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博喻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比喻《秦牧选集》有一篇题为《譬喻之花》的文章,把譬喻的作用描绘得淋漓尽致:“美妙的譬喻简直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象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那儿,那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象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作者连用三个喻体来说明本体譬喻,像这样用两个以上喻体来说明本体的表现方法,就是博喻。我国早期修辞章句之一的《文则》  相似文献   

2.
谈博喻     
所谓“博喻”就是连用两个以上喻体的比喻。这种比喻可以细致、全面地说明本体的各种特点。秦牧在《譬喻之花》中写道:“美妙的譬喻简直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象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那儿,那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象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秦牧选集》)文中连用三个比喻来说明“譬喻”的美妙以及它特殊的作用和力量。这样的比喻法就是博喻.  相似文献   

3.
试论英语比喻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英语中最常用的辞格,是以此喻彼的手段.明喻是以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说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类关系.明喻可分为描写型、说明型和启发型三种.暗喻是直接把喻体说成本体的一种比喻方法,按其构造性质分为判断性和修饰性两种.理解与翻译这种辞格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在使用这种辞格时要尽量做到喻体的贴切、简炼和新颖.  相似文献   

4.
壮族嘹歌和英语诗歌都采用了明喻、隐喻、博喻、转喻、讽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喻体对所说明的主体进行传神达意的描绘,产生了强烈的修辞效果,但是两者辞格中的喻体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说“反喻”     
反喻是比喻辞格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一般的比喻是从正面用肯定语气说明本体、“象(是)什么”,本体、喻体是两种完全不同类的事物,它们产生联系的纽带是二者的相似点,我们可以把这种比喻叫“正喻”。而反喻则是正喻的否定式,其基本格式是“甲不象(不是)乙”,如果甲、乙分别代表反喻的本体、喻体的话,那么本体与喻体产生联系的纽带不是它们二者的相似点,而恰恰是相反点或相异点,甲不具备乙的某一特点,甲与乙是相异的。例如:  相似文献   

6.
比喻摭谈     
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它们能够连在一起构成比喻,根本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具有"一点相似",这个相似之点包括"形似"和"神似"两方面。比喻除了常见的明喻、暗喻和借喻外,还有"博喻"、"互喻"、"喻之多边"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了目前修辞学名家在比喻的结构分析上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一种结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大米比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训、相似点。本体应今成本1本2,喻体可分成喻1喻2。如果缺本2,那么喻2就是相似人,反之缺喻2,本2也是相似点。  相似文献   

8.
谈修饰性比喻鲁荣昌修饰性比喻是一种运用本体修饰喻体的比喻。它省略喻词,本体和喻体直接结合成为具有修饰或限制关系的偏正短语,本体是修饰语,喻体是中心语。例如:①在人类生·活·的·矿·层·里,有些东西也会结成光芒四射的宝石。(杨朔《宝石》)②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小说的比喻艺术主要表现为 3个方面 ,第一是“喻色” ,就是在比喻句中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渲染描绘 ,产生强烈的视觉美感 ;第二即“喻动” ,就是以动化静 ,为静态的本体选择动态的喻体 ,产生栩栩如生的动态美 ;第三为“就境取喻” ,喻体直接取自于小说的特定情境中 ,融情入景 ,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10.
在含有精神性、思想性的文本写作中,比喻按照作用标准分为两类:词喻和例喻。其中词喻只揭示一个概念的意蕴,例喻则揭示一种思想的意蕴。如果说词喻是法律修辞中的一个景点,那么例喻就是法律修辞中的一个景区,相比较词喻,法律修辞中的例喻研究具有以下学术价值:展现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更符合思想的抽象性表达;更能确保言语交流的有效性。"例喻"修辞方法具有语用学性质,喻体与本体在语境上有高度相似性,语境成了连接喻体与本体的桥梁,在现在的并不熟悉、清晰、明细的具体情境中类比过去的熟悉、清晰、明细的具体情境。运用"例喻"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符合逻辑的规则;符合修辞的规范;符合事实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小说卓越的修辞艺术使小说语言体现出强烈的审美价值,修辞的陌生化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愉悦,最大限度展示了修辞的积极意义。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中比喻的精彩运用而展现的语言陌生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本体和喻体的疏远;本体与喻体的动静转换;多用喻体虚化的意喻。  相似文献   

