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优秀人才希望有机会创建新事业,他们会加盟使之成为可能的企业“内部创业”指的是在大公司内部创建新事业。但内部创业并非自上而下的大规模行动,而是由昨天还在担任一线经理或员工的人带头,自下而上另辟蹊径地建立业务。觉得似曾相识?没错,内部创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风靡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09,(4):124-125
擂台·争鸣》高管职位空缺:外聘还是内升? HR总监Joyce最近正在左右为难:一名产品总监跳槽离开了公司,是选择通过对外招聘给这个职位着陆一个“空降兵”呢,还是通过公司内部选拔来填补这个重要岗位空缺?其实,总裁和HR经理经常会面对这种突然离职造成的职位空缺。应对这种高管层的真空状态,究竟该是内升还是外聘?  相似文献   

3.
周际红 《经理人》2006,(4):111-111
人力资源总监应帮助企业形成应对变革和利用变革的能力在中国企业中,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是“最缺乏激情的人”、“战略桌上没有位置的人”。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在我的心目中,人力资源总监和经理能把公司内各部门凝聚、组织、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公司的战略性发展。那么,如何改变人们的这种观念?这需要我们HR走出第二条路。  相似文献   

4.
品牌经理     
“品牌经理”的创始者 品牌经理(brand manager)或称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的概念是美国宝碱公司在1931年提出的。他们在1926年开始销售佳美香皂,这是和象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的结果,使得企业所有者能够或不得不通过委托经理阶层代理行使企业经营管理权,甚至一定的投资决策权。在实际运营操作中,股东不可能介人公司经营管理活动,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相对有限,公司实际控制权落入了经理阶层手中,因此,如果说董事会、监事会仍以企业“守夜人”自居的话,那么这个“守夜人”不应该是睡着的“守夜人”。它应该睁大眼睛对经理阶层实施约束。1.经理市场约束经理市场是对经理阶层能力评价、监督和筛选的一种社会化机制,它给经理人员以不断晋升的可能和被取代的压力,对经理人员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案例A公司是河北一家著名的国有食品企业。该公司在1999年由人力资源部主持开发和实施了一套绩效评估系统,试图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走上正轨和高效。然而运行一年多来,效果并不理想:1 绩效评估往往以HR经理或直线经理与员工之间的非正式谈话为基础;2 绩效评估的标准相当模糊,导致绩效评分主观且经常不准确;3 该绩效评估系统无法向员工提供  相似文献   

