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在新世纪的崛起,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同时也是民族复兴的主观需求。一个大国的兴起既需要从自身出发,制定理性的和长久的战略规划,更需要认真分析国家崛起所处的时代特点。笔者在文中提出“多重崛起”概念,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并探讨在“多重崛起”格局下如何实现中国的国家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意义上的“中国问题”是中国何以和平地融入国际社会,其实质是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关系。百年来中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显示,中国由世界秩序的主要受害者身份向基本受益者身份转化,中国崛起需要将国家利益与国际体系、国际政治文化、世界潮流有力结合起来,东亚秩序与日本崛起是近代以来中国崛起的重要环境因素,中国崛起的方式逐渐由“革命与战争”为主变为“和平与发展”为主。理论的最新发展表明,崛起与秩序是权力、制度与认同的三位一体,但处在不平衡发展之中。目前世界秩序的特点是“全球霸权,地区均势”,世界秩序的形成快于中国崛起,中国崛起与地区崛起具有同步性。面对世界秩序,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首先维持并发展中美关系,同时也要调动欧洲因素,并注意以地区崛起重塑世界秩序,适当考虑文化崛起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结盟对国家崛起、发展的影响--以日本为例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全 《日本学刊》2006,3(3):52-64
结盟与国家崛起之间存在着联系。它对塑造国家崛起所需要的国际、国内环境有一定作用,但也可能给参与国带来危险,它可能为崛起国家所用,也可能为防范其崛起的国家所用。因此,崛起阶段的国家在加入同盟前要慎重衡量其目的及利弊得失。结盟对日本国家的崛起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也对其崛起、发展及地区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结盟对于日本的崛起以及崛起的东亚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4.
印度崛起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的崛起在目标设定、崛起道路选择以及成果预期等方面,都与传统大国的崛起模式非常相似,但是在具体的目标、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建构、崛起方式的选择等领域,体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印度崛起的独特模式,不仅会影响印度自身的崛起,也有可能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至今,美国选择性干涉行为背后一直受到两大因素驱动:国际政治中的"关系性"决定了美国对外干预的动机和意愿,"结构性"决定了美国对外干预的手段与程度。地区大国是走向超级大国的必经阶段,因此,霸权国不论在意愿还是能力上,都会对崛起中的地区大国进行干涉,而对逐步完成崛起的超级大国的干涉动机和力度会逐渐降低。话语不仅是角色认知的文化表征,同时也对角色认知产生反向的建构效应。如果崛起国愿意并能够有效地运用话语建构的功能,往往可以降低崛起进程中来自霸权国及其联盟体系的结构性压力。  相似文献   

