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影从诞生以来,不仅以商品的形式获取商业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文化意识、审美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好莱坞作为电影圣地,基于其媒介特性,为探知美国历史文化与世界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以"冷战"时期的好莱坞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发展历程出发,浅论"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并探知"冷战"时期好莱坞电影背后的政治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2.
当前,好莱坞电影备受国人的欢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出口产值也非常高。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好莱坞电影在国内上映,美国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传播。本文就从好莱坞电影出发,探讨美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最为活跃也最有成就的时期之一。1933年,伴随着新兴电影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以黄嘉谟、刘呐鸥等人为代表创办了《现代电影》杂志,它以介绍中外电影知识、理论和最新动态为主要内容,曾刊登了不少理论性较强的文章。虽然曾引发了"软硬电影"的重要论争,但客观上讲它也是一本较为纯粹的电影理论刊物,其内容更加接近世界先进的文化观念。罗伯特·C·艾伦在《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曾说过:"评论话语为电影史学家建立起过去某个时期主流电影风格的规范程度。但是当评论家碰上一部‘与众不同’影片时,也就是说,当影片并不完全适用于标准评论话语所习惯的参照框架时,那些规范的限度也就暴露出来了。"显然,软性电影在当时的"特立独行"受到了左翼影评人强烈批判,但从侧面来讲,左翼电影着重强调"内容"的这个限度也掩盖了所谓的"软性电影"中所蕴藏的先进文化。因此,在双方评判的标准问题上就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大专 《现代交际》2005,(9):56-56
很多人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都希望能够有这样—位老师:很多人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都希望能够成为这样—位老师。1989年美国影片《春风化雨》以其对年轻心灵遭遇压迫以及反抗迂腐的精彩描绘,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和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所贵族学校里的故事。拥有百年传统的威尔顿贵族学校一向坚持  相似文献   

5.
电影于19世纪末诞生在法国,以它变幻丰富的奇特影像,再现和传递了有关人类一切生活和情感而逐渐风靡世界。20世纪初电影传入中国,引起了知识阶层的兴趣。他们进行了大量观摩和研究,开始亲手拍摄制作,为开掘本土的民族电影,进行了拓荒性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王生智 《当代青年》2021,(4):103-109
在美国,电影被认为具有致害力,而青少年最容易受害.为了防范电影致害青少年,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先后实行电影检查与评级制度.电影检查制度因受到合宪性挑战而被废除,电影评级制度则实现了电影表达自由、青少年成长、监护人监护权、电影业发展之间的价值平衡,获得了监护人的认可,并推广到电视评级、游戏评级等制度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和好莱坞势力压.倒一切的时代里,遍览世界各国商业电影,大概只剩下两类影片能够以一个完整的类型片的地位与美国电影相抗衡,一是印度的歌舞片,二是中国的武侠片,李连杰电影就是后者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8.
电影早在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国电影中儒家文化思想的色彩越来越浓郁,这不仅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精华的部分,同时也是由于电影这种外来事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本土宝贵文化思想的影响,而百年的发展历程更是使得这种外来事物完全的本土化,更加彰显出中华民族的独有特色和风格。经过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类题材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推崇和赞扬,中国电影与中国儒家思想的融合成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方向,彰显着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电影才是未来立足于世界的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9.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导演通过电影叙事来诠释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态度,每一部电影从理论上应该具有导演自己十分强烈的主观色彩并体现到影片的叙事形式上。因此导演风格对影片情节叙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理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议题上,国际传播中的他叙话语对作为一种软实力资源的中国电影的表述,为其海外传播产生了显见的参照作用。在东西方之间意识形态与文化偏见影响下,中国电影资本输出、电影政策、中国电影宣传方面存在争议,中国电影被西方话语主导的双重标准表述为软实力资源/宣传手段两种对立形态。  相似文献   

1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20年之后成功越狱的故事,尽管在当时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角逐中输给了竞争对手《阿甘正传》,却仍不失为一部人人称颂的励志好片。本文拟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对影片中蕴含的美国救赎文化元素进行解读,进一步探讨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一号强国、俄罗斯是三号强国)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应法国媒体和美国媒体的请求,法国社会研究所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和美国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被询问者包括16岁至64岁的6645名居民。民调结果显示,世界上第二号强国是中国。调查结果显示,98%的法国人、97%的意大利人、96%的美国人和绝大多数被询问者均认为,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同时很多人也认为美国是不可战胜的。持有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陈晶 《职业》2013,(4):38-39
近日,第四届杭州法国电影节中法电影创作论坛在杭州西湖区"之江文化创意园"凤凰·创意国际举行。法国著名电影人和杭州影视从业者、高校影视专业教师、电影爱好者就中法两国电影发展展开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14.
这一届柏林电影节上,王小帅的《左右》再擒银熊,在宣读获奖感言时,他以“相信电影,相信爱”为开场白,说“我将会继续坚持拍最好看的电影。”我想,王小帅在出征柏林之前一定抱有足够的信心,毕竟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独立电影在欧洲电影节上备受青睐,有报道称“中国最优秀的电影都是在三大电影节上让世界知道的,它们真正代表了中国身后的文化底蕴,也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而战后,美国电影在自由贸易政策之下,不断发展、扩张、长驱直入,几乎占领了整个国际电影市场。电影贸易的不平衡性局面促使各国积极应对,出台各种政策、法规,同时努力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这些方法、政策对发展我国电影产业,扭转贸易局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入秋以来,诸多国际电影节上又频吹中国风。2003年10月,第27届开罗电影节上,由青年导演梁山执导、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父亲》获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奖。11月,在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青年导演霍建起又凭新片《暖》摘下最佳影片“金麒麟奖”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而此前的2001年,他曾以一部小制作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市场创下5个月内3.5亿日元的票房奇迹。法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从里昂举行的第九届亚洲文化电影节上传来消息: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作品《我心飞翔》获得其中最大一个竞赛单元“新亚洲电影”单元最高奖。  相似文献   

17.
徐学文 《现代妇女》2014,(3):167-167
今天,美国电影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已然势不可挡,看美国大片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普遍行为。然而,这是否就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交流现象呢,电影是一种最为直观的传播价值观和文化的手段,是一种文化外交的形式。美国电影的传播其中,也裹挟着其文化外交的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呢?  相似文献   

18.
董阳 《现代妇女》2014,(2):236-236
自20世纪初,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普遍而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产生了很多具有鲜明个性与风格的动画作品和优秀的动画家。纵观历史,当动画开始立足于艺术的殿堂,便开始伴随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的成熟壮大,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表现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动画对于电影的诞生及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反过来电影技术和各种电影表现手段的不断发展、出新,以及电影作为艺术地位的确立和成熟,不仅使动画摆脱了低级的命运,更赋予了动画在艺术上全新的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李爽 《现代交际》2012,(10):95+94
《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片长90分钟,耗资300万欧元,由理查德.戴尔执导,英国第5频道、法国电视一台、美国发现频道、德国珀尔西本频道和俄罗斯第一频道联合制作。首播于美国TLC频道2007年8月12日22点,同时在英国第5频道、UKTV历史频道、UKTV戏剧频道、德国珀尔西本频道、法国电视一台、葡萄牙RTP电视台、澳大利亚第七频道、俄罗斯第一频道和印度历史频道等播映。本文粗浅地解析《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这部影片。  相似文献   

20.
美国电影在其价值观的输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政治话语角度来分析这种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美国电影对我国价值观的冲击.为了应对这种冲击,需要反思我国的价值观教育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以雏护我国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