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官员“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比比皆是,于是历代王朝都重视“治庸”,尽管多数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2.
“红眼病”的医学名称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患者表现为眼睛红肿、发痒、眼粪增多、结膜高度充血(布满红丝),继而眼睛内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红眼病”的传染性极强,主要是接触传染。洪涝灾害使水源污染,极易导致“红眼病...  相似文献   

3.
当初看中家境窘迫的丈夫,只因他在“湖北日报”上刊出了几张豆腐干大小的插图。介绍人举着样报对我说:“不得了啊,偌大个湖北,上亿双眼睛瞧着哪,这以后不成个画家那才见鬼呢。”  相似文献   

4.
陆明华 《老年世界》2006,(19):38-38
眼睛盯住一个目标 搞清“为高等教育筹措资金”、“开始你自己的生意”中哪一个是你想要完成的,它将激发你找到一个方法来完成它。  相似文献   

5.
《中外书摘》2007,(9):75-75
有些老人夏季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疼痛等“上火”症状。夏季“上火”可用食疗法之。  相似文献   

6.
问:我今年73岁,早在55岁时就开始戴“老花”眼镜,从150度一直加到300度。可是从2002年起,我的视力忽然变好了,看书写字不再需要戴“老花”眼镜了,否则反而看不清楚。我的视力怎么会突然出现“返老还童”的现象呢?湘乡市陈福桂答:正常人的眼睛,瞳孔后方有一个透明而富有弹性的双  相似文献   

7.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说人的眼睛能表情、达意、传神,透露人的内心世界。那么.能不能给你的演讲也装上眼睛呢?回答是肯定的。刘熙载在《艺概》一文中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将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将本则前必往之,在篇中则前生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也。”演讲的“眼睛”,是指在演讲中设置的那些最富概括力、表现力、最能帮助听众准确地理解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在形式上,它可以是一词,也可以是一句或数句;在内容上,它是最精彩的语句,统摄全篇,交织文脉,起着枢纽作用。演讲中设眼,…  相似文献   

8.
“站住的挺不住,挺住的站不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环保局干部要想保住“乌纱帽”就不能硬坚持环保“原则”,而要从经济“大局”出发,否则就得“靠边站”。定州环保局一负责人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整顿污染企业,就好象用自己的拳头打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在人的身体部位中,最能展现内心神思的就是眼睛了。因此,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除了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之外,面部要算是表情最丰富的区域了。羞愧、生气、慌张、喜悦,凡此等等都会在面部一一显露,压抑不住。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里说:“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的图画。”而面部无疑是最能体现灵魂的图画。因此可以说面部表情显示着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观察面部表情大致可以看出一个人和幸福的距离远近。“面子”这个词正是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与其说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如说…  相似文献   

10.
朱伟华 《职业》2014,(18):51-52
针对青春期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要注重把握好用“耳朵”倾听、用“眼睛”倾听和用“心灵”倾听的方法,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表露的信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陪伴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11.
刘肖 《当代老年》2010,(6):42-43
防紫外线,佩戴合适的太阳镜至关重要陈伯应好友相邀,前些日子去乡下消暑,回来后却患了眼疾,眼睛灼热、刺痛、易流泪并且怕光,医生检查为目光性角膜炎,是“晒伤”的。在给予了相应的治疗后,医生告诉陈伯,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不仅与日光性角膜炎和老年白内障等急、慢性眼病有关,还可造成眼睛表面组织损伤、视力模糊、眼部疼痛、多泪、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因此,老年人外出时最好配戴太阳镜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12.
《现代妇女》2006,(9):12-12
陈辰,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又直升上外的研究生,目前主持着东方卫视好几档娱乐节目。是著名的娱乐三朵花之一,圆圆的脸,眼睛弯弯、嘴角弯弯,镜头下的陈辰和节目中一样开朗得“不像话”.  相似文献   

13.
到了曲阜,自然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我一向认为,游览名胜古迹,重要的不在于用眼睛观赏,而在于用心灵感受,在于发“思古之幽情”。就说孔庙吧,最初是建于孔子殁后的次年——公元前478年。当时鲁哀公命祭祀孔子,始以孔子故宅三间作庙。然而那三间故宅现今安在哉?今日自然是无眼福亲见的了。便是唐宋两代增扩的建筑,  相似文献   

