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学术界对于宋代宫廷绘画"大傩图",存在两种基本观点:一种是认为"大傩图"所绘的并非远古大傩之事;一种是认为"大傩图"反映了宋代傩祭仪式歌舞的实际,是具有古傩意蕴的民间迎春社火队舞。实际上,以道家道教阴阳文化视之,宋代"大傩图"显然符合古代驱鬼逐疫、调和阴阳、祈求风调雨顺的民间祭祀傩仪的特征。本文以阴阳文化与祭祀仪式剧的关系入手,对宋代"大傩图"所要反映的核心思想进行论述,以探索古人绘题"大傩图"的根本原因或依据。  相似文献   

2.
平安县张家寨村马社火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社火是以马、骡子、毛驴为乘骑的社火表演,实际上就是宋代“肉傀儡”戏的保留或延续。平安县张家寨村马社火中的表演者主要扮演秦琼、敬德等戏剧人物,以保佑村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3.
甘南州卓尼县地处汉藏文化交界处,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使得卓尼地域文化具有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的多样性风格,卓尼莎姆舞即是这种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其舞蹈形态的队形场图、道具服饰、仪式过程以及动作、歌词与祭祀对象等,均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借助舞蹈身体语言学的理论范式对卓尼县藏巴哇地区的莎姆舞形态进行描述,考察构成莎姆舞语言的话语方式,并从语境与语义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文化生境和其中的文化内涵,运用“涵化”理论讨论其中的文化涵化现象,探析多文化融合在莎姆舞形态中的呈现方式,以此考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传统舞蹈形态形成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傩舞是地戏表演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傩在社会活动中功能的变化,傩舞中的舞蹈动作及其表意系统亦发生了文化功能上的重大变化,即以驱邪酬神为目的的娱神功能弱化,以表演展示为目的的娱人功能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屯堡地戏中的傩舞以新的文化价值.本文以贵州屯堡地戏中的傩舞的舞蹈定格动作、动作套路及表演道具为切入口分析傩舞形式特征,进而探究其蕴含的深层社会结构和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云是人类视觉经验的终点,也是未知世界的起点。它虽非一种物质实体,但正因为其虚幻与无常,因而无论在中国绘画史,还是在大多数具体的山水画作品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并被赋予多重语义。云的意义多元化始于宋代。它在秦汉时期以来作为仙境的转喻符号意味在宋代绘画中得以保留;同时,宋画中的云也延续了魏晋隋唐绘画描绘自然山水的提喻功能,即将崇山峻岭呈现为"入云"、"凌云",使得"高"、"雄伟"、"深远"等这一品质直观化。另一方面,宋画中的云经李成、郭熙及米芾马夏之手,延伸为诗意时空和诗意人格之隐喻。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我国雕版生产方式书籍出版史上的"黄金时代",构建起了灿烂的出版文明。宋代出版文明是宋代文明的标志性文明之一。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刷印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以及富有特色之书院出版、寺院(道观)出版系统,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此后出版的基本模式。国家及社会机构、组织与个人共同构建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出版意识,出版业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业(职业)。全社会形成了创作→编辑出版→发行→阅读一整套出版产业链与出版意义链。图书的普遍生产、流通与阅读成为了整个社会一种共同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空间"。宋代社会公共阅读空间得以赖雕版图书的大量生产而变为现实。这对宋代文化乃至文明的生成意义,乃至对宋代以后中国古代文化乃至文明的生产意义其价值之巨大之深远之丰富,实在是无法估量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代,是宋代书籍出版史上一项伟大发明。  相似文献   

7.
白马藏族傩舞研究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平稳发展,在新世纪呈急剧上升趋势。,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成果:一是,对白马藏族傩舞性质的界定;二是,展开细致全面的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类型、表演形态、地域差异;三是,对白马藏族傩舞文化渊源的挖掘,分析它所蕴含的原始崇拜、巫术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族源信息、文化功能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傩文化现象的横向比较,缺乏白马藏族傩舞保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研究方法亟需突破,田野调查仍需深入。  相似文献   

8.
