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把好几幅画在地上摊开。小店原本就挤,三张画铺在地上,我们就不能转身,一转身就要踩到画布上了。“这一幅,”我指着凡·高的《星夜》。他说:“一百块。”我说:“六十块。”他做出夸张的痛苦的表情,指着地上的《星夜》说,“你看看你看看,画得多么好,画得多么像,就是颜料钱也不止六十块呀小姐。”我说,“那好,我们再逛逛。”他一把拉住,说,“算了算了,就六十块吧。”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年,英国女王访华,请绘画大师齐白石作画,齐老挥洒自如,一幅《牡丹醉春图》顷刻间即告完成。突然一滴墨汁不合时宜地落到了画上,观画的人群中一片惋惜声。此时白石老人神态自  相似文献   

3.
苇杭 《百姓生活》2014,(8):15-15
今年是马年,流行“马上体”: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如此等等,说到成功,最吉祥的一句话莫过于“马到成功”。“马上体”,马到成功,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固然无可厚非,但也暴露出人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画家去拜访绘画大师门采儿,他问大师:“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要一天时间,而卖一幅画却要整整一年?”门采儿对青年画家说:“你不妨把时间倒过来,用一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说不定一天就能卖掉它。”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画杨桃》(人教版)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发现或读懂了什么?”有一位学生说:“我发现了课文第一幅插图中的两个杨桃长得不一样。’’  相似文献   

5.
冯骥才 《社区》2011,(35):16-17
几年前的春天里,意外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一个沙哑的嗓音带着激动时的震颤在话筒里响着:“我刚读了你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叫我感动了好几天。”我问道:“您是哪一位?”他说:“我是草婴。”我颇为惊愕:“是大翻译家草婴先生?”话筒里说:“是草婴。”我情不自禁地说:“我才感动您一两天,可我被您感动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6.
柏邦妮 《社区》2012,(20):18-18
四十岁的徐霞客说,他的一生中有八回心醉神迷。一回是梦。一回是记忆,还有一回是一幅画:那幅画描绘在冷庙的破壁上.有一个像他的人,还有一个像她的人。徐霞客举着火,他们同在一幅画上,却隔着山隔着水。  相似文献   

7.
把盏畅饮,酒意阑珊时,周玉莹说:“我不画如来佛。如来在西天,离百姓太远了。我画罗汉,罗汉不轮回,就在老百姓之中;当然,我还画锺馗——他替老百姓驱魔打鬼!……”我为这话而感动,而更感动则是拜读周先生的慷慨豪作《锤馗百图》、《十八罗汉》、《兵圣孙子》、《达摩面壁》等巨制时的灵魂飞逸、神思震撼的那一份儿愉悦与快感。周玉莹,山东思县人,1942年10月出生於济南,19岁当兵,45岁转业,现为青岛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已出版们人画集3种、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12次。专攻古代人物,书李白、画杜甫、画苏东坡、书苏武…  相似文献   

8.
林浩基在所著的《齐白石》一书中曾引了传主的三首诗 ,其中一首是 : 乌沙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 将汝忽然来打破 ,通身何处是心肝。书中说明 ,这“是十年前他所作的那幅不倒翁图上的三首题款”。 (见林浩基著《齐白石》 中国青年出版社 1 987年 9月北京第 1版  1 996年 2月北京第 4次印刷第 353页 )翻阅《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一书 ,正好有齐白石的《不倒翁》图 ,并有题款 ,一核对 ,诗的最后一句为 :“通身何处有心肝”。是“是” ,还是“有” ?我个人认为用“有”更好些。理由如下 :其一 ,与画的题款一致。其二 ,“心肝”毕竟只…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常常感受不到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却常常在海外被激起,也许很多在国外的中国人都曾体会过这种感受。我在日本就不止一次体会过,和石井先生的“较量”就是一个例子。我是去年在静岗县音乐家协会组织的一次音乐会上认识石井先生的,当时五井先生听说我是中国来的留学生,对我很感兴趣,谈话间问我一句:“你们中国有位凌叔华你知不知道?”我说:“您指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冯元君、庐隐、冰心齐名的被称为‘四大女杰’之一的凌叔华?”“对,正是她!”老先生一听我知道马上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向我谈起了凌叔华的处女作(酒后…  相似文献   

10.
解“指”新探刘恒健公孙龙子的《指物论》历来被看作一篇扑朔迷离,玄奥难解的文章。为此,庞朴先生曾经不无感慨他说:“《公孙龙子》是诸子书中最难读的一本,而《指物论》又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①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公孙龙子》诸篇之中,《指物论》“讹...  相似文献   

