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方国瑜是云南地方志研究与整理的一代宗师,他对云南方志目录的研究是建立在一个广博与坚实的基础之上的。他创立方志目录编纂体例,发掘亡佚方志目录,扩大著录范围,不仅为云南方志目录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为后人的地方志研究提供了门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天一阁藏书包括丰富的明代地方志,是地方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其中涉及云南历史者较多,但有一部分方志貌似关涉云南方志者,实非云南方志。这类方志从书名来看,与云南颇多联系,甚至与明代云南的诸多府、州、县同名,容易引起误读。在地方志研究中,同名不同书的现象容易引起混淆,例如因历史沿革缘故,出现"名同实异"的赵州志、武定州志、邓川州志等地方志,通过文本内容的翻检,加上与相关地方志的比勘,上述同名之书在云南省内外多有出现,但其指称的对象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书中所记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自然物产、历史事件、地理方位和历史沿革皆大相径庭,使用时应当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3.
明清云南游记与民俗──兼论边疆游记对山水文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云南游记与民俗──兼论边疆游记对山水文学的贡献陈友康明清时期本土作者和外地作者所写云南山水游记十分可观。这些游记散见于有关文集和方志。因为方志的重点收录,留存至今的游记作品的数量远比其他形式的散文作品为多。从内容上看,由于它反映了一些独特的民俗、...  相似文献   

4.
简绍芳是杨慎流放云南时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有关他的史料颇为少见。本人据明人笔记、诗文和方志,考订了他的生平事迹、著述,勾画了二人结识相交的始末,并介绍了他为杨慎编撰年谱,校订文集、全面公平评价杨慎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图书馆是云南最大,收藏图书最多的图书馆,它以收藏地方志、民族文献较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通过众多附着民族文化事象的书卷,形象生动地将云南26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蕴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汇集的民族文献形式多样省馆所藏民族文献,全国56个民族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6.
四川回族是元明清时期从陕甘、江南、云南等地区迁徙入川的。本文运用史籍、方志、碑刻及田野调查资料,对四川回族的历史源流、迁徙原因、分布地区及宗教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可概见四川回族的来源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明清时期的方志、游记、奏折等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结合今日石漠化的表象特征和敏感性因子进行分析,初步复原这一历史时期云南地区石漠化的分布状况,并梳理了明清云南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两代,人口的增长、土地的无序开垦、美洲作物的传入与种植、自然植被的破坏构成循环,造成了人地矛盾的加剧与生态系统的恶化,从而使石漠化程度趋于加重。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成和相沿的传统的旧方志编修观被重新审视并受到批判 ,修志宗旨的创新、方志编修中进化史观的倡导、民史观的推行、综合文化观的阐扬 ,使民国时期的方志编修观发生变革 ,促进了民国新方志的编修 ,并为今日全新的方志编修观的构创和方志的编纂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9.
方志的学科属性是方志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人们着眼于方志的某些局部特征,或以方志归属历史,或以方志归属地理,实际上忽视了方志的本质特征,即方志本身的学术追求.自方志产生之日起,方志本身就存在一个跨学科的、全面反映地方情况的学术追求.宋以后方志为"一方全史"的提出,并非是志书变成了史书,而是方志追求内容完备化的必需手段.章学诚与戴震的争论,长期被人们用作清代方志史地之争的依据.实际上清代并没有一个与历史派对立的地理派.民国时期,学者们努力用现代学科观念来判定和改造方志,但无论是历史说还是地理说都有其局限.在各学科强调跨学科研究的今天,方志与各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但方志所追求的多学科综合,全面记述地情的学术追求恰恰又是方志区别于它学科而独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方志比较研究是认识方志地位、价值的重要方法。以明清皖志比较为例,分析了清代皖志的地位、特点。清代皖志是在明代方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沿袭明代方志内容、体例、体裁较多,但也有较大发展变化,内容更为丰富,体例更加完善,为后世方志的编修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地方立法的制度设计上有许多不科学之处,地方立法实践中呈现出许多问题,比如立法权的平等性问题、授权立法的形式性问题、立法能力的有限性问题、重复立法和观赏性立法过多等。建议通过修改立法法等手段,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级市)以地方立法权,进一步扩大地方立法权限,建立地方性法律法规有效期制度和定期清理机制,并且明确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的范围和重点,以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代乡土作家的创作尽管具有在鲁迅示范和影响下写作的特点,但仍然富有不可忽视的原创精神和开拓意识。作为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的重镇———浙东乡土作家群在乡土根性形态、乡土风景潜质以及乡土伦理主体这三方面的探索典型地体现了乡土小说叙事的先锋意味。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东方社会普遍进入现代化历程,这个进程与反帝反殖反封建斗争交汇一起,20世纪中后期又面临“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乡土”成为东方作家在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选取的一个最根本、最本土、最自我的文化、文学甚至政治立场,他们以“离乡”和“批判乡村”拉开乡土文学的序幕,接着以“乡村批判”和“归乡”为乡土文学的自觉时期,后经“乡土”与“祖国”的同一以及“仰视乡土”的“新乡土文学”的创造,最后进入文学、文化、人类灵魂的乡土“寻根”之旅,“乡土”被赋予了文化批判与现代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是我国地方立法的重心。只有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才能提升地方立法价值,提高地方立法效益,树立法律权威,为中央立法先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关键在于对地方立法的科学定位,体现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增强地方立法的可操作性。地方立法中依法合理设置法律责任条款,有利于保障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的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其价值定位在于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全方位地为地方服务。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系在于:增强科技创新力,服务地方物质文明建设;提高政治亲和力,服务地方政治文明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服务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有三,其一是以教学强校为主体,突出科研兴校,奠定地方高校自身生存的基石;其二是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突出特色兴校,打开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其三是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逐步面向全国,发挥地区高校向外辐射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是幼儿园乡土课程开发的源泉。农村幼儿园应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乡土课程模式,可采取以下策略:确立发展性乡土课程目标,筛选生活化乡土课程内容,拓宽多样化乡土课程实施途径,注重过程性乡土课程评价,逐步完善幼儿园乡土课程,推动幼儿园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变传统的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走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发展道路,助力实现“中国梦”,是地方高校实现自身战略转型的重要价值取向,这对地方高校教师自我身份重构提出了新期待。基于学习者的视角,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潜心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善于梳理实践经验,从而夯实教学行为的理性基点,增强教学行为的针对性,丰富教学行为的知识储备,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自我身份重构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占我国高校数量上的绝大多数,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有自身的优势。在地方高校课程设置上存在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学术化,脱离地方需要等问题。地方高校需要贯彻多样化和地方特色指导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服务地方的选修课,建设符合现代要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准确进行专业定位,遵循适应地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有利于学校生存和学生发展的原则,以着眼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就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努力培养厚基础、有专长、善学习、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政府主导的速度性经济,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地方政府行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地方政府效用函数的最优解与中央政府效用函数的最优解不一致,地方政府行为越来越接近企业行业,越来越以追求地方政府收入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而且GDP增长率增加地方官员获得晋升机会,这种"晋升激励"成为地方政府经济扩张的重要原因。而地方政府在制度、知识和劳力等经济发展的其它资源的可得性受到制约的条件下,促使金融资源的投入增加是实现GDP快速增长的捷径,从而使得投资过渡膨胀,加速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