陈未鹏 《南都学坛》2010,30(1):75-78
怀古文学一般由历史遗迹、文化名胜所引起的触动发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切。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关注怀古文学,关注在怀古文学史中承前启后的两宋怀古词,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宋代怀古词最重要的主题是"金陵怀古"。较之其他主题的怀古,"金陵怀古"不论从整体创作数量,还是从名作数量而言,都远为优胜。怀古词之所以选择"金陵怀古"这一主题,是因为金陵地域文化中的"六朝兴废"的历史承载,与宋代感念国事、忧患时艰的时代精神相契合。金陵怀古词表达出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社会前途的关切,同时也拥有了区别于其他主题的怀古词的特质。金陵怀古词中的地域文化是具象化、立体化的,其诸多意象也大体相似相近,而单个意象的呈现,具有趋同性。金陵怀古词的作者未必都经行其地才感而怀古,有时是通过想象、和韵等方式完成怀古思绪的表达,作者创作时未必身处其地,却能感同身受,恍若亲临。而且,大多在怀古之余还点缀着香艳的"六朝金粉"。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的话(张金岭):宋代理学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关于宋代理学的内涵、价值、意义及其是非功过皆可做大文章。在当今"国学热"的情势下,我们加强对宋代理学的研究是自然之事。正如西哲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对宋代理学的当代研究和考量,都是源自关于中国文化自身命运的深层思考,探寻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以及发扬光大的可能性,也即何者当存?何者当废?何者又要发扬光大?何者需要加以扬弃?而今全球化的潮流大浪淘沙,民族性的东西能否经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世界格局中守住自我的根基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地更新发展,是中国人需要破解的根本课题,也是关涉中华民族文化存在价值的大问题。在此思考中,重估宋代理学就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实,今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都与宋代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宋代理学的许多东西已经内化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集体潜意识,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学术界、思想界不可不深思之,时常检讨之。这里刊出的四篇论文就是围绕宋代理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以及传统的现代转型进行的深入讨论。因此,站在中国现代化的立场上,抱着返本开新的态度,对宋代理学价值进行重估,是有意义的。固然,我们并不奢望解决所有问题,而是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期望以此促进宋代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的话(张金岭):宋代理学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关于宋代理学的内涵、价值、意义及其是非功过皆可做大文章。在当今"国学热"的情势下,我们加强对宋代理学的研究是自然之事。正如西哲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对宋代理学的当代研究和考量,都是源自关于中国文化自身命运的深层思考,探寻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以及发扬光大的可能性,也即何者当存?何者当废?何者又要发扬光大?何者需要加以扬弃?而今全球化的潮流大浪淘沙,民族性的东西能否经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世界格局中守住自我的根基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地更新发展,是中国人需要破解的根本课题,也是关涉中华民族文化存在价值的大问题。在此思考中,重估宋代理学就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实,今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都与宋代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宋代理学的许多东西已经内化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集体潜意识,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学术界、思想界不可不深思之,时常检讨之。这里刊出的四篇论文就是围绕宋代理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以及传统的现代转型进行的深入讨论。因此,站在中国现代化的立场上,抱着返本开新的态度,对宋代理学价值进行重估,是有意义的。固然,我们并不奢望解决所有问题,而是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期望以此促进宋代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的话(张金岭):宋代理学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关于宋代理学的内涵、价值、意义及其是非功过皆可做大文章。在当今"国学热"的情势下,我们加强对宋代理学的研究是自然之事。正如西哲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对宋代理学的当代研究和考量,都是源自关于中国文化自身命运的深层思考,探寻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以及发扬光大的可能性,也即何者当存?何者当废?何者又要发扬光大?何者需要加以扬弃?而今全球化的潮流大浪淘沙,民族性的东西能否经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世界格局中守住自我的根基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地更新发展,是中国人需要破解的根本课题,也是关涉中华民族文化存在价值的大问题。在此思考中,重估宋代理学就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实,今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都与宋代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宋代理学的许多东西已经内化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集体潜意识,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学术界、思想界不可不深思之,时常检讨之。这里刊出的四篇论文就是围绕宋代理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以及传统的现代转型进行的深入讨论。因此,站在中国现代化的立场上,抱着返本开新的态度,对宋代理学价值进行重估,是有意义的。固然,我们并不奢望解决所有问题,而是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期望以此促进宋代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火龙灯舞是成都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之一,是四川双流县黄龙溪古镇的一张名片.身处黄龙溪古镇的学校创建校园火龙灯舞文化,不仅是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便于学校教育的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从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火龙灯舞文化可持续发展几方面,打造"乡村古镇旅游文化特色学校",从而走出一条"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溪社火是一种集武打动作、戏曲、鼓乐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承载移民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的活态文化形式。通过田野调查,对本溪社火的历史渊源、展演形态作出详尽的介绍。分析了本溪社火的独特之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同时也探寻了本溪社火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甘肃秦安县民间社火祭祀活动中的蜡花舞为研究对象,将秦安蜡花舞置身于这种活态文化现象中进行研究,期以对散落在田间地头的秦安蜡花舞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在当代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现代精神以及由此影响产生的现代表现形式、缘由与特点、传承与保护等方面问题能够被当代广泛关注,并从中窥探到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丰厚的人文气息与独特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5.
史学界长期以来对宋代"积贫积弱"的价值判断最近受到了质疑,研究发现宋代非但不贫,相反其综合经济实力非常强大.宋代的所谓"弱"并非由"贫"所致,实质上是其内控型的国家战略导致了国家竞争力的降低,这种国家战略的形成根基于宋代建国的特殊时代背景.宋代政府管理的特点也不是"扬文抑武",而是"抑文抑武",这也是由国家战略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龙文 《社区》2008,(8):28-28
及至元宵,耍社火在各地进入高潮。然而,在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东常村和西常村世代相传的却是“骂”社火。村民只要反穿皮袄,就可以站在大鼓上骂对方村的村主任、社火头子,可以摆供烧香骂大姓的祖宗十八代。而奇怪的是,被骂到的人呵呵笑,还不会伤两村和气。所以这被誉为“天下奇俗骂社火”.  相似文献   

17.
自古及今,游戏对儿童的生活和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作为一种文化媒介,所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承载功能、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等。而儿童游戏的物质形态则是指建立在游戏的物质基础上的表现形态,主要体现为玩具形态、技艺和规则形态及场地形态等。同时,儿童游戏作为农耕文化传承链条的重要一环,内中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径山是中国重要的佛教名山之一,其在宋代成为著名的"五山十剎"寺院之首。宋代也是禅宗人才辈出的时代,四川地区更是涌现出诸多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禅师,其中也不乏曾住持径山的蜀僧。宋代蜀僧与径山之间具有很深的"因缘",同时两者的关系也成为名僧与名刹之间互动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十二相面具舞,广泛流行于甘肃、四川、云南、山东、台湾等地。其中甘肃文县白马人的同类型舞,表演形态古老,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内涵及承载的文化密码,学界却语焉不详。文县十二相舞是唐代民间傩"十二生肖"驱疫传统的遗迹,与佛教十二时兽的关系不大,面具舞中的狮子形象与传统的十二生肖不同,体现出传承中的"变异性"特征。该傩舞形式于20世纪初由四川南坪传入陇南文县,而南坪目前流行的"十二相"舞与文县差别大,较文县的晚出,具有明清时期民间傩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尬舞"的出现,"尬X"大量使用。只是今天的"尬X"结构表示两种不同含义:一是"比X""较量X","尬舞"即"比舞""较量舞技"。后来不分场合就胡乱地跳舞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尬舞","尬舞"由此有了"跳舞使人觉得尴尬"之义,这种用法又推动了"尬X"的使用。"尬"既表示"比较",又表示"使尴尬"。"尬舞"中的"尬"先表示"比较",是闽南方言"较"的同音代替,后表使人尴尬,是人们的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