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在宋代文官中,宰相是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的长官.《宋史·职官志》中说:“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宰相的名称,屡经变更.秦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西汉末,废丞相,置三公(即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分掌丞相事.东汉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掌兵,司徒掌民、司空掌工,都是宰相.东汉中、晚期,为了限制宰相权力,尚书省逐渐取代三公职掌,三公成  相似文献   

2.
《通典》记载晋世太尉著进贤三梁冠,与《晋书·职官志》《晋百官表注》《晋公卿礼秩》等不合。《通典》这一错误记载本自《晋书·舆服志》,后者则因糅合《续汉书·舆服志》和晋令而成,故保留了一些与晋制不符的记载。汉魏时期,太尉著进贤冠,至西晋初年改著武冠,并为南朝所尊承。太尉首服的这一变化,除以八公制的设立及公分文、武为契机外,还得益于复古改制思潮对秦汉旧制典范意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3.
奉常是西汉掌管宗庙礼仪的中央职官,其地位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学者在研究西汉奉常,主要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但《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反映的大约是西汉中后期的情况,难以证明汉初职官设置的实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的出土为研究汉初的奉常提供了宝贵资料。从《二年律令·秩律》所载来看,汉初奉常与太常的名称变化要比传世文献记载的更为复杂;外乐、太卜、太祝、祠祀等奉常属官的实际情况与传世文献的记载也有不少差异。  相似文献   

4.
辽代官制承唐仿宋,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亦不例外。但由于《辽史·百官志》的疏漏,对一些辽代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不见记载。根据钩沉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可对辽代宫廷日常物用服务类职官、侍奉役使服务类职官、官苑畋游服务类职官以及随驾差遣服务类职官进行考证,以弥补《辽史·百官志》记载的缺漏,并有益于学者对辽代宫廷制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西汉王国官制考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汉王朝建立之初,为“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乃“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二等是指王、侯。刘邦在除去异姓王之后,大封宗室子弟为同姓王。王国大者可以“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王国的“宫室百官,同制京师。”王国百官仿自汉的中央官制可想而知。王国虽然设置了不少和汉相同的官职,但《汉书·百官公卿表》仅举其一二,如说“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等等而已。至于其他官职,《汉书》很少提及,只说:“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班固可能认为王国官制是汉官的一个缩影,所以就没必要再一一重复了。在纪传中提到的王国官名也不少,清周寿昌所辑散见于《汉书》中的王官达五十一种。这比见于《百官公卿表》者自然多出好几倍,但仍只占王官的一小部分。从晚清以来,地下出土的古物很多,特别象印章、封泥或器物铭刻中,保存的王国官名  相似文献   

6.
一、秦丞相制的确立秦朝在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组织中,一个重大的措施就是在中央政府内确立了丞相制度。虽然秦以前就有辅佐君主的官;但是,丞相这个名称,及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特殊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却是秦朝确立的。先从名称说起。《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相国、丞相,皆秦官。”这就引起了古往今来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相国、丞相皆六国时官”(《汉官仪》);有的又说“始皇始置相国”(《通典》);有的还断定,丞相和相国为两个官名,并且“相国在丞相之上”(《历代职官表》)。究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丞相,是正式的官名,而且是从秦国开始,在秦朝确立的;相国,是人们对丞相、也是对其它名称的宰辅(如楚之令尹)的尊称(有如后世之称国老、阁老);相,既  相似文献   

7.
东汉蔡邕《独断》在追溯"法冠"起源时,说"秦制,执法服之",其中的"执法"实际是指掌握执法职能的职官群体,为东汉时的概念,而非秦简中出现的职官——执法.胡广"秦灭楚,以其君冠赐御史"一说则是他对秦灭六国、"兼其车服"进行理论建构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可以信据的秦代史料.但胡广此说将秦御史服法冠的记载固定化,且为汉唐官制文献所沿袭和增改,从而形成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东汉时期除御史作为执法职官继续服法冠外,廷尉属官也具有了佩戴法冠的资格,这反映的是汉代执法涵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尚书,汉承秦置;中书,武帝时初置。两官并见于汉史。这两者在西汉职官系统中是怎样的关系,古来治史者作过一番考证。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汉书》、《后汉书》记载互异所致。《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少府“属官有尚书”,“又有中书谒者”诸令丞。《后汉书·百官志》却不列中书谒者,  相似文献   

9.
在已经公布的战国出土文献中,有不少与职官相关的材料,对我们研究战国官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出土文献材料为立足点,通过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可知:赵玺中的"将行"是率领行伍的职官,与<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秦官"将行"名同而实异;楚玺的职官"筑邦率"是负责营造邦国城邑的工官之长;燕玺中的官名"大史",还可证明战国时燕国也设有太史一职.  相似文献   

10.
汉袭秦制,设立三公,太尉乃三公之掌管军权者。楚汉相争时,刘邦身边一直有太尉相随征战。入关以后,太尉时置时废,总的来说,若有危及江山之战事,或新皇登基之典仪,则置;若天下太平、君臣相安,则废。建元二年(前139年),朝廷彻底废弃太尉一职。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置大司马以宠将帅。自此,汉朝又出现了一个与太尉十分类似的称谓。然而,两相比较,异处颇为明显:太尉乃国家掌兵之权臣,大司马为皇帝亲信之封号。废太尉而置大司马意味着掌兵之权收归中朝,是强君权、削臣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隋王朝是继魏晋长期分裂割据以后出现的一个人一统的封建王朝。为巩固统一,加强集权,杨坚、杨广父子在职官制度上曾作了许多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在当时对于消除分裂割据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我国以后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一) 杨隋政权是篡周而建立起来的,但从职官制度来说,它却主要是承袭了魏晋、北齐的制度。关于这一点,《隋书·百官志》在序言中曾有详细的记载:“有周创据关  相似文献   

