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1979年新版《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有关条目记述曹魏名将夏侯渊之死,均称系为黄忠手斩者。如第838页《夏侯渊》条:“后为刘备部将黄忠所击杀”;第2053页《黄忠》条:“于定军山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此说始见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不确。  相似文献   

2.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979年版)在介绍徐其虚时说:“1928年冬,被派往商(城)南地区,协同周维炯等领导商南起义。1929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师党代表,领导部队开展武装斗争,开辟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同年8月,在商城班竹园(今属安徽金寨)牺牲。”(见《辞海》第1837页)其中,关于徐其虚“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师党代表”的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把人能“各得自私、各得自利”当作政治运行的条理,自私自利人性论又是黄宗羲政治哲学的基石。黄宗羲晚年写下了不朽的《明夷待访录》,这部著作是黄宗羲阐述理想政治秩序的伟大篇章,里面所体现出来的许多民主启蒙政治思想,可以说是黄氏政治哲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4.
《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的“永”,就笔者所见,有两种注释:(一)永,长,“歌永言”,“谓歌是延长诗的语言,徐徐詠唱,以突出诗的意义”(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第1页);(二)永,通“咏”(新版《辞海》上册第209页),声调抑扬地念诵,歌唱。《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咏”(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301页)。我认为,“歌永言”的“永”应作第二种解释,根据如下: (一)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詠其声也”。本书与《尧典》同是战国时代的著作,它把“永”引作“詠”,可见当时的人是把“永”解作“詠”。  相似文献   

5.
<正> 一、什么是“生产社会化” 在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生产社会化”的:“指由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429页)《辞海》中对“生产社会化”的解释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转变为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缩印本,第1731页)由此可见,生产社会化一般被理解为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6.
《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女史”释例商榷郑之洪1980年修订版《辞源》第一册第729页、1980年缩印本《辞海》第1096页以及1989年版《汉语大词典》第四册第257页,均对“女史”为“古代女官”作了肯定性的释义。三书均主《周礼》的,特别...  相似文献   

7.
作为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黄宗羲,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经学家。在群经治研中,于《周易》造诣尤深,他以为《易》道广大.无所不备。为正本清源.阐明《易》理,黄氏曾著《易学象数论》六卷,戳力剥除九流百家附会于《周易》之上的种种浮游谬说,归义于《程传》。《易》学界评之为:“持论均有据,能一一洞晓其始末,因此能尽指其瑕庇.非仅据理空谈,不中要害之作所可相比。”为清初第一部,抨击《易》学异端之力作。”如此.《周易》对黄氏的为人处事.乃至政治思想的形成等.是不能没有影响的。为抛砖引玉.笔者拟从最集中体现了黄氏政治思想与情怀的《明夷待访录》这部著作的命题剖析入手,就《周易》对黄氏的影响这个问题作一窥视。《明夷待访录》乃黄宗羲以亲身经历、总结明朝覆亡和民族失败的教训.深入研究历史和前  相似文献   

8.
《辞海》中的《自然辩证法》条目写到,该书是“恩格斯在1873—1883年间研究自然辩证法问题时写的一些论文、札记和片断的汇编。”(《辞海》哲学分册第20页)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写作的时间上限,《辞海》定为1873年,这是以该书第一个片断,即《华希纳》的写作时间1873年(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772页注释376),来确定的,而不是把该书第一篇论文,即《导言》的写作时间1876年  相似文献   

9.
浅谈假象     
假象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假象这一范畴,虽然有许多论述,但我觉得值得商榷。 一 关于什么是假象,当前有这些说法:假象是“事物本质的一种歪曲的表现。”(《辞海》1979年版(上)第589页)“那些同事物本质完全相反的现象,则是假象。”(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120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翻车(龙骨水车)是三国时魏人马钧“发明创造”的。新版《辞海》“马钧”条、初中《中国历史》课本及《教学参考书》、赵效良的《新编历史知识问答》、李柏录和李严同志的《杰出的机械制造家马钧》(《陕西教育》1982年第12期)、祁念曾的《机械制造家——马钧》(《陕西少年》1982年第12期)等,都持此说。然而,这种说法的准确性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沱,《辞源》解释为“江水支流的通名。”(1981年版)《辞海》解为“江水的支流”。(1979年版)。按此,大凡江水的支流,通可称之为“沱”。但笔者认为,二者均有偏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究竟生于哪一年?目前有两种说法: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小辞典》编写组编写,1981年1月出版的《历史小辞典》第109页称:陈独秀生于1885年。而《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1979年9月出版的《辞海》第987页称:陈独秀出生于1880年。该书1963年12月版亦持此说。但是,根据民国七年三月十五日发行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第230页刊载的陈独秀《丁巳除夕歌》,一名《他与我》一文推算,我认为,陈独秀应出  相似文献   