6.
中印关系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崛起中的亚洲大国,中印关系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印之间既有独立外交、发展要务、共同崛起、健康竞争、睦邻政策、亚洲大国、地区合作、全球协调等确定性的方面,它们是中印关系稳定和良性发展的基础和机遇。同时两国之间又存在信任赤字、边界问题、力量对比、美国因素、巴基斯坦、海上通道、核武因素、印度入常等不确定的领域,它们是中印关系不稳定和有可能朝不利方向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部崛起”的内涵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小华 《社科纵横》2010,25(9):22-24
在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背景下,"中部崛起"具有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应当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中部崛起的内涵,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实现了海上战略崛起,其在周边海域所经历的战略形势与中国今天在南海有相似之处,当时,战略家马汉对于美国周边海域特别是加勒比海的海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有值得中国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战略智慧。美国海上崛起的理论需求是促使马汉思考加勒比海海权问题的内在推动力,而巴拿马运河开通则是加勒比海问题升温的重要外来刺激,英美间大国关系一度紧张,类似今天所论"修昔底德陷阱"。但是历史发展表明,美国顺利实现海上崛起,并未发生英美战争对决。当前中国面临的南海局势体现出一定的历史相似性,但是中国不会走上个世纪美国在加勒比海扩张霸权的老路,在规避风险和抓住机遇的同时中国需要周密决策,有效行动,走出自身海上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9.
卢兵彦 《太平洋学报》2010,18(2):93-96,83
古代中国在东亚崛起并持续两千年的强盛,具有不同于西方大国的特点,并强烈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崛起方式。以往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大国崛起的经验而对古代中国有所忽视。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古代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和特点,以期对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有史以来的首场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研究的意义不容小觑.美西战争前后的美国和古巴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战前的"暧昧"、战争期间的肩并肩的战友、战后的反目成仇三个阶段.首先,战争前后的对古关系只是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抢夺殖民地的工具而已.其次,古巴在摆脱了西班牙雄狮的同时,沦为了阴险的鹰(美国)的盘中餐,从而为后世留下了前狼后虎的教训.最后,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经历了30余年的经济增长(其间略有起伏)并打赢了美西战争而跻身于列强行列.尽管武力崛起与和平崛起的道路不尽相同,但大国崛起的规律仍对我国有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法崛起的法学认知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幸福  伍操 《求是学刊》2006,33(1):90-95
中国公法崛起的必然性隐寓于其表征和原因之内,即公法法律文件的逐步完善,公法学术的迅速发展,公法向私法的渗透以及社会对公法的热切关注。而正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公法的崛起,这也给中国法学带来了三大机遇:拓展了中国法学的发展空间;推动了中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逐渐趋于比较平衡的发展;促进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互动。同时,公法崛起也给中国法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向互动上,构建规制国家权力的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霍桑在他的第三部罗曼司《福谷传奇》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媒介社会.他认为,社会中媒介的充斥对人的意识和公民身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越来越缺少批判反思的精神,公共空间中对话的作用日渐式微,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霍桑同时还指出,媒介社会崛起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在不同主体间开展真诚和富有同情心的对话以应对浮于表面的交流,从而建立一种稳固持久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又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印度崛起对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印度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增添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变数,加大了中印边境问题解决的难度,影响中国在中亚的发展,对中国的印度洋航线和南亚战略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印度崛起是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李雪英 《社科纵横》2005,20(2):40-40
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本文从揭示中西思维模式下对和平崛起的理解差异入手,提出西方视域中的和平与崛起存在着内在的紧张,以及中国视域对这种超越的必然性,最后论证了和平崛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大众文化背景下 ,文学面临着大众传媒的威逼和改造 ,但是就在这样的境况之下 ,精英文学和一些大众文化产品中显现出了一些新变 ,表现为悲剧精神的缺失与崛起、喜剧精神的崛起 ,这些与纷繁的大众文化共同构成了当今大众文化背景下复杂的中国文学地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崛起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崛起与中美关系郭新宁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在美国引发一场如何对待崛起了的中国的政策大辩论。中美两国应从世界和地区战略格局及相互利益角度出发,重塑两国关系的基础。一、中国崛起的前景及其世界意义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  相似文献   

17.
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是当前最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之一.个体差异巨大的新兴国家出现群体性崛起,证明其背后有普遍性因素在起作用.本文提出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刺激-反应”模式,通过分析国际体系变量与国内变量的互动,研究知识扩散加速、大众政治潮流演进、自由国际经济秩序扩张三大外部变量对新兴国家的刺激性影响,以及新兴国家如何在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对外政策模式方面做出积极反应,从而解释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宏观体系动力.这一模式对中国的启示在于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深刻认识“学习的限度”,防范发展减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欧洲的崛起是近几百年来人类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从宏观和长程的历史视野来看,欧洲在近代的崛起是数千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融合的结果。①但是从具体的情况来分析,欧洲的崛起又有其内在的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从精神文化上看,从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构成了欧洲在精神上觉醒的重要历程;从经济上看,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构成了欧洲逐渐走向富强的重要原因;从政治上看,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民主制度的建立使欧洲最终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上述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它们共同导致了欧…  相似文献   

19.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的辽河文化产业园,再次把目光聚焦这里,不禁看到了产业园自身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为产业园在盘锦东部城区快速崛起中所产生的拉动作用而惊奇。  相似文献   

20.
十六世纪中后期,与明王朝越来越腐败的同时,女真族在东北迅速崛起,它的兴盛,可以说是在和明王朝不断斗争中进行的。清太祖、太宗的对明政策,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斗争的变化而不断变更;反之,明对满族的政策,又直接影响到清太祖、太宗的对明策略,以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试就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