12.
节度使源于唐初都督的说法,似已成为史学界的定论,但细检史志,殊为不然。其一,唐代都督是有品秩的职事官,而节度使终唐之世不列品秩,实属差遣,两者性质不同。其二,都督不但掌诸军事,还负有“……”考复官吏,……劝课农桑,敦敷五教”(《唐书·百官志》三)等民事职责,而节度使最初不过是掌总军旅,专诛杀的军事长官,二者职责不同。如果说节度使源于都督,何以由职事变差遣,何以只管军不管民,又何以由都督、长史等官充任呢?事实上,节度使乃渊于行军总管。唐沿隋旧,初呼总管,武德七年改称都督。然“复有行军大总管”(《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十四),盖有征伐则置于所征之道,以督军事。此时总管常以禁军将  相似文献   

13.
一“职官、目录、地理、年代”被史学家视为治史的四把钥匙。职官,旧时指主持官事的文武百官,是对军政官员的总称。古人说:“政治之原,莫大于官制”。研究历代职官,是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古时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记载历代职官,是我国史学著作的一个优良传统。正史的志书,如汉书有“百官志”,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宋史、明史称“职官志”,或“十通”、会要中的“职官”部分,以及各种会典,都保存着这方面的丰富材料。此外,还有各种职官表和职官年表之类,如钱实甫编的《清季重要职官表》、《清季新设职官表》,章伯锋编的《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均反映了清以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的“道”何谓“道”?《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云:“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侯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就是说:“道”为秦时所置,“...  相似文献   

15.
“四时捺钵”是契丹辽朝的一种特殊制度。为保障契丹皇帝等人捺钵活动的正常进行,设置“随驾”禁卫安保、“随驾”物资供给以及“随驾”仪鸾典礼等诸类职官势在必行。此类职官《辽史·百官志》等文献缺载,仅见诸出土石刻文字资料。钩沉并利用石刻文字资料对部分捺钵“随驾”职官进行索引探微,既可弥补《辽史》记事之缺漏,亦能填补捺钵制度研究之空白。  相似文献   

16.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官阶封号表》《天盛律令》卷首的"颁律表"与"司次行文门",以及西夏文献款题中出现的职官与封号是了解西夏官制的比较重要的资料,但其中职官和封号之难解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本文利用《掌中珠》以及存世西夏文献中有夏、汉两种文本可资对照的款题,通过对西夏职官和封号的勘同,讨论了西夏人对这些专有名称的翻译原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这一原则为指导,对《官阶封号表》《天盛律令》卷首的"颁律表",以及西夏文献款题中出现的职官和封号进行了重译,希望对这些译名的勘同、翻译乃至西夏官制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甲,谭其骧与顾颉刚书颉刚师: 先生《尚书研究讲义》中所列之十三部,非西汉之十三部(不但非武帝时之制,亦且非平帝时之制),兹已证实。(一) 西汉司隶校尉部不在十三部之列。十三部刺史之初置,在元封五年(《武帝纪》《百官公卿表》),而司隶校尉之初置则在其后之十七年——征和四年(《百官公卿表》)。是知十三部云者,其中并无司隶校尉一部也。(二) 西汉有朔方刺史一部。《汉书·地理志》:“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虽未明言十三部之名为何,但以文意推之,则朔方亦一部也。且朔方为一部,故可曰“朔方之州”;若朔方但为一郡,则州郡为截然不同之物,断不能作如是云也。此言  相似文献   

18.
两晋南朝禄田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封建社会曾有以公田收入作为官吏俸禄的制度,史称“职田”或“禄田”。《通典·食货一》注指出:这个制度起于北魏均田令;新近出版的《辞海》,因袭这种说法。其实,东汉末就已出现禄田,而晋代已在制度化。本文探讨的是:两晋南朝禄田制度的形成等几个问题。(一) 东汉的官俸,“皆半钱半谷”,它主要来源于收谷物的田租和收钱的算赋。到献帝时,始有禄田。《后汉书·百官志·百官受奉例》注引《献帝起居注》说: 帝在长安,诏书以三辅地不满千里,而军师用度非一,公卿已下,不得奏除。其若公田,以秩石为率,赋与令各自收其租税。  相似文献   

19.
刘邦进入关中以后,"承秦之制"着手重建政治体制,其中包括了最重要的财政体制。经过汉初的努力,西汉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比秦更加完善、完备。两汉财政机构,特别是财政职官体系,实际上代表着统一的封建王朝初期财政职官体制状况,也成为封建社会中期和晚期财政职官体系的雏形。《汉书.地理志》作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地理志,它为我们研究西汉史提供了许多重要史料,其中记载了大量地方财政职官的设置情况,如铁官、盐官、工官、服官等。研究《汉书.地理志》所记职官,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汉财政职官的组成、发展概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掌故”原是一种官职,从汉朝开始,“掌故”就是太常所属太史公的官。专门管理国家历史的故事,所以叫“掌故”。 《旧唐书·职官志》中载:有“内侍掌故”与“州郡掌故” 的官职。分掌宫廷及各地流传的故事、轶闻、考证等。唐代的翰林学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