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9,(5):86-86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抵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再下昭告,只要能够雀屏中选的。  相似文献   

2.
北宋自太宗赵光义以来,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钱——相当于皇帝的工资,由“三司”(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的合称,总管国家财政)左藏库按月发放。唯有仁宗发扬风格,自己主动放弃了“好用”钱,“帝命罢左藏库月进钱一千二百缗(一千钱称缗,同贯)。”  相似文献   

3.
《大唐语林》记载:有个深得唐玄宗欢心的“方伎供奉”,他的女婿王如泚参加科举。他就请求玄宗开恩帮着女婿及第(录取)。玄宗答应并命令礼部:科举考试须取王如泚及第。试后,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如泚进士的情况报告给宰相。宰相问:“他的文章能达到录取的标准吗?”侍郎如实回答:“介于及第与落第之间。”于是,宰相说:“那就不能让他及第。科举是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宰相否决之后告知皇帝,玄宗只好取消成命。  相似文献   

4.
史文 《人才瞭望》2013,(6):77-77
现在正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中,人们常常听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身为一困之君,不仅要运筹帷幄、统观大局,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心理压力。可谓有多少风光背后就会有多少心酸和无奈,皇帝宝座确实不是那么好坐的。但这里所说的“坐”,不是指皇帝位置本身,而是指皇帝屁股下面的那把龙椅。  相似文献   

6.
有个皇帝梦见有人拔掉了他所有的牙齿,梦醒之后,便叫身边的丞相为他解梦,这丞相据相关解梦之书如实告之:“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闻言,皇帝大怒,下令将丞相处死。听说阿凡提智慧超群,皇帝便差人去请阿凡提。听说丞相被杀之事后,阿凡提自不能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7.
刘墉是乾隆年间的一位重臣,字崇如,号石庵,皇帝御赐“罗锅”。他学识渊博,忠君爱民,为人刚直,做官清廉,不畏强权,有“阎罗包老”之称。  相似文献   

8.
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生性幽默诙谐,举止儒雅潇洒,且为人豁达开朗,尤以机智善辩闻名,有“铁齿铜牙”誉称。正因如此,他也经常受到同僚和皇帝的考验。但由于他才华横溢,每遇难题,总能巧言善辩,化险为安,故深受他人赞赏和皇帝的重用。  相似文献   

9.
《古今谭概》辑录一则逸事.元文宗时,有川知州,面大横阔.时人嘲曰:“裹上头巾后,就成‘西’.”宦官听后,说与皇帝一哂.后来,川知州上殿有所奏.皇帝想起宦官的话,大笑说:“卿所奏不必宣读,朕留览.”退朝后,川知州说:“皇帝很高兴,可见我的奏札符合上意呀.”  相似文献   

10.
王佚 《人才瞭望》2014,(2):101-101
明朝弘治十一年三月,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和内阁首辅刘健被人告了。告状的是一位太学生,即国子监的学生汪某,他告李东阳和刘健“杜绝言路,掩蔽聪明,排抑胜己”,要求皇帝对这两个人“急宜斥退”。  相似文献   

11.
举重与举轻     
有两个意思相对的成语:“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望文释义,显然前者指的是对重的事物也能轻轻摆弄,后者则指轻的东西则要隆重对待。有人认为这是不同人应有的性格差异。大致皇帝、总统、元帅、董事长等等是“举重若轻”,宰相、总理、将军、总经理等辅臣是“举轻若重”。  相似文献   

12.
治“拍”有方陈明真据说战国时楚国的宋玉为讨好楚襄王,硬将风划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说得楚襄王浑身舒服,连声夸奖宋玉“善哉论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钓鱼不着,心中不悦,随从才子解晋当场赋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  相似文献   

13.
朱镕基说:你们是我的亲差大臣,但不是“钦差大臣”,我不是皇帝。于是,这批曾是副部级以上干部的稽察特派员们,开始了晚年的另一番征程……  相似文献   

14.
走在路上,前边一位白发老汉慢悠悠地蹬着一辆小小的三轮车,后边坐着老太太,抱着小孙子。我一眼瞥见车后挡板上的商标牌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是三个很俏皮的金色美术字:皇帝车。真会穷开心啊!这小小脚蹬三轮车若是“皇帝车”,奔驰、宝马该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三个字真会逗趣、开玩笑。  相似文献   

15.
何惧 《人才瞭望》2009,(8):65-66
明史学界有一种说法,万历新政的成功取决于3个人:一个是张居正,一个是皇帝生母李太后,还有一个是大太监冯保。人们将这3个人称为“权力铁三角”。  相似文献   

16.
将军和驴子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皇帝手下的一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 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以他的长久服役为理由。“我应当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报告,  相似文献   

17.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王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正是在他在位期间,创造了在军事史上堪称奇迹的“淝水之战”。而他自己则在外敌解除之后,高枕无忧地整天醉生梦死,游戏起人生来了。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9,(5):21-21
我国古代有避讳的习俗,通常,老百姓需避皇帝和皇亲的名讳。例如,“秀才”这一名词,昔时因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遂避“秀”讳而改称“茂才”,这在古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避讳的方法通常是将需避的字采取缺笔、空字或改字。避讳现象在医药用语上也时有出现,有些中药名或方剂(汤头),也因为避讳而“改名换姓”。这是我国古代的陋俗,也是我国特有的“皇权威慑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任何一个版本的北京旅游地图上,西郊玉渊潭都是一块没有任何标志的绿色。但每个北京人都会告诉你这片90多公顷的“绿色”中便有号称“东方第一宾馆”的钓鱼台国宾馆。超五星级国家宾馆钓鱼台是一处有800多年历史的园林胜地1190年,金代章宗皇帝曾在此筑台垂钓,因此得名故后世有“皇帝的钓鱼台”之称。数百年来,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这座园林时荒时葺。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中央决定在此建造国宾馆以专门接待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世界知名人士它与人民大会堂等一样。是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之一成为独具皇家气派的园林别…  相似文献   

20.
一次,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在轮船上遇见一个钱庄商人问他的姓名。丰子恺答:“姓丰。”钱庄商人纳闷地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道:“咸丰皇帝的‘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