析了唐山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复垦区的时空演变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