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8—2007年中国网络语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网络语言是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Internet之后才逐步形成起来的,对于中国网络语言的研究则更晚.1998-2007年10年间中国网络语言的研究由收集整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语词研究发展到网络语言修辞学研究.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涉及到社会、心理、技术、文化等领域.网络语言的研究应该从狭小的本体语言学中走出来,走向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性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网络语言不仅具有简约性、口语化和形象性的表达特点,而且也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格.从语用学角度来阐释网络语言,可以发现,网络语言体现了一定的语用原则.具备一定的语用基础.网络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变异,这体现在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社会因素、特殊的交际场景和交际参与者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传播载体。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来看,网络语言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联系。通过问卷调查,从网络语言的多样性、网络语言的动态性、网络语言的不公平性三方面探讨了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出网络语言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途径。要维护语言生态的发展和平衡,需区别对待网络语言正反两方面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语言的良性生态环境的营造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讨论网络语言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兴盛起来,网络语言产生的方式主要有:汉语拼音缩略语、英语缩略语、谐音词语、新兴词语、数字、符号等。网络语言在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网络语言的产生和网络交际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催生的语言变异现象,汉语、英语、德语、日语中都有网络语言。近年来,汉语的网络语言一直受到新闻界、语言学界以及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各方面对网络语言看法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网络语言的性质、特点以及表达功能有不同的理解。对待语言变异,我们应该客观地研究它的性质、功能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是我们组织网络语言笔谈的动因。我们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幽默的网络语言深受网民喜爱,从修辞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幽默机智进行分析,发现偏离是产生幽默的根本原因。在具有偏离现象的幽默网络语言中,正偏离网络语言是值得提倡的,而负偏离网络语言是应该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世界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它从一出现就频频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讨论。同时它也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目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规范网络语言上面。以上研究成果丰富,但是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如今的网络语言中各种符号的使用已经超过50%,各类网络语言的符号使得网络语言更加丰富并且能够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本文将以交际中的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角度,探讨网络语言这一新的语言形式,从符号的能指所指、符号特点和符号的意义对网络语言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网络语言的主要创作者和使用者,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建议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提高青少年的网络信息素养,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9.
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语言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尤其是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网络语言的本质内涵总结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价值性、效用性、收益性等特征;分析网络语言对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针对网络语言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影响,从伦理的角度对其进行伦理原则规范,以期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网络语言规范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其规范化问题让众多学者争论不休.2006年3月1日,上海出台了用法律规范网络语言的措施,引起了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的再一次争论,此次争论的焦点是网络语言应不应该用立法的方式规范.综合国内网络语言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外关于网络语言的政策和措施分析,对待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不应采用立法的方式禁止其发展,而应采取引导和监督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