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茅盾对公式化、概念化创作批评的依据与纠正见解周若金雨萧强调无产阶级文学的崇高功利价值,潜伏在作品形象的深处,蕴含于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之中,要求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与革命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高度统一,这是茅盾批评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的重要依据。茅盾在晚...  相似文献   

2.
“‘美’‘好’是真实”①,这是茅盾批评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的理论基础。茅盾认为,“真实”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文艺亦以求真为唯一目的”。从古到今,凡是伟大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真实”是其首备的条件。现实主义的小说要“件件合情合理”。他赞赏伊本纳...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对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反复多次地进行过斗争。早在一九五三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文代大会上,曾把解决这种倾向列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过分析和批评。周扬同志也曾正确地指出:这种倾向之所以不容易克服,“还由于一种把艺术服从政治的关系简单化、庸俗化的总想作祟”。可是,当谈到如何克服这种倾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曾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过文学的特征:文学要用形象思维;一切文学都是宣传,但不是一切宣传都是文学;文学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应批评文学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瞿秋白的观点说明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5.
晚清传奇杂剧在传统传奇杂剧极度衰微之时回光返照,短暂振起,顺应时势需要,注目现实社会,参与政治斗争,推动时代变革,为传统传奇杂剧的历史发展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而自身的公式化、概念化、案头化的艺术弊病.对传统体制格律的若干不合时宜的背离,以及地方戏和新兴话剧之双重夹攻,则是晚清传奇杂剧终于未能保持振起之势而归于消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后,我国文学艺术界非常重视艺术典型问题的讨论。把艺术典型问题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心问题和文艺批评、文艺创作的重要课题。从一九五六年二月,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理论组和《文艺报》组织关于艺术典型问题讨论起,到“文革”前止,这种讨论几乎是没有停止过。起初,这种讨论的宗旨主要是克服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和自然主义倾向,包括要克服文艺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使文艺能创造出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形象。但奇怪的是,在“文革”之前,随着讨论的“深入”,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并没有随之减少,文艺批评中庸俗社会学倾向并没有随之克服,相反却有所发展。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不能不说与我们对文艺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艺术典型问题的研究存在着某些偏向,  相似文献   

7.
茅盾是找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始终关注着新文学运动中各种思潮流派的变革和发展,亲身参加五四以来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并且提倡过由“为人生”的文学到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张,积极介绍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以促进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探讨茅盾对新文学思潮流派的观点,对于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流派的发展,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推进社会主义文学事业,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党的文艺领导工作存在着“左”的偏向,它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一起,导致了文艺的萧条。1952年5月,党中央开始调整文艺政策,重点是纠正粗暴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这次调整在第二次全国文代大会前后达到高潮。由于未能深刻认识文艺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主观主义错误,这次文艺调整在1954年10月为批判俞平伯、批评《文艺报》的运动所打断。  相似文献   

9.
今年第四期《上海文学》,发表了一篇题为《为文艺正名》的评论员文章,对“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给予了尖锐地批判。文章认为,“当前的文艺创作中存在着一个共同性问题,这就是文艺创作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其原因,“就是创作者忽视了文学艺术自身的特征,而仅仅把文艺作为阶级斗争的一个简单的工具”。文章在分析批评中,还把“工具”说认定是“四人帮”一整套唯心主义创作原则的“理论基础”。因此,文章认为,要避免公式化、概念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就必须彻底批判“工具”说。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山东省的茅盾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采用多种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逐步把茅盾研究推向深化,在茅盾的文艺思想与批评研究、作品研究、作家主体及综合研究以及传记资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流行于1928年以后的“革命文学”在艺术上由于公式化、概念化、纯粹的政治鼓动而失败;而巴金的《家》不走“革命文学”的套路,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以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画面,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并成功地塑造了高老太爷、觉新、觉慧等不同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因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成为以艺术创作作为斗争武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茅盾,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始终把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我们留下极为宝贵的文学遗产。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将会在茅盾的文学宝库里吸取营养,丰富自己。 茅盾的文学理论批评,同他的创作一样丰富,涉及的领域极为广阔。然而,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的探索却显得过于冷寂。本文试图对茅盾文学理论批评的一隅——散文理论,作一点探测。  相似文献   