7.
东方 《领导广角》2001,(8):53-53
麦当劳:走动管理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走动管理”上,即经常到所有各公司、部门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划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开始时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的稳定发展,而员工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员工潜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企业应建立健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将其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服务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以XX公司为例,对XX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核心期刊”的概念由来已久,备受关注。目前,我国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国外许多著名企业出现了一批高级经理,专门负责公司的知识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各公司对他们头衔的称呼各不相同,或“知识主管”或“智力资本主管”、“智力资产主管”。这些企业实行知识管理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引起了企业界与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誉之为“一场新的管理革命”。知识主管也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绝大多数企业采取的都是经理直面总裁的一对一汇报模式,每位经理必须对自己管理的部门或市场区域负责,”INSEAD商学院全球技术与创新学科带头人伊夫·多兹教授如是说,“这样容易造成各部门在各自的市场区域内独立为政,就像旧时的男爵管理自己的封地一样。同时,这也严重阻碍了完整的组织价值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Anne Field 《经理人》2006,(10):88-90
为了让雇员忠于公司并专心工作,定期的职业发展讨论是至关重要的出人意料、令人不快的消息:某家高科技公司的一位经理人得知,自己旗下的一名优秀人才正准备加盟竞争对手的公司。该员工一直希望能升任更高的职位,但公司政策规定,担任该职位需要某些技术专长,这正是他缺乏的。因此,当他有机会得到类似职位,却不用受这种特别限制的时候,他便义无反顾地跳槽了。为何那位经理对员工的离职感到困惑?因为他从未跟员工就职业发展问题进行过认真讨论,因此对员工的期望一无所知。如果经理事先了解职员的职业目标以及途中的障碍,“他便可以很容易地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改革过时思维方式,调整人们的价值取向 “以官为上”、“重官轻商”的社会价值取向,严重的阻碍了企业家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对社会的贡献。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的管理实施的是相似于行政部门的管理,肯定厂长经理的成绩时,基本上采取的是把他调整到级别更高的厂(公司)或政府、党委部门担任官员。这种思维方式和管理办法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不利于企业家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由于大中型上市公司一般是由国企改制上市,这些公司主要为国家控股,因此一股独大,内部人即国企上市公司经理或董事控制现象严重。由于内部人比外部人拥有信息优势,加之内部人一般为经理人员,有很高的经营技巧,因此内部人掌握控制权有助于上市公司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经理人员和股东即国家的目标效用不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行为有可能偏离股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管理和技术这两个轮子。在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现代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众多的企业通过改进管理、创新求实,成为世界知名企业。麦当劳:把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砖瓦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所有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条件中,把一些一般性的东西,如杰出的CEO,“六个西格马”管理方法和最新的技术撇在一边,一个公司所能有的最大的战略优势,可能应该是“血统”——即家族关系。《商业周刊》在美国公司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比例——有177家公司,占标准普尔500家公司的三分之一,是由公司的创立者或他们的家族成员掌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担任董事或资深经理。而这些公司在标准普尔500家公司中的表现,大多好于非家族公司。  相似文献   

17.
关键  杨梅英 《管理学报》2006,3(5):569-572,599
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和管理特征与日、德两国的公司有类似的地方,国有企业拥有实现“共同治理”的产权和管理基础。文章借助“经理交替模型”,证明在共同治理模式下,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特征有可能有效地限制经理人员的寻租行为,但由于存在“新老三会”两套权力系统的冲突问题,使得企业内存在“强势经理”,其寻租行为会导致企业治理问题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业余时间的交流看似“别有用心”,其实是管理上煞费“苦心”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掌握核心资源的员工包括专家级的技术研发人员、掌握大量客户资源的销售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能力的根本来源,他们的去留和管理对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掌握核心资源的员工, 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HR总监的当务之急。沟通的艺术家在企业架构中,HR总监的首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19.
《经营管理者》2005,(1):47-48
每到年底,企业都要选出一批辛苦了一年的先进个人、先进部门。与之相对的是,企业并没有客观地盘点自己的经营业绩,正视企业的亏损或存在的问题。脱离实际的企业决策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购买的咨询服务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是基层经理和员工的执行问题;企业问题不断,依靠召开紧急会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无法取得进展;企业的业绩评估系统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期专题推出如下5篇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想表达的是,企业家和经理应缩小企业预期和市场现状的距离,作出合理的投资决定;“企业购买咨询服务应注意什么”从咨询公司和企业客户的角度,帮助企业识别咨询公司和提升咨询项目的水平;“领导能力与执行能力的较量”提出,将经营业绩不佳归咎于基层经理和员工的企业领导需要反思自己的领导能力,而员工们则应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借口是否真正保证了公司的利益;“靠紧急会议解决问题的企业”会得不偿失,遭到困境时要多关注企业工作程序的合理性和公司经理的能力,使企业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员工业绩评估的缺陷”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命题的业绩评估系统,提示企业家和经理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推行业绩评估系统,人力资源部要在实施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20.
笔者实施ERP最顺利的一次是以前的一家公司(且称为A公司),老板对ERP实施的难度不屑一顾,说“不用怕,无非是工具”。老板是台湾老板,我是资讯部经理,那时我们正准备上ERP,实施公司的经理是老板打高尔夫球的哥们儿。这话我听得不对味儿,鲁提辖说郑屠“猪狗样的人”,似乎在老板的眼中,这ERP就应该是“猪狗样的ERP”,任人宰割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