13.
哲学“质”的范畴以及相关的概念如属性、特性、本质等,因教材、辞典解释不一致,人们的认识不同,长期以来使用混乱,争议颇多。本文仅就质的范畴及其相关概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澄清混乱,并作出新的定义。(一)《辞海》1989年缩印本对质以及相关概念作了解释和定义,现摘要如下:“属性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第1212页)“性质指事物所具育的本质、特点。”(第975页)“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一种内部规定性。”(第305页)“规定性决定一事物之所以为这  相似文献   

14.
将黄宗羲与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进行比较由来已久,论者或谓黄宗羲为中国的孟德斯鸠,或将他的《明夷待访录》称之为中国的《人权宣言》和中国的《民约论》,有的更认为限制君权的分权学说的首创者非孟德斯鸠而是黄宗羲,且黄氏学说较之盂德斯鸠更具人民性。笔者不敢苟同上述看法。本文认为,处于封建社会末世的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的反专制学说,同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盂德斯鸠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分权理论,是无法比拟的。如果追根溯源作一番客观的比较和冷静的思索,除了找到产生差距的多种原因之外,或可从中得到一些意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黎简,字简民,号二樵,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是清中叶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有关他的生卒年,在解放后出版的书刊中有三种不同说法。一种是一七四八(乾隆十三年)——一七九九年(嘉庆四年),年五十二。见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624页),新《辞海》“黎简”条即用其说。一种是一七四七(乾隆十二年)——?见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79年重印本,第四册,297页),对卒年取存疑态度。还有一种是一七四七——一七九九年,年五十三。见郭味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354页、415页)及商承祚、黄华《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上册22页)。按,第三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辞海》在介绍恩格斯生平传略时写道:恩格斯在“1888年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为《终结》,引者注)”(《辞海》哲学分册第5页)。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相吻合。我们知道,不仅《终结》的写作时间,而且就是该书的首次发表时间都在1886年。该书是恩格斯1886年初撰著成书的成书后不久即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办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期和第5期连载发表。恩格斯本人在1888年2月21日,为该书1888年单行本写的序言中对这一情况作了具体的说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元代教育,特别是元代蒙古族教育史,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其中读了《辞海》教育、心理分册和《元史》(一九七六年四月版)。我觉得《辞海》对元代“国子学”和国子监(包括蒙古国子学和蒙古国子监)的解释与《元史》记载有不一致的地方。 上海辞书出版社于八○年一月出版的《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以下简称《辞海》)第廿七页,解释说:“〔国子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199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俱为最高学府。惟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之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子弟。”“〔国子监〕见国子学”。  相似文献   

18.
关于江苏省委第一任书记陈延年同志牺牲之日期,目前据我们所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牺牲于一九二七年六月或六月底。见《辞海》第985页“陈延年”条和穆欣著:《陈赓同志在上海》一书第8页。另一种认为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下午被捕,同年七月四日牺牲。(见孙其明:《吴稚晖生死陈延年》,《文物天地》1981年第6期。)该文是这样记载的:“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上午,延年在当时党的机关(位于上海北四川  相似文献   

19.
张作霖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后一位“国家元首”。关于他的生平,近年文章、书籍多记为1875年或光绪元年。1979年版《辞海》在“张作霖”条目下亦标明他的生年是1875(见缩印本1087页)。至于具体日期则均未见记载。今据《王家瑞日记》原稿本对此作一小考证。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常常表现一种遗憾情感,它往往具有一种特殊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点简单的分析。什么是遗憾情感?按《辞海》的解释:遗憾,犹余恨。黄宗羲《谢皋羽年谱游录注序》说:“徐野公刻《晞发集》,且创为皋羽年谱,注其游录。读皋羽集者,于是无遗憾矣。”今多用来表示不满意或令人惋惜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