13.
茅盾是新中国最具权威性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现实主义批评特色.本文通过对茅盾建国后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从现实主义的批评观、“历史-美学”的批评原则和科学公正的批评实践等三个方面阐述其对当代中国新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从牯岭到东京》写于一九二八年七月,发表于同年十月的《小说月报》,这是茅盾思想转变期的一篇重要论文。它刚问世便被作为“革命文学”的对立物而倍受攻击。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不少人把它当作与“普罗塔利亚文学尖锐对立着”的小资产阶级文学主张大加挞伐,甚至据此断定茅盾“与政治上的中间党派演着同一任务”,把茅盾视为无产阶级“直接斗争的对象”。这反映了当年进步文艺批评界的幼稚和“左”倾思潮对革命文艺界的严重影响。建国后,不少从事茅盾研究的同志都公正地推倒了上述批评中的某些不实之词,对《从牯岭到东京》一文的若干观点也作了局部肯定,从而使论文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在具体评价这篇论文的过程中,论者们却又普遍认为,《从牯岭到东京》是茅盾思想发展中的曲折或倒退,它“暴露了茅盾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对茅盾文学批评的研究,有肯定和贬抑两种态度。其实,茅盾文学批评不仅在论说方式上独树一帜(如:历史-社会批评、作家作品论批评方式),而且在批评心态上的平和敏锐上也独具魅力(如:面对当下的关注与敏感时,表现出难得的亲和批评姿态;在面对西方潮流冲击时,体现出应有的审慎态度)。同时,茅盾文学批评还在四个方面丰富着当下文学批评:强烈的责任意识、宏观微观结合的眼光、客观辩证的思维、讲真话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茅盾不仅在文学翻译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在开拓现代文学翻译批评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独特的地位不容忽视。其一,茅盾促进了传统文学翻译批评向现代文学翻译批评的转化,是我国现代文学翻译批评的开拓者;其二,他借鉴丹纳的批评理论,提出了其特有的现代文学翻译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具有丰富革命阅历和文学创作实践的文学批评家,茅盾具备一般批评家难以得到的独特素质;洞察社会生活底蕴的革命胆识和探寻文学作品奥秘的艺术悟性,因而其文学批评观就见出独树一帜的品格。从其独有的生活与艺术素质出发,我以为茅盾的整体文学批评意识是纳入“历史——美学”的批评法则范畴之内的,这是这位批评家文学批评观的精髓之所在,也是他为新文学批评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之所在。探究茅盾建构自成体系的“历史——美学”批评原则,可以追溯到其文学活动的源头。茅盾从事文学批评,一开始就视野开阔,志向不凡。“五四”初期的国内文坛,用茅盾的话说“简直寂寞到极点了”,“不特无真正的批评家,连被批评的材料都没有呢!”但茅盾看到,“西洋文艺之兴.盖与文学上之批评主义相辅而进,批评主义  相似文献   

18.
文学巨匠茅盾是一个多面手,他既是卓越的作家、理论家,又是杰出的批评家、翻译家。在中外文学史上,象茅盾这样集作家、理论家、批评家、翻译家于一身的是不多见的。无怪乎有人称茅盾为中国的“别林斯基”。在翻译与介绍方面,茅盾不仅在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外国文  相似文献   

19.
茅盾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作家。这位文学巨匠的逝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 茅盾的一生,经历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三个历史时期,他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对茅盾的思想发展和创作道路,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新文学先驱中,茅盾开始是以文学理论批评在文坛上闪耀光芒、引人瞩目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活动贯串于茅盾几十年的文学生涯。他在这块土地上坚韧不拔地耕耘,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思想果实,为丰富现代文学批评史和思想史的宝库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五四”前后的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开始了自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文学观念、审美理想、创作方法和批评原則诸层面都在同传统的裂变中产生了巨大的飞跃。青年时代的茅盾和当时的鲁迅一样,也是一位具有恢闳气度而又敢于放开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