12.
梦窗词的戛戛独造也表现在比喻的使用上。他经常比后再比,或把多个喻体安排在一句话中,充当句子的。不同成分,或用相关的两个喻体表现一个本体的不同方面,或以喻体为本体再比。为了比喻的真实可信,梦窗常选择与本体有着相同生存环境、或有着某种历史渊源的喻体。有时还指出喻体的来源与现实功用。梦窗的比喻和李贺的比喻一样都是作者“研炼之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苏轼诗歌以长于比喻见称,其雄放豪纵又俊逸秀丽的诗风,往往因妙用博喻而倍增光彩。博喻最早见于《礼记》第十八《学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也就是“博喻”,《学记》强调了它作为诗歌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的重要。今人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苏轼诗前言》中生动地阐述博喻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  相似文献   

14.
从修辞学的角度看,寓言乃是比喻,有其本体和喻体,《庄子》寓言自不能外。《庄子》寓言的本体就是他的人性之道、养生之道和治国之道;《庄子》寓言的喻体可分为神话题材、社会题材和自然界题材三类;其寓言的本、喻体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乃是“一本多寓式”,其优越性则在于寓言主旨可以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义位的义素特征不仅应该包括理性义素,还应该包括隐性义素、情感义素和语法义素。对基本比喻句的分析应将四者结合起来,重点应放在后三者上。从最简单的基本比喻句入手,将喻体和本体界定在“词”的范围内,可以得到喻体词表现本体词的四种形式:特征、程度、方式、状态。同时也构成了基本比喻句的四种类型:喻体词对本体词特征义素特征的分解,喻体词对本体词状态义素特征的共享,喻体词对本体词程度义素特征的比较,喻体词对本体词方式义素特征的比较。也就是通过这四种关系,比喻句这一种逻辑的矛盾形式得以存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刘宝楠《论语正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本体和喻体以及二者联系的考察,是刘氏认知比喻的重点。这一点是与现代修辞学理论相一致的;第二,力求在对本体和喻体的文化意义和时代意义的说明中,揭示出《论语》比喻的似同点;第三,结合语境,在本体和喻体的互相参照下,解决《论语》比喻里存在争论的地方;第四,重视语境,在对相关语境的描述中解释比喻。  相似文献   

17.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中称"韩非著博喻之富",是针对韩非本人还是《韩非子》一书,并无争辩意义。观近代学者著作,注释多认为"博喻"乃是论韩非之寓言及比喻的运用。而将"博喻""内涵的重点着眼在"博",对认识和把握刘勰的本意则更贴切,更直观并易理解。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的“涉身性”特征决定了转喻研究必然已涉及主体的认知心理因素。但观察之下发现,无论是基于结构主义的“指称论”,还是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概念扩展”理论,都只是强调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概念对应,而较少考虑到认知主体的意识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从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出发,通过对转喻的本质性特征进行重新思考,提出了转喻意向性解释的三原则,并进而建构了一个转喻的意向性解释框架来对同一本体为何会产生不同喻体的问题加以说明。研究表明,转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是一种“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决定本体以何种语言形式(喻体)进行表达的是认知主体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19.
博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博喻研究现状和误区,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博喻这种修辞现象,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两种语言的翻译。研究博喻及其相关问题,不仅要结合具体的文本,从语义的层面进行相关的探究;而且还要从文学的角度,结合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探索博喻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比喻本质的再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一种非常生活化、应用广泛的修辞方法,无人不用无处不在。从比喻的形式看,各种语言形式都可以为比喻所用。比喻可以是词、词组(“心田”、“思想的野马”等比喻性名词、借喻、明喻等),可以是单句(明喻、暗喻、较喻等),复句(引喻等),可以是句群(’91年上海高考试卷就有这么一题:“大理人别有情趣、很有福气。几乎家家院内是繁花,户户门外有清流。好花还须绿叶衬,这翡翠般的绿叶,正衬托着他们那社会主义幸福的‘生活之花’呢。”这道题就要求从句群中找出本体和喻体来,本体“优美环境(繁花、清流)”和喻体“绿叶”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