14.
李艺 《现代交际》2006,(11):10-10
她们进入职场时间不长,却凭坚持与自信玩转工作魔方。也许在她们的概念里一切都是要“趁早”的。近来,一谈起部分80后女生的“抢婚”风潮,人们多要惊讶地瞪圆眼睛——她们在想什么,她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她们的勇猛由何而来……其实,远不必如此惴惴,虽然80后女生的我行我素和冒险激进属于共性,但外在表现形式上却并不统一。你看到有人在“抢婚”,那有没有看到更多的80后女生在职场中的“抢”行动?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公益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启动,湖北省首批“有声读物志愿者”上岗,成为义务为盲童服务的声音使者。据了解,湖北省现有盲人64.2万名,其中14岁以下的6800名盲童由于视力障碍,无法和正常儿童一样阅读。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儒林巨擘顾亭林素来以“怪”著称。
  首先是他的相貌就和一般人不一样。由于幼时患痘,眼睛发生了奇特的变异,脸也严重变形,书载:“貌极丑怪”,他的外孙陆舒城这样形容:“人眼俱白外黑中,惟我舅祖两眼俱白中黑外。”这不是怪物是啥?陌生之人乍一见之,不吓坏才怪。  相似文献   

17.
黄世俊 《老年人》2003,(11):27-27
我家三代养蜂,“老蜂王”就是我的岳父。他八十有七,无病无痛,每天与蜂为伴,从早到晚乐呵呵的。他年轻时打游击,爱枪如命;中年时当工人,爱机器如眼睛;老年时养蜂,爱蜂如子女。他有3个女儿,只有老二和他生活在一起,住在宜章县城。这父女俩百事都能观点一致,惟独对养蜂闹矛盾,口仗不休。有年清明节,我这大女婿去给岳母扫墓,他们父女俩都向我倾诉,好像我是法官能断个是非。先是二妹抱怨:“老爸养蜂,是养的宠物,有蜜不取,到了夏天还要赔两百斤白糖。”岳父一听就瞪眼睛,嗓音高了八度:“她懂什么!只晓得贪吃蜜,不留足饲料,蜂能发展吗?”我不便当…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人对“百慕大三角”都不会陌生。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它带来的诡异的飞机坠毁、航船沉没等事件百思不解,因为神秘所以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在人体的“聚焦”部位——面部,也存在着一个“危险三角区”。当此处面临细菌侵扰而又处理不当时,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夺走宝贵的生命。还记得前阵子备受关注的南京市儿童医院徐宝宝死亡事件吗?6个月大的患儿徐宝宝最初只不过是眼睛发炎而已,最后却恶化成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9.
买画 一位夫人到画商那里买画,她挑来挑去,挑中了一幅静物画,画上有一束花,一碟火腿和一个面包圈。 夫人问:“这幅画要卖多少钱?” “五十个美元,这可是非常便宜的了。” “可是,我前两天看见的一幅画,几乎和这幅一模一样,才卖二十五美元。” “那它一定画得不如这幅画好。”画商很内行地说。 “不,我觉得它比这幅好。” “为什么?” “它那幅画的小碟子里的火腿要比这一幅多得多。” 透视心灵 “你找对象为什么要找大眼睛的?”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找大眼睛的,可以比较方便地看出她的心灵。” 吻别 妻子望着住街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游向东 《老年人》2005,(2):53-53
导致“老花眼”的原因,是球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肌收缩能力降低,造成眼球节能力减退,近点远移,从而生近距离视物困难。主要表为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患常不由自主地将目标远移,减轻调节负担,消除视力不和眼睛疲劳。“老花眼”的病因是视觉器的老化(退行性变化),因此,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除“老花眼”造成的生活不,根本办法是配戴合适的老镜。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睛的退行性变化毫无办法,下这些自我保健方法对延缓觉器官衰老,阻止“老花眼”情发展有着较好的作用。1郾毛巾热敷眼部。每天临前,用40℃~50℃热水洗脸,将面巾浸泡在热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