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都知道,哈佛的MBA是最具价值的学位。因此,报考哈佛的竞争也最为激烈,我国每年数万人申请只有几十人能通过。而一对来自普通家庭的姐妹,却先后考上了哈佛的MBA,成为名副其实的哈佛姐妹花。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妹妹小时候的成绩并不是特别优异,甚至连班上前五名都进不了。她们有什么“绝招”吗?家长又是怎样教育她们的?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大学2000级MBA毕业典礼暨2003级MBA春季开学典礼上,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著名民营企业家、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应邀作了专题演讲。他的创业历程以及他对职业经理人所必备素质的精辟分析,深深吸引了300多名MBA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张晓娜  张璇 《职业》2015,(10):72-73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商学院,近几年来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非常活跃。学院的实习基地建设是和学生的职业发展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学生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学院的思路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和企业搭建平台,从而为学生走进职场打好基础。校内实习(重点是学院内部实习)因为学院有MBA项目,MBA项目是商学院内部最为活跃也最为灵活的组成部分。MBA项目的运转光靠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MBA项目成为了  相似文献   

4.
认识两个人,一个极富,一个极穷。富的是有名的房地产老总,到清华读了MBA,开着三百万的车,喜欢摄影,照相器材是一百多万的经典。穷的是蹬人力三轮车的,天天守在超市边,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MBA? MBA到底是什么?身分标志?精英头衔?抑或高收入的资格证?全称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的直译是工商管理硕士,是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国际学位,是一个研究生学位。通常,进入该教育一  相似文献   

6.
凌子山  吴菁 《职业时空》2009,5(9):28-29
中国高校在现有模式下,如何构建职业化的MBA管理团队,值得每一位从业者去探讨。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通过明确MBA教育项目的职业化理念,良好的职业化心态,构建职业化的培训平台,明晰职业化的发展路径,形成职业化的行为,进而全面构建平等、团结、创新、和谐的MBA职业化管理团队。  相似文献   

7.
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客观上要求MBA教育中更加重视商业伦理的教授。但是,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中国目前MBA研究生商业伦理教育不尽如人意。为提高MBA教育中商业伦理教育的有效性,本文从商业伦理教育自身内涵出发,在商业伦理教育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静怡 《职业》2002,(7):26-27
在中国,女性攻读MBA的比例要高于西方国家。这些女性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常也称求知女性,她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用才智丰富人生、充实心灵。为更深入探究攻读MBA的求知女性,笔者走访了几位从MBA里走出来的出色女人,相信她们的成长历程也能给女性同胞带来更深的反思,给男性同胞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女性内在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ANNA 《职业》2003,(5):34
据本书的主编——清华大学教授张德老师的自序所述,这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精选》源于他主编的另一本MBA教材。2001年,由他主编的MBA教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短短半年即发行了24000册,可谓大受欢迎。不过,很多买了教材的人都询问:“有没有配套的案例集?”经过张教授及其团队一年的紧张工作,这本《案例精选》面世。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案例教学在管理教育特别是MBA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MBA教学对案例的要求是:内容典型;涵义深刻;适合讨论;种类齐全。作为21世纪清华MBA系列教材之一,这本《案例精…  相似文献   

10.
论语·数字     
“我们一家三口都在读MBA。”——上海推出学费2年2万的儿童MBA教育项目,700余幼儿争读,某白领有了上述自豪之语。点评:只要敢骗就有人上钧,这种天方夜谭不仅仅上海有,“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如是说。点评:厉以宁教授的名气自然很大,学问也颇为了得。但这话你们听着有道理吗?记得吴敬琏教授曾提出我国应该实现全民低保,同样是经济学家,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相似文献   

11.
杨丽丽 《职业》2005,(9):16-17
[案例]李俊从南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数据公司从事数据库开发工作.两年后,他发现自己对管理方面的工作更感兴趣.于是针对公司现状,他多次提出完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建议,但无人理会.于是他想,如果要做管理者,辞职读MBA可能是比较好的途径.由于他与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合同,提前终止合同要赔付巨额违约金.为了理想,他毅然辞职,报考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MBA班.笔试成绩相当不错;但面试主考官询问他的工作经历时很不满意,最后他名落孙山.他准备明年再考MBA,以此来改变命运.考虑到市场工作经验对MBA面试的成功帮助很大,于是他一边备考一边四处找市场类的工作,可是几个月下来,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他.李俊很伤心、迷茫,不知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2.
秦涛 《金色年华》2007,(3):37-37
7月14日、15日,就着清华一麻省理工中国管理教育合作项目十周年庆的机会,各路贤能汇聚一堂探讨MBA国际合作模式的现状和挑战。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MBA教育,“拿来主义”已经不够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我问一个MBA的学生,你为什么要拿MBA学位?他说:我在这工作,工资不够高,我想换个工作能够多赚点钱。我问:你为什么要多赚点钱?他说:能够多赚点钱可以有更大的权。我说:你为什么要有更大的权呢?他说:有了更大的权可以赚更多的钱。  相似文献   

14.
年志梅 《职业》2004,(5):27-28
近年来就业市场存在的一个较为矛盾的现象值得关注,这就是:一方面.上百万高校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找不到需要的人才:一方面.MBA、工商管理类、金融类、计算机类等不少专业的毕业生感叹社会不需要他们,另一方面,微软从1 2万多份简历中选不出需要的百人.深圳1 6万年薪聘不到合适的钳工……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除社会、学校、用人单位的原因之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职业方向时出现了偏差和失误.  相似文献   

15.
I recently led a workshop, attended by several bright- minded international MBA students, on how to grow and manage their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陈煜 《现代交际》2004,(9):38-38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 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 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有一个词可以概括当前EMBA课程的消费市场那就是选择。你可以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EMBA是面向有经验的在职经理人设置的MBA学位,曾是MBA世界中的“灰姑娘”。如今,世界各地对EMBA的需求量都在上升,但主要集中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例如,想到纽约求学的人可以从英国《金融时报》EBMA排行榜前21位中的5个课程中进行选择——更不用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了,它距离纽约仅有1小时车程。  相似文献   

18.
苗向东 《职业》2013,(28):63-63
一知名公司的CEO到沃顿商学院参加演讲,他首先向大家提问:“你们读MBA的目的是什么?”并给出了3个选择:MBA的名声、圈子和知识。大多数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圈子,然后还反过来问他:“你1953年毕业,到现在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就是圈子。”  相似文献   

19.
黄昕 《职业》2002,(7):37
如果说读MBA最适合宏观管理的老板、总裁的话,那么项目管理硕士(MPM)则更适合负责具体工作的部门经理.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