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燕子 《现代交际》2004,(7):34-35
推开初入社会的第一扇门,最有可能见到的是面试你的考官。他们是什么样的呢?是高高在上的大老板,还是腼腆可爱的人力资源部的女孩?其实各有千秋的不光是应聘者们,考官们的“型号”也是参差不齐。这里为你披露的,就是我的朋友们遭遇的几个不同“型号”的考官。  相似文献   

2.
宋臻 《职业》2013,(22)
终于接到心仪企业的面试通知,是紧张兴奋以致寝食难安,还是自信满满只待一展风采?
  面对掌握自己职业命运的考官,是自顾自地张扬个性,还是小心谨慎回避矛盾?
  好不容易过了简历筛选和笔试环节,走进面试考场的你,想不想知道自己慷慨陈词的时候,考官心里正在思索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锐词     
《职业》2012,(28):32-33
雇佣压力雇佣压力,是指考官面临的完成招聘任务的压力。对应聘者而言,把握考官的雇佣压力,就有可能达到应聘的目的。由于急于完成某岗位的招聘任务,考官甚至可能主动引导应聘者正确回答问题。有人曾作过实验:将人力资源经理分成两组,A组被告知,距完成招聘任务还  相似文献   

4.
胡静怡 《老年人》2009,(12):44-44
考官:你知道达尔文吗?应聘者:当然知道,我还学过两年咧,比英文难学多啦!  相似文献   

5.
胡旋 《职业》2011,(10):39-39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我会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思考自己要说的话,花三分之二的时间来思考对方想听什么话。”同样,在应对考官的提问时,面试者也要首先想一想,考官为何要问这类问题,他想听什么,如果你是考官,你想通过这类问题了解对方哪些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8,(5):16-17
养育之恩岂能量化;如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官威”;看清考官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蔡恩泽 《职业》2008,(11):40-40
我坐在一排趾高气扬的面试考官对面,略显紧张,双手放在膝盖上,就像等待审讯的犯人,可只几秒钟功夫,我就恢复了镇静,双目平视,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8.
肖保根 《职业》2006,(2):46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应聘面试失败就成了求职者们的家常便饭。不少人屡“面”屡败,由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求职的信念,出现“求职恐慌症”。事实上.有资料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面试失败者是由于考官的个人好恶、考官的同性相斥.考官的个人经历等造成的,即所谓的“人祸”,与应聘者的能力和表现无关。  相似文献   

9.
旋刀 《现代交际》2005,(4):68-69
一架波音737飞机有多重?你要是死了.想在自己的墓碑上写句什么话?……面试得好好的,考官忽然话锋一转,甩出个听起来像开玩笑一样的怪问题,你该如何作答?  相似文献   

10.
任俊臣 《职业》2013,(12):64-64
经过六年的筹备,于2012年11月4日举行了首次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理论考试。笔者作为此次考试的考官,结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经历,总结出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职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沉石 《现代交际》2002,(4):45-45
一家文化实业公司招聘文字编辑。曾在杂志社做 过编辑的我便带着作品和求职书,到这家公司 报了名。两天后,这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给我 面试的考官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男人。 “你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考官看了看登记表格问我。 “是,我不是学中文或新闻专业的。”我如实作答。 “以前有没有做过编辑工作?”很显然他没有看求职登记表第二面中的“工作简历”一栏,否则不会如此问。 “我在杂志社做过两年时间的文字编辑。”我答道。 “你现在没有工作?”又是不痛不痒的问题,求职表里也能找到答案。 “你自己能解决住房问题?” “一个星…  相似文献   

12.
求职也幽默     
史顺利 《职业》2012,(1):55
奉献自己 考官:“你能为了企业更多地奉献自己吗?”  相似文献   

13.
应聘面试时.考官子中握有主宰你的生活与前途的“尚方宝剑”。在面试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很难说谁是谁非.一切全凭主考官的印象。笔者对此,可以说是深有体会的。那么怎样树立你在主考官心目中的印象呢?对考试员应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应试者进入报考单位后,在各方面都要加以注意。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不要拉开领带、双手又腰在走廊里大摇大摆,最好也不要吸烟。在单位里,应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礼貌,或许他会在主考官面前进你一言,也或许不久的将来他就是你的同事,这样也为以后的友好相处打好了基础。在考官面前,你更应礼…  相似文献   

14.
老肖 《职业》2013,(31):56-57
上帝关闭一扇门时,还会开启一扇窗。职场求职应聘也不例外。当考官对你说“NO”时,不要立即放弃,赶紧调动脑细胞想出补救之策,或许还能起死回生。在这方面,熊邦欣、吕丽萍、李雪健、董路等明星颇有心得,值得求职的人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5.
某公司欲聘公关部长,笔试后8名考生等待专业技能考试。每人限在两分钟内对提问做出回答。考室内只有考官和其用的一桌一椅。每人进来后,主考官都对面试者说:“请你把大衣放好,在我面前坐下!”同样的一个问题,8人中有几种答案:①有的不知所措,急得掉泪,②有的脱下大衣放在考官桌上,这种人被淘汰。③1  相似文献   

16.
往昔——科举制度下的作弊有人曾批评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是有技术没科学,同样作弊是个需要技术而不需要科学的旁门左道。因此,即便是在科学不发达的中国古代,作弊也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产业。古代作弊的手段无非是两种——贿赂考官和夹带资料进入考场。贿赂考官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夹带资料进入考场则是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17.
1711年江南乡试于10月20日在扬州发榜,引起激烈抗议。中举的秀才至少有十三人来自苏州,其中多为巨富盐商的子弟,而有些人文才低劣乃众所皆知,是不可能凭真本事通过考试的。抗议最烈的是同榜考试落第的秀才,他们宣称总督噶礼串通副主考官贿卖举人功名,收买考官。  相似文献   

18.
第101次求职     
今年暑假,沿海某市教委所辖的各中小学在一礼堂公开设点招聘新教师,数以百计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纷纷前去应聘,场面好不热闹。许多应聘者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介绍材料用标准的普通话向面试的考官陈述着,有的流利,有的高亢,有的音色优美……一个个为考官们赞许。在这中间,有一个身材消瘦、略显腼腆的小伙子柯小凡心里颇为焦急。尽管他的自我介绍材料也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了,可他总觉得出不了口,  相似文献   

19.
孔凡晶 《职业》2016,(10):39-39
曾闻求职者反映,有一些单位面试时,过于重视应聘者颜值,颜值高者获益,颜值低者吃亏。有些面试考官将形象分向颜值高者倾斜,致使同届求职者,因颜值不同而命运迥异,令颜值高者沾沾自喜,颜值低者愤愤不平,“好成绩不如好脸蛋”的思想流传。以至于一些毕业生在求职季到来之前纷纷整容,以博取面试的印象分。笔者以为,以貌取材的面试之风不可长。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竞争一个职位的最后一关就是面试。通过短短几分钟交流,个人的才华不可能全面展示,只是可能某一细节打动了考官,着装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谋得自己心仪的职位、向往的工作空间,应该调动起身上所有的积极因素,来接受面试考官们的挑战。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它可以是一个人命运的转折。面试中最重要的是从开门进屋的那一瞬间起,仅在几分钟之内所给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