11.
说“淡”     
说“淡”李戎“淡”是一种美的境界,是一种品位极高的美。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需先生在台湾出版的《国文天地》杂志第六卷第八期的《荣趣》一文中说:“我喜欢淡:譬如淡蓝的天,淡绿的湖,淡泊的陶诗,淡如水的交往。记得弘一法师为广安法师写过一幅字日;‘世法唯恐不浓,...  相似文献   

12.
宋徽宗赵佶始创画面题诗以后,这种风气,在南来并没有盛行起来,直到元代,其风大昌。有的画家,甚至每画一幅必题诗其上。王士说过:“倪云林每作画,必题一诗。”(《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三)所以,元代题画诗比较多,顾嗣立《元诗选》、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较为集中地收录了这类作品,各家别集中亦可检得。元代画面题诗蔚然成风,这与元代画学鼎盛密不可分。董其昌在《画掸室随笔》中说过:“元时画道最盛。”张丑《清河书画航》也说:“近世谈画,例推元人为第一流。”元代画家于绘事毕工时,兴到神来,每每挥毫儒墨,题诗于画上一…  相似文献   

13.
借口     
《借口》是余志云同志创作的一则故事型漫画,它由四幅图组成:图1上有四个人物,活动在同一间教室里。正中间的是一位正在上课的老师,老师的右边是一名学生,刚刚跑进教室,脸上还淌着汗,背上背着书包,从嘴里喊出两个字“报告!”图案左下角有两名学生,目光都落到这个迟到的学生身上。下面的三幅图都只画了老师和这位迟到的学生。图2中画着老师生气地责问:“怎么搞的,天天迟到,怎么解释?”  相似文献   

14.
聂东甲 《可乐》2010,(5):53-53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张伟平结识了张艺谋。两人性情相投,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1995年,张艺谋筹拍《有话好好说》,投资人对影片的前景没有信心,不敢投资。一次见面,张伟平问张艺谋:“最近在忙什么?”张艺谋有些苦恼:“最近在筹拍《有话好好说》,但投资方对市场缺乏信心,资金迟迟不能到位。”  相似文献   

15.
柏邦妮 《社区》2012,(11):18-18
四十岁的徐霞客说,他的一生中有八次心醉神迷。一回是梦,一回是记忆,还有一回是一幅画。那幅画描绘在冷庙的破壁上,有一个像他的人,还有一个像她的人。徐霞客举着火,他们同在一幅画上,却隔着山隔着水。  相似文献   

16.
1956年,杨伯峻先生在《文言语法》中提出了“定语后置”一说。此后,古汉语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八十年代前后,“定语后置”做为古汉语的一种语言现象,基本定论。1979年,“定语后置”又被纳入中学语文教材。我们认为,一种语言现象从研究到结论,必须经过严密的,无懈可击的论证过程。而“定语后置”一说果真成立吗?笔者试图从两个方面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以求方家指正。一、关于表达重点问题刘瑞明同志在《从定语的意义和作用论古汉语后置定语可确立》(见1981年《中学语文教学》第二期。以下简称《可确立》一文中谈到:“居正…  相似文献   

17.
释“垄上”     
释“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说:“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帐恨久之,曰这里的“垄上”何解?三家注皆无说。颜师古注《汉书》则云:“垄上,谓田中之高处。”近世的注家则多以“田埂”释之,曰:“停止耕作,到田埂上去休息。”按:田埂非休息之所,且本在耕...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7,(5):14-14
“三人成虎”出自史书《韩非子》,用来比喻谣言或讹传广为散播,就会使人相信。据记载,庞恭和太子一起到邯郸做人质,庞恭深知许多大臣嫉妒自己的才能,一心想要排挤他,在临行前,他对魏王说:“一个人说城里有虎您信吗?”魏王说:“不信。”“两个说呢?”魏王说:“不信。”庞恭接着问:“那么三人说有呢?”魏王说:“信。”城里本没有虎,但三个人都说有虎,听的人也就信以为真了。这故事发生在古代,当时封建统治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致残害忠良。然而,“三人成虎”的故事在当今社会不也是屡见不鲜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柏树就更好了。于是又画上柏树。又一想: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吗?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画着画着,他又想: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  相似文献   

20.
释“介”     
许慎《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介,象人著介(甲)形。”《汉书·五行志》:介者甲,甲,兵角也。《左传》:“或梦伯有介而行。注:介,甲也。”《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毛传》:“介,甲也。”等等众说纷坛。根据字形,“介”的本义应是披甲之人,即披坚执锐之士兵。于是,许多与此有关的字或解释渐成为“介”字的引伸义,“介”字便有了多种意义了。 1.介有疆界之意。《说文》:“介,■也。”徐灏注笺:“古疆界字只作介。”《诗·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