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1987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召开了我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吉林和我省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从事民族文学研究的同志,还有赫哲族文学工作者与干部共40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长王平凡同志自始至终出席了研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同志就下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关于编写民族文学概况的指导思想问题。有的同志提出,我们编写民族文学概况,就要充分反映“民族的观点”,以“本民族能否通得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多数同志认为,在学术  相似文献   

2.
《创新》2012,6(3):F0002-F0002
梁庭望,壮族,广西马山人,生于1937年3月。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壮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教:曾先后任政治系副主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三系党总支书记、教务处处长、副校长。社会兼职主要有国务院学位办新增博士点硕士点通讯评审专家、亚洲银行技术援助中国教育部民族教育项目专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少数民族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民族百科全书》总编委兼分卷主编、《壮学丛书》副总主编等。  相似文献   

3.
口传文学的文字化使其超越了传承民族文化和生活经验的最初意义,成为当代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建构族群主体、凝聚族群认同和拯救族群文化的重要手段.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广泛运用族群口传文学,开拓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丰富了文学的书写内容,形成了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4.
吴颉  丁智才 《创新》2012,6(2):102-105
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通过民族博物馆这个载体,既有利于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内涵,又可使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从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再到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博物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博物馆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展品和产品为载体的民族文化传播意识;挖掘整合资源,丰富展品和产品数量和层次;深化品牌意识,打造"民博"文化品牌;树立营销意识,扩大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据《饿罗斯文学》杂志1984年第4期报道,1984年5月15至16日在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庆祝著名作家列昂诺夫85岁诞辰。研究所所长、语文学博士A.伊耶祖耶夫宣布开会,由饿罗斯联邦功勋科学家、语文学博士B.科瓦廖夫致开幕词,并宣读了列昂诺夫写给与会者的贺信。会上,有近40人作了报告和发言,内容涉及到列昂诺夫与当代文学和十九世纪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的联系、与苏联各民族文学的关系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平等权的国际法宣示使少数民族人权的确立获得了正当性;多民族国家内法渊源中少数民族平等权的规范使得少数民族人权的实现获得了法律保障.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权发展的逻辑进路是从普遍人权到特殊人权.我国少数民族人权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在社会主义宪政框架内,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机制的探索和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刚 《社科纵横》2009,24(6):175-176
坚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目标。其中,国家提倡的高校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一个方面。这决定了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招收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或者通过民族预科的方式,或者是少数民读学生通过降低高考分数的方式直接考入。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不是单纯的传授专业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的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笔者着重从普通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据苏联《俄罗斯文学》1983年第3期报道,1983年2月9日是俄国著名诗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茹科夫斯基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苏联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世界文学研究所、国立托姆斯克大学以及作协等单位在列宁格勒联合举办了“茹科夫斯基和俄国文学”全苏学术讨论会。苏联科学院院士Д.利哈乔夫、俄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A.叶祖托夫分别致开幕词与闭幕词。  相似文献   

9.
“文学战争和平”学术座谈会纪要编按者: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1995年6月23日,北京市文艺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本刊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学术座谈会,就“文学·战争·和平”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学术...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文学,亦称中华民族的文学。中华民族,是汉民族和蒙、回、藏、僮,维吾尔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集合体。中国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要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中国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有大约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文字的历史至少要从商代算起,那时距今也有三千五百年。中国文学,以自己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独立的价值。与世界上其它民族异轨同奔。中国的文学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自己的理论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研究与撰著,自60年代就开始了,80年代初国家将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满、鄂伦春、赫哲、鄂温克、达斡尔、朝鲜和锡伯等民族,有的已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学史课题组,有的刚刚起步。但东北几个少数民族,除一本《蒙古族文学史》外,唯有满族文学史编委会成立最早,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辽宁大学赵志辉、邓伟和沈阳师范学院马清福3位同志,为填补满族文学研究空白项目,历经数年的艰辛,勤奋耕耘,合作完成了《满族文学史》(第一卷)的撰著任务,并由沈阳出版社于1989年5月出版。这喜人的丰硕成果,实在令人欣慰。《满族文学史》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以大量史料,全面系统地对满族先世文学进行了介绍,是一部在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勇于探索的专著。它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对满族先世文学的发展脉络、断代分期,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征、重要作家和代表性作品以及作品的内容、艺术价值、创作方法特点等,都做了科学研究,使读者对满族先世文学有了明晰整体地把握。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文化的挑战已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再造无法避免。作为我国文化与文学大省的陕西,涌现出了一批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优秀作家。他们在创作中自觉地将外国、外族的优秀文化因子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汇结合,用作品回答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大讨论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他们的创作是一种文化创造,不仅代表着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乃至现代化后发达国家和民族的现当代文学的缩影,对本土文化的转型,对民族新文化的建构,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他们对陕西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于衍学 《社科纵横》2006,21(4):121-122
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杂居少数民族有关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是做好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基础。本文仅就散居少数民族、杂居民族、散杂居民族概念及其提法进行简要的讨论和梳理。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在文学方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风韵。新时期以来,涌现了一批表现北京地域文化风采的文学作品,京风京味波及到包括小说、戏剧、音乐、美术、影视、摄影等广泛的文艺领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北京地域文学研究”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为进一步展开北京地域文学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北京地域文学的创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北京市文艺学会于七月十一日联合举行了北京地域文学研讨会。与会学者三十余人围绕开展地域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概念的界定和京味文学的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赵顺宏  卜梦怡 《浙江学刊》2024,(1):182-190+240
对于当代边疆地区极为丰富的文学现象,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是从少数民族文学这一视角加以认知和理解的。少数民族文学这一学科概念在突出民族文化特质的同时又有局限在民族文化内部之嫌。回溯边疆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不难发现,边疆地区的民族与文化融合与近现代以来民族国家意识转变紧密关联,正是这种融合与相互作用促成了边地创作的发生和发展。认为将相关创作现象置于“边地”这一文学地理空间,其审美内蕴可能会得到更为恰切的阐释,并且,其民族文化特质也或将得到更恰当的凸显。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竞争是全球性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素质的高低自然成了竞争成败的关键。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来看 ,高层次人才普遍缺乏 ,而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更缺。管理和科技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支柱 ,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一般在领导岗位 ,其专业技能素质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及整体素质不高 ,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以求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专业技能素质的探讨 ,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创新》2013,(5):F0002-F0002
张丽君,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科学院《资源科学》审稿专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士联谊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18.
饶燕文  钟俊 《社科纵横》2004,19(6):37-38
北朝是第一个统一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北朝法制建设成果颇丰 ,为隋唐以后封建社会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辽、西夏、金、元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通过对内地汉族传统法律制度的学习效仿 ,创建了自己的法制 ;又结合民族的特点和习惯 ,丰富了民族法制的内容。清朝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封建政权 ,它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封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徐昌翰、黄任远撰写的《赫哲族文学》一书于1992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共14章,33万字,涉及赫哲族神话、伊玛堪(说唱)、传说、故事、民歌、谚语、民间艺术家、创作文学等诸多方面,全面概括了赫哲族文学现象和文学历史,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这是我国第一部赫哲族文学史专著,它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黑  相似文献   

20.
从少数民族饮酒习俗的变化看社会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仙  李先知 《社会》2003,(11):37-39
存在于少数民族社会中的饮酒习俗与当地独特的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饮酒习俗对当地社会的这种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发挥着某些不可或缺的功能。近年来少数民族饮酒的社会功能逐渐发生着变化,这种转变从微观上反映了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化变迁。因此,透过少数民族地区饮酒习俗的社会功能变化,能从一方面折